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4-11-18
中國自主設計建造的第一艘大洋鑽探船「夢想」號,星期日(17日)在廣州正式入列。國家主席習近平亦發來賀信,指其海試成功並正式入列,標誌着中國在深海進入、深海探測、深海開發上邁出了重要一步,是建設海洋強國、科技強國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海上的移動「國家實驗室」 夢想號兩年內首鑽
夢想號是中國目前噸位最大的科考船,總噸位達33,000,總長179.8米,型寬32.8米,排水量42,600噸,續航力15,000海浬,載員180人,在不進行補給的情況下可連續在海上工作120天。
夢想號堪稱海上的移動「國家實驗室」,船上建有基礎地質、古地磁、無機地球化學、有機地球化學、微生物、海洋科學、天然氣水合物、地球物理、鑽探技術等共9個實驗室,總面積超過3,000平方米,裝配超過150台(套)各種精密實驗儀器。
夢想號入列後的一個重要功能,是為全球科學家開展大洋鑽探研究提供重大平台支撑。夢想號能夠在數千米水深的海底實施鑽探,進入海底地層獲取岩芯樣品,實現直接觀察、分析測試和科學研究。在技術創新和設備集成的支撐下,其具備海域11,000米的鑽探能力。
夢想號有望實現「打穿莫霍面,直達上地幔」
如果將地球比喻為一個雞蛋的話,目前人類對地球的研究,仍還在「蛋殼」上。只有穿透地殼,才能接觸到地幔。
被稱為「莫霍面」(Mohorovičić discontinuity)的地幔與地殼分界面,在大陸之下約30至40公里,在大洋之下則約6至7公里。換言之,在深海向下鑽探,將會更容易達到和突破「莫霍面」。
擁有11,000米的鑽探能力,夢想號有望幫助科學家進一步探索和揭開地球深處的奧秘,早日實現「打穿莫霍面,直達上地幔」的人類科學之夢。
根據計劃,夢想號將在未來兩年內完成大洋鑽探首鑽。
夢想號還配有智慧大腦,先進的綜合信息化系統可實時匯聚分析2萬餘個監測點數據,實現作業全過程智能監測、實驗智能協同、人員健康智能保障、船岸智能融合。
「模塊化」設計理念 夢想號創新集成多功能
夢想號是由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聯合中國船舶集團等多個單位完成設計建造任務,在2020年5月完成初步設計,2021年11月啟動建造,2024年10月完成綜合海試。
總設計師張海彬介紹,夢想號作為首製船,無先例可循,建造工程量是現有海工船舶的10餘倍、科考船舶的數十倍。11,000米的巨大壓力,對設備、水、電、液、材料都是挑戰。
借助「模塊化」設計理念,多項世界級技術難題最終都被攻克。夢想號以「小噸位」實現「多功能」,在國際上首次創新集成大洋科學鑽探、深海油氣勘探和天然氣水合物勘查試採等多功能。經兩輪海試驗證後,夢想號主要性能指標均優於設計要求,取得多項重大突破,構建起中國自主的超深水鑽探裝備設計建造技術體系。
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研究員孫珍更表示,目前中國正在發起自己主導的國際大洋鑽探計劃,未來將通過夢想號自主組織航次,與歐洲和日本主導的國際大洋發現計劃(IODP)進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