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流浹背」與「汗出沾背」

  人們常以「汗流浹背」,即流了很多汗,濕透了背部來形容天氣炎熱,或是形容工作辛勞的樣子。

  不過,原來「汗流浹背」這成語並不單是指天氣熱或工作辛勞,而是有另一重意義。「汗流浹背」原作「汗出沾背」,出自《史記.卷五六.陳丞相世家》。漢文帝劉恆即位後,原來的右丞相陳平認為太尉周勃平定呂氏之亂,鞏固漢室的天下,功勞比自己大很多,於是自願將群臣之首的右丞相位置相讓,自己降為地位較低的左丞相。

  有一天早朝時,漢文帝問已成為右丞相的周勃:「國家一年判決的訴訟有幾件?」周勃過去是掌管軍事,對訴訟不瞭解,只好回答不知。繼而文帝再問:「國家一年的稅收支出又是多少?」周勃也太不清楚,只能又回答不知,面對同樣問題,陳平卻說出了令文帝滿意的答案。周勃對政事一問三不知,心裏感到十分着急又慚愧,汗流了滿身,背都濕透的樣子。於是,朝中文獻紀錄中便以「汗出沾背」來形容周勃受窘的情況。典故中「汗流浹背」就由此演變出來,形容非常慚愧、驚恐的樣子。

相關標籤

倒瀉籮蟹  

   面對混亂無法控制的場面,人們往往會呈現出手忙腳亂的情形,在粵語中會用上「倒瀉籮蟹」來形容,但到底手忙腳亂為何會與「倒瀉籮蟹」相互連繫呢?

  「籮」即是籮筐,是一種用竹子編成的農具,至於「倒瀉」則是指從上向下傾瀉,兩者結合的意思就是盛載滿滿一籮筐的螃蟹翻倒在地上。

  想像一下這個情景:滿滿一籮筐的螃蟹翻倒在地上,螃蟹四下逃散;要把逃脫的螃蟹權抓回籮筐,不但手忙腳亂地要伸手去抓,又要防備手上的螃蟹用蟹螯攻擊自己,實在是不知如何是好。

  ...

百丈竿頭須進步 VS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鼓勵別人再接再厲,我們會說「祝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在古書中,則有「百丈竿頭須進步」,哪一個才對?

  先說百丈竿頭須進步,出自道原《景德傳燈錄 招賢大師偈》。竿頭是竹竿的最頂部,高於竹竿的頂處,就是用來比喻一個人學問和成就即使已達到一定高度,也要繼續努力,不斷求進。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則見於宋.朱熹《答鞏仲至書》:「故聊復言之,恐或可以少助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之勢也。」及元.張養浩《折桂令.功名百...

拋書包 掉書袋

  在我們的身邊,總有幾個「才子」型的朋友,他們的特徵就是喜歡引經據典,賣弄學問,展現個人的知識水平,尤其是在學校這個重視成績分數的地方,這種拋書包的情況可說是十分普遍。

  拋書包,意思是指一個人很愛並經常故意賣弄學問。關於這句俗語的起源,其中一個說法是因為書包裏有書本,而書代表知識,因此向人展示自己的知識及學問,猶如把載滿書本的書包拋出來,好讓書包裏的書本掉出來,展露於人前。

  拋書包是廣東話的俗語,而在古代漢語中也有類似的說法,就是掉書袋。

  據《十國春秋.卷三...

妃子笑

  早前北京有超市的荔枝以天價1,049元人民幣(約港幣$1,234)1斤發售,但是兩天便賣光。豪氣?相比唐玄宗李隆基命人從嶺南為楊貴妃快馬加鞭不分晝夜送上荔枝的勞民傷財,實在難以比擬。

  相傳唐代楊貴妃喜食荔枝,故荔枝亦被稱「妃子笑」。為了讓楊貴妃吃到一口地道新鮮的荔枝,博其一笑,唐玄宗更命人專門修了一條橫跨千里的「荔枝道」。每逢荔枝時節,便下令各地驛站專人專道、快馬加鞭、日夜不休地運送荔枝,以滿足楊貴妃的口腹之欲。

  相傳當時很多負責運送荔枝的官差因舟車勞動而累死,甚至驛馬亦倒...

吳牛喘月

  今年夏天特別熱,高溫天氣加上熱島效應,持續烈日當空令香港猶如火爐。有時候見到發光的物件都覺得比平時熱,情況與「吳牛喘月」有點相似。

  「吳牛喘月」這一成語可形容天氣酷熱,亦可形容過分驚懼害怕。典故最早出現於東漢·應劭的《風俗通義·佚文》,「吳牛望見月則喘,彼之苦於日,見月怖喘矣。」此句意思是吳地(即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水牛生性怕熱,見到月亮以為是太陽,因懼怕酷暑而嚇得氣喘不已。

  此外,南朝《世說新語》中也有相關的故事,一位名為...

狗咬狗骨

  廣東話俗語「狗咬狗骨」是用來形容同夥之間自相殘殺,或是彼此勾心鬥角。雖然狗喜歡啃骨頭,但理應不會無故傷害同類,更不至於咬同類的骨頭吧?

  廣東人用「狗咬狗骨」來形容此行為,所強調的不是殘殺、爭執,而是強調這是內訌,是同夥間的不和,因而比與異類爭執更為殘忍。在中國歷代皇朝的權力鬥爭上,有兩件「狗咬狗骨」的事最深入民心,其一是「玄武門之變」,唐朝李世民殺死長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齊王李元吉成功奪取太子之位;其二是曹操兩子的「煮豆燃萁」故...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你不知道的「520」

  昨天5月20日,不少年輕男女都像過情人節一樣慶祝,引起了筆者的好奇:甚麼是「520」呢?   

  普通話「520」就是「我愛你」,中國各地方言又怎麼說「我愛你」呢?

  上海話:吾老歡喜儂額

  寧波話:阿拉臘月子福啊儂

  南京話:吾對你蠻有意思滴

  重慶話:我只有愣個喜歡你了

  開封話:俺就是相中你了

  河南話:俺楞中你了

  山東話:俺喜憨嫩

  山西話:額待見你

...

凡出言 信為先;訴與妄 奚可焉

  這句名言出自李毓秀《弟子規》。《弟子規》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內容採用《論語》學而篇,加以演說而成。

  孔子曾說過:「假使一個人沒有守住信用,就不知道他還有甚麼可以取法的了。」也就是說,即使具備了許多才能學問,若沒有了「信」,在社會上就行不通!

  就像一部性能優越的汽車,具備了頂尖功能,若不加油,也不能在路上飛馳。

  孔子晚年時,有一個小邾國的大夫,進獻句繹這塊土地投奔魯國,為了求得安全,一般人都...

香九齡 能溫席;教於親 所當執

  《三字經》是國學經典,教導我們做人做事的態度。其中,教導孝順的就有「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

  是誰那麼有孝心?他並不是叫做「香九齡」,他全名是「黄香」,當年九歲,所以在故事中是「香九齡」。

  這是一個東漢時的故事:這個只有九歲的孩子黃香,非常孝順父親,小小年紀已幫忙做家務減輕父母的負擔。夏天時,他會用扇子把蓆子給扇涼了,才請父親上床睡覺。天氣變冷了,他會在父親睡覺前,先鑽進被窩裏躺暖後,...

以銅為鏡;以古為鏡;以人為鏡

  這名句想必大家都有印象,出自劉昫《舊唐書 · 魏徵列傳》「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意思是用銅作鏡子,可以端正身上的衣衫帽子;用歷史作鏡子,可以知道歷代的興衰更替;用人作鏡子,可以發現自己的得失對錯。

  這是以直言敢諫著稱的唐朝名臣魏徵去世之後,唐太宗李世民對眾臣所說的感慨之言。

  李世民在位時廣開言路、虛心納諫,魏徵曾上疏數十,直陳其過,因此深得深得李世民重用。

  唐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魏徵病逝,唐太宗很難過,流着眼淚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

責人之心責己 愛己之心愛人

  我們經常說「將心比己」,古文有一句意思相近的句子,就是「責人之心責己,愛己之心愛人」。

  這句話出自周希陶《增廣賢文》 ,在《四書集注·中庸章句第十三章》有注引:「張子所謂以愛己之心愛人則盡仁,以責人之心責己則盡道」。「責」就是「責備」,「愛」就「愛惜」,兩句話就是:要以責備別人的態度來責備自己,以要求別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也要像愛護、珍惜自己一樣,去關心愛護別人。

  延伸閱讀:星爺...

佛系

  佛家理念一切講求緣分,順其自然,不催逼、不強求,隨心而行、平凡過活,「佛系」的理念也同出一轍。

  「佛系」此詞源於2014年日本一本雜誌提出的「佛系男子」概念,指的是男子專注於自己的興趣或工作,而不花心神和時間去追求異性、談戀愛。這個詞於2018年左右在網絡上竄紅,成為近年新一代人的生活態度。

  此後,衍生出「佛系女子」、「佛系青年」、「佛系生活」等一系列詞語,也是一種好像看破紅塵,一切等緣...

佛旗有多少種顏色?

  今天是佛誕,讓我們認識一下佛教的旗幟。大家知不知道佛教旗幟有多少種顏色?

  根據廣州市民族宗教事務局的官網所示,世界佛教友誼會於1950年在錫蘭科倫坡(即今斯里蘭卡首都)舉行會議時,除了討論到佛曆外,還對佛教旗幟進行了劃一規定。

  佛曆的計算,統一以佛陀釋迦牟尼涅槃之年計起。到今年,佛曆就是2566年 。

  另一個重要的劃一規定,就是佛教旗幟的樣式,是根據佛陀釋迦牟尼成...

佛誕與佛曆

  佛誕快到,大家知不知道佛教有自己的曆法?又知不知道「佛曆」是怎樣計算的?

  根據廣州市民族宗教事務局的官網所示,世界佛教友誼會於公元1950年在錫蘭科倫坡(即今斯里蘭卡首都)舉行會議時,討論到關於佛陀釋迦牟尼降生、成道、涅槃年代,及出家、成道、涅槃年歲史實。

  因為南傳與北傳佛教所記載的各有不同,於是在會議上正式作了共同劃一的規定:

  佛陀降生於公元前623年的五月月圓...

海不辭水 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 故能成其高

  形容某人有胸襟,常用「有容乃大」來形容,但原來古語中還有一些類似詩句可用。

  「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故能成其高」這句話出自《管子 · 形勢》。

  它的意思就是海不拒絕點滴的水,所以能夠成為汪洋大海;山不排斥土石,因此能夠成為巍峨高山。

  無論對人或學習,要有這樣的心態,面對困難就能夠突破自己了。

  延伸閱讀:范仲淹燒蚊帳  

山重水複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我們受到挫折時,會有人鼓勵說「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思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意思。

  不過,陸游的《遊山西村》就有少許不同。他寫道:「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思是山巒重重,流水迂迴,正擔心無路可走;柳色暗綠,花色明艷,忽然眼前出現一個村莊。

  這個詩句象徵人生的道路往往崎嶇曲折,但不論前路多麼難行,只要有信念不要放棄,最終都會得到光明與美好的前景。

  後人以「山窮水盡...

悅親戚之情話 樂琴書以消憂

  「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是陶淵明《歸去來兮辭》的名句。

  陶淵明被譽為「隱逸詩人之宗」、「田園詩派之鼻祖」, 是江西文學巨匠,他喜愛聆聽親戚朋友由衷的真心話,也喜歡以彈琴和讀書為樂,消除煩憂。

  前面兩句「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與後句併起來,可以从中看到陶淵明對官場人事爭鬥的不恥心情,而他清高雅潔的情操,成為了後世的楷模。

  延伸閱讀:人若志...

這些「六」字頭成語 竟與佛家有關?

  佛家思想,對中國文化影響深遠,有些含「六」字的成語也源於佛教。

  六根清淨:語出隋煬帝《寶台經藏願文》:「五種法師、俱得六根清淨」。六根指的是人的神經官能,分別為眼、耳、舌、鼻、身和意,是心與物媒介的根本,所以稱之為六根。當人除去了欲念,便可達到六根清淨的境界。相反,人若有執念,便會叫做六根不浄。

  六塵不染:語出武三思《孝明皇後碑》:「六塵不染,孤標水上之花...

敬守此心 則心定,斂抑其氣 則氣平

  要有良好的個人修養,除了要善良外,還要心平氣和。在古書中,就有一句「敬守此心,則心定;斂抑其氣,則氣平」。

  這句話出自金蘭生的《格言聯璧》。金蘭生是清代學者,用了數年功夫,飽覽經史典籍和先哲語錄,編成《格言聯璧》。這部書的最大特色,便是將格言仔細地分類,有學問類、存養類、持躬類、攝生類等11類,所編選的格言都是瑯瑯上口的名言警句,很有啟發性。

  延伸閱讀:欲人勿聞,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為 

學如不及 猶恐失之

  孔子的好學人人都知,他的自我學習態度是「學而不厭」,他同時也要求學生有這樣的學習態度。

  《論語》裏收錄了許多記載孔子好學的名句,其中一句名句就是出自《論語 · 泰伯第八》的「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這句話的意思是;「做學問好像追趕甚麼似的,生怕趕不上,趕上了又恐怕會丟失。」套用今天的話語,就是學習要有「打破沙鍋問到底(打爛沙盆問到篤)」的精神,就能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延伸閱...

「學然後知不足 教然後知困」與吃有關?

  這句話出自於《禮記 · 學記》:「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意思是透過學習,才知道自己的不足,通過教學,才明白做學問時會遇到的困難。

  這句話是說做學問要親身經驗,才體會得到箇中原因。

  其實在這一句前,就有「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學習與吃原本是兩碼子事,但作者卻用吃來比喻學習。作者認為,品嘗到美食,是切膚地感受到那種滿足;這就好像學習一樣,親自學習後,才能明白自...

室雅何須大 花香不在多

  「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這是形容一個人品格高尚的名句之一,來自「詩書畫三絕」之誉的清代名士鄭板橋。

  鄭板橋曾在江蘇鎮江別峰庵讀書,這一句話是他當年在屋門題寫的對聯。

  「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的意思是,居室清雅有緻,地方不必大;花朵只要香氣芬芳,數量不在於多。

  「室雅何須大」暗喻最重要是居住的人,如果屋主品德高尚,情趣自必高雅,就如花朵能散發香氣,不在於多少。對聯反映出作者的清高自潔、不媚...

知而好問 然後能才

  大學問家荀子在《荀子·儒效》中,對怎樣成才,有一段傳頌千古的見解:「志忍私,然後能公;行忍情性,然後能修;知而好問,然後能才。」

  其中,「知而好問,然後能才」意思就是指天資聰敏而又肯虛心向別人請教,這樣就可以成為有用之才了。

  春秋時代,孔子被尊為「聖人」,大家都向他請教學問。然而,他不只教人,自己也會虛心向別人請教。

  有一次,他到魯國國君的祖廟參加祭祖典禮。一進祖廟,他覺得每樣事情都很新奇,不時向人問這問那。這個時候有...

有志方有智 有智方有志

   明代大戲劇家湯顯祖曾經寫過一首詩來勸告兒子。詩其中兩句是:「有志方有智,有智方有志。」這兩句話看似相似,實際大有不同,有「志」先還是有「智」先,是湯顯祖想向兒子說明的道理。

  他想說:只有立下了遠大的志向,才能勤奮學習,變得聰明。只有明白事理,才能樹立起遠大的志向。

  立志有多重要?國家首任國務院總理周恩來有一個立志的故事。

  他在潘陽東關模範高等學堂讀小學的時候,一天,魏校長問同學:「讀書為了甚麼?」大家的回答五花八門,有說想發財,有說想為自己找出路。

  當校長問到...

人若志趣不遠,心不在焉,雖學無成

  我們經常勸勉年輕一輩說:「做人要有遠見,志向遠大一點。」在中華經典名句中,就有張載《經學理窟.義理篇》的「人若志趣不遠,心不在焉,雖學無成」,意思就是一個人如果志向不遠大,精神又不集中,即使學習也不會有成效。

  張載是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學創始人之一。他指出學習要成功的話有兩大要素,一是立志要高遠,二是專心致志。

  他認為若是心不在焉的話,雖學習了仍會一無所成的,怎樣才是心不在焉呢?就是不能專心致志,而要做到專心致志,指的不是個人的一時狀態,而是這個人做事的慣常姿態。

  延伸閱讀:古代「勸酒」有專門職...

心欲專 鑿石穿

  形容堅持做下去最終得到成功的,我們一直會以「鐵柱磨針」來形容,不過,也有同樣言簡意賅的形容詞可以用的,「心欲專,鑿石穿」就是其中之一。

  「心欲專,鑿石穿」出自唐.張鷟《遊仙窟》:「張郎心專,賦詩大有道理。俗諺曰:『心欲專,鑿石穿。誠能里之,何遠之有!』」意思顯而易見,就是一個只要專心一意,就算石頭也能鑿穿,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到。

  同樣道理,在曾國藩《致沅弟.咸豐七年十二月十四夜》有另一句有趣的形容,就是「坐這山望那山」。

  全句...

五一國際勞動節

  今天是5月1日,是「國際勞動節」,讓我們說一下勞動節的故事。

  國際勞動節的由來源自一場1886年發生在美國芝加哥的工人集會。起初這場示威遊行的訴求只是勞工們想爭取縮短工時,後來國際上為紀念這一個行動,就出現了「勞動節」。

  不過,美加地區都不以5月1日為勞動節,而是在9月的第1個星期一慶祝。

  更多國家和地區是將5月1日設為勞動節,包括中國、日本、韓國、法...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