百年老店承傳香港文化 「萬順昌」放膽嘗試 

編輯︰昭仁
撰文︰穎儀
攝影︰穎儀

  香港政府於2020年8月向成年市民派發1萬元,如何善用手上的1萬元一度成為討論熱話。近百年前,陳振鵬的太爺跟爺爺已懂善用手頭資金,經營起一間涼果及海味批發店,並取了一個極具香港文化的名號「萬順昌」,寄望日後生意順風順水,昌隆興盛。這個品牌目前不止在香港經營,傳統味道和香港文化更是越洋傳到台灣。 

當代中國-感動中國-大城小事-萬順昌01
近百年老店「萬順昌」從汕頭起家,幾經波折才在香港打響名堂。

無懼重頭再來 香港文化不輕言敗 

  第四代傳人陳振鵬指,早年店舖在汕頭經營,憑着誠信、童叟無欺的經營方針,主力做批發出口,開業不到8年就已經獲得不少客人支持,生意亦都愈做愈大,在汕頭買船、買倉庫,直至50年代因為避難到香港定居。萬順昌在港重新開業,先從賣花生、綠豆等開始:「那時我爺爺來到香港沒甚麼錢。入貨需要資金,涼果雜貨那些價值較低,所以它易做一點。海味價錢相對高一點,所以一下子你話要入貨,入海味就較難。」  

當代中國-感動中國-大城小事-萬順昌03
「萬順昌」紮根香港初期缺乏資金,只能賣涼果雜貨起家,待儲到一筆資金,才再次做起海味買賣。(圖片來源:Getty)

   受惠於已拆卸的三角碼頭帶動人流、貨物進口,加上潮汕的同鄉多在上環聚居,海味店一直扎根德輔道西、永樂街一帶。這裏自香港開埠以來,成為蔘茸海味及涼果等乾貨集散地,有批發亦有兼營零售,到此買賣蔘茸海味成為獨有的香港文化。陳氏家族生意亦再見起色,儲到充裕資金,他們就可以再次銷售海味。碰巧港人收入水平亦逐步提升,生活質素改善,想吃好一點,他們的生意再次繁盛,搬大店以及購買大廈,地下經營店舖,樓上作倉庫,日子平凡安逸。  

香港文化與時並進 摒棄「保守」積極「求變」 

   陳振鵬自懂事後已經到店舖幫忙,耳濡目染下,他學會了做生意必需堅守誠信、質量,同時亦要與時並進,因應市場觸覺作出調整。營商從來不可一成不變,隨着內地愈來愈多公司直銷海味至海外地區,陳振鵬認為香港做海味轉口貿易的經營優勢逐步削弱,他們從事海味批發這個角色亦變得可有可無。因此他需要想辦法突圍,轉做零售:「我們在香港已經這麼多年,我們的牌子都應該有一定歷史,有一定信譽,所以我覺得我們可以做一些品牌相關的項目,可以做零售。」  

當代中國-感動中國-大城小事-萬順昌02
陳振鵬已是「萬順昌」第四代傳人,他營商重視誠信、質量亦會與時並進。

   一間間老字號商店掛上花膠、臘鴨等乾貨作「生招牌」,以陣陣鹹香味「吸客」。店內就羅列着一個個盛載燕窩及鮑魚的玻璃瓶,價值不菲。店內以白色作為主要色彩,這是海味街區約定俗成的店舖風格,亦是傳統的香港文化,唯獨陳振鵬的店舖,裝潢特立獨行,以綠色及木色,反映香港情懷的顏色為主題。陳振鵬笑指,這就是他們建立品牌的其中一步。

保留香港文化特色與創新改革的矛盾  

  由批發轉營到建立品牌,做零售,對陳振鵬而言可謂跨越了好多關口。單是做宣傳推廣已教他頭痛 : 「幾十年來從來都不會在帳簿上看到「廣告費」三個字。以前不會的!」從建立網頁到網店,再到經營社交媒體,他們都花費不少人力物力,還為了應對客人的訂單,特意將大廈其中一層改為網購部。  

當代中國-感動中國-大城小事-萬順昌04
「萬順昌」現時除批發部之外,陳振鵬更增設「網購部」擴闊銷售渠道。

   除了開支費用,他們亦都要開始顧及客人感受,解答客人疑難。同時安排送貨服務等等,一個個棘手問題,都是他們以前不用面對的。雖然過程疲累,眼見這門新生意在成立3年間有所增長,他欣慰之餘,令他高興的是獲得父親的肯定。皆因在推出這輪的革新之前,他們兩父都有爭論過:「剛剛開始的時候,他們成日質疑有人會上網購物? 但時當然他們現時都已經接受了,亦都證明了我們是對的。但是其實個過程當中他們是會有意見的…… 老一輩質疑我們做法是正常的,但是我覺得怎樣去經歷這件事,再證明給他看,才是最重要。」  

  家族生意不免祖輩跟後代一起參與,這也反映傳統香港文化、經驗的傳承。經營理念不變,努力嘗試新方向,也許就是他們在不同時代背景下,仍可以壯大、擴充的原因。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飛凡香港-九龍城寨

九龍城寨還是九龍寨城?

2020-12-02

香港文化粵劇演變與發展

2020-11-25

消失中的香港文化——霓虹燈招牌

2020-11-11

香港文化變遷 屋邨人情味會否消失?

2020-11-11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砵甸乍街

香港街道故事|中環砵甸乍街鋪石板路有玄機 舊香港風情吸引電影取景

2025-04-26

香港茶餐廳|早期卡位是相睇勝地?水上人結婚在茶餐廳擺酒?

2025-04-20
都爹利街、《夢伴》MV

香港街道故事|中環都爹利街全港僅存4支煤氣燈 掘頭巷變法定古迹

2025-04-19

香港茶餐廳|瑞士雞翼源於美麗誤會?咕嚕肉的「咕嚕」有何含意?

2025-04-13

香港茶餐廳|這些港式麵包名不副實?雞尾包由剩食「二次創作」?

2025-03-30
舞獅,啟德體育園開幕

舞獅|中國傳統表演藝術 由宮廷娛樂到民間演出 走向傳承之路

2025-03-22
港鐵《牛仔》展

童年回憶|港鐵香港站《牛仔》展覽 40年來首次展出珍藏手稿

2025-03-21
香港茶餐廳飲品

香港茶餐廳飲品篇|「和尚跳海」是甚麼?唂咕和朱古力有何分別?

2025-03-16
香港賽馬會、香港體育學院、香港演藝學院

一文看清香港賽馬會行善百年 「體院」演藝學院是誰出資興建?|馬會故事

2025-03-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啟德體育園

啟德體育園3月1日開幕 「跨世代」明星 運動員演出 4台電視聯播

2025-02-11
林村許願樹

春節|由兩棵大榕樹到林村許願節 獨有拋寶牒許願的港式文化

2025-02-04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