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5-03-20
編輯︰華思齊
英國《經濟學人》文章《中國科學的崛起——令人擔心還是令人歡迎?》,聚焦分析兩個關鍵指標:一個是高引用率論文的數量,第二個是「自然指數」。
英國《經濟學人》:中國論文引用率 超越歐美
文章提出,在頂尖科研領域內中國科學家取得了長足進步。文章是這樣說的:「由美歐日主導的舊的科學世界秩序正在走向終結」。
文章中引述權威數據統計,2003年,美國高引用率論文的數量是中國的20倍;到2013年,這個差距縮小到4倍;從2022年起,中國高引用率論文的數量超過了美國,也超過了所有歐盟成員國之和。
這篇文章也提到,有學者質疑這個指標,認為中國學者在一些領域內引用中國同行論文的數量,超過引用外國同行的論文,不排除這中間可能有貓膩。

英國《經濟學人》:中國「自然指數」排名世界第一
但這文章接着說第二個指標,也就是「自然指數」就很難做貓膩,因為「自然指數」是依託全球自然科學100來種權威雜誌論文形成的一個綜合指數。
根據這個標準,中國現在也領先全球:2014年「自然指數」首次推出,當時中國排名在全球是第二,論文數量還不到美國的三分之一;然而到2023年,中國已經排名第一。

當然,文章也提到中國有一大批中流水平的大學,它們的科研成果比較平庸,而中國正在努力克服這一問題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文章同時警告歐美國家,中西方科研交流合作至關重要,對中國學生和科研人員關上大門,將給西方科學帶來災難性的後果。(四之二)
(轉載自《這就是中國》第255集,標題和內文經編輯整理)
延伸閱讀:張維為:中國已成西方眼中科學超級大國
延伸閱讀:張維為看科學革命的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