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1-05-10
打邊爐的正寫是「打甂爐」,「甂」是小瓦煲,把生的食物放進小瓦煲,以清水或湯焯熟,邊煮邊吃便是打邊爐。
《番禺縣續志》記載:「廣州所謂打甂爐,置瓦器於爐上煮生物食之也。俗寫甂作邊」。其說法的由來可參考晚清《清稗類鈔》:「廣州冬日,酒樓有邊爐之設,以創自邊某,故曰邊爐,宜於小酌。其食法,略如京師之生火鍋,惟雞魚羊豕之外,有雞卵,蓋粵人已知雞卵之富蛋白質矣」。
「打邊爐」材料除雞魚羊豬,還配以蛋白質豐富的雞蛋。至於為何是「打」已無法追究,有說以長筷子從煲中取食物好像打魚一樣。
這種煮食的方法,有研究文化的學者曾提及,可參考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書中指將野兔切成薄片,各人把自己想吃的份量自行放在爐中焯熟,並配以汁料吃掉。研究認為打邊爐在宋朝已頗為普遍。到明清更大大流行,清文獻稱作「古董羹」(音「骨董」),取食物跌入水中的聲音,有歷史資料指清乾隆皇帝曾一年間吃逾2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