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1-06-22
以往大陸的文學劃分為嚴肅文學和流行文學,但現在的小說包括職場小說、愛情小說,還有穿越小說、玄幻小說、盜墓小說,愈來愈技術化、專業化。
莫言:穿越小說穿梭時間迷宮 想像力無遠弗屆

我看過(網絡小說)《盜墓筆記》,作家是個年輕人,他小說裏描寫盜墓的東西,都是想像出來的。從來沒有這樣的墓,也沒有這樣的盜墓方法,但當他寫進小說裏,之後拍成電影、電視劇後,大家都信以為真。這些作家的想像力是非常驚人的。
穿越小說就更甚了。我寫《紅高粱》時用倒敘法,大家認為是創新,但現在的(穿越小說),一時在唐朝,一時在明朝,一時到了現代,一時又變到200年後、2030年、2050年了。他們彷彿在時間的迷宮裏來回亂竄。
這樣的小說擴展了我們的想像力,令我們看到想像力是沒有邊界的。以往大家認為「無中生有」、不可能存在的東西,在現在中國文化的文學創作上卻經常出現。
不過,這種「無」不是絕對的無,它還是建立在作家的生活基礎上。作家運用他的生活經驗,加上想像力,然後連接科學、藝術,甚至是算命、醫學等各種各樣的知識,融聚成一種新的文學樣式,這是想像力的練兵場,也是語言的狂歡場。
但我希望我們的網絡文學作者不要寫得那麼快,把(小說中的)語言打磨得更精煉,故事布局更加合理,人物塑造更加豐滿,從而提高質量。
莫言:網絡寫作手機閱讀 促進中國文學繁榮發展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網絡寫作、手機閱讀、網上閱讀,都應該看作文學的創作和閱讀活動。由此看來,中國文化的文學不但沒有凋零,反而處於十分繁榮的狀態。
現在的文學創作,更到了一個群體創作的階段。試問誰人不曾在網上發表過言論,事實上很多微信帖文都寫得很有文學水準。
延伸閱讀:說好當代中國的故事 莫言筆下的鄉土情懷
我有了微信約2個月時,看到很多「莫言」的創作,但不是我寫的、卻非常好的作品。我公開表示,希望網絡作者把自己的孩子(文學創作)領回去,但沒有人收回作品,不過它們有勵志的文章、心靈雞湯、也有講同學聚會、孝順父母的主題,都是正能量、積極的,符合道德標準。
我就不再反對了。如果大家借用我的名義,使這些在中國文化中美好的道德得以廣泛流傳,何嘗不是一件樂事呢!
(轉載自中華學社《中華大講堂》系列,內容和標題經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