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讀中國文化|風箏是古代武器?

編輯︰華思齊

  放風箏這項活動在中國文化中已有2,000多年歷史,現代人也不時將放風箏作為悠閒活動,但你知道嗎?在中國古代,風箏竟然是一種武器。

中國文化休閒活動傳入西方 

  人類史上第一隻風箏,由春秋時代的墨子發明,後來他的學生魯班加以改良,用木頭造出一隻外形如鳥的風箏,相傳還在天上飛了3日,目的是偵察軍情。直至漢朝有了造紙技術,人們才以紙代木,造出「紙鳶」。 

  最初風箏主要用作軍事用途:相傳楚漢相爭時,韓信就在風箏上綁上竹笛,風吹時,笛會發出陣陣哀鳴,漢軍配合笛聲高唱楚歌,大打心理戰挫敵軍士氣;及至宋朝,有人把載有炸藥的風箏,放飛到敵方陣營,然後引爆炸藥殺敵。 

  到了唐朝,放風箏才逐漸變成娛樂和傳統習俗。不少人會在清明時放風箏,並將風箏綫割斷,寓意把衰氣帶走。大約13世紀,馬可孛羅從中國返回歐洲,風箏才傳入西方,成為一種世界性的娛樂消遣。 

 

相關標籤

重陽插茱萸 三插三不插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來自唐代詩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詩句,提及了古代中國重陽節一個重要習俗,就是插茱萸。

  茱萸是一種植物,有吳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古人在重陽節時,會將茱萸插在家門前及戴在頭上,根據晉代周處《風土記》記載九月九日重陽這一天,民間流行茱萸插頭上,以禦初寒消災避難、預防瘟疫等。

  另外,唐代風俗志《歲華紀麗卷第三》也記載了重陽節時人「重九登高」和「菊制齡、萸繫臂」的風俗。

  為何重陽...

男不拜月 女不祭灶  

  踏入農曆八月,又是華人最具節日氣氛的中秋節。提起這個節日,我們除了會想起食月餅、玩燈籠外,大家又知不知道在老一輩之間流行一些中秋傳統節日的習俗或禁忌?其中一項就是「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想必大家都會有個疑問,就是為何一個講究團圓的節日,偏偏男性和女性各自都有不能參與的活動?先說「男不拜月」,原來在古代民間,月亮多數用來形容女子,屬於陰柔的代表,是故象徵陽剛以及正氣的男子自然就不適合祭拜月亮了。

  與之相應的「女不祭灶」亦是同樣道理,每年的臘月二十三是小年,每家每戶都會祭拜灶王爺...

中國文化-戴綠帽

趣讀中國文化|婚外情為何叫戴綠帽?

中國文化-商人

趣讀中國文化|做生意的人為何叫商人?

中國文化-跑龍套

趣讀中國文化|臨記都有龍袍着?

趣讀中國文化|蛛絲馬跡的馬是什麼馬?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