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4-09-25
如果大家有投資習慣,應該會知道「國債」是其中一種相對較安全、穩定的投資工具。
隨着國力崛起,中國國債近年來頗受市場歡迎。不說不知,中國國債相當「年輕」,著名的「國庫券」更是在1981年才出現,是改革開放帶來的新事物之一。
改革開放|國家需建設但缺錢 國庫券變愛國象徵
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家也曾經發行多種不同名稱的國債,例如有「人民勝利折實公債」、「國家經濟建設公債」等,但在1968年本息還清後已停止。
到了1980年代,國家再次發行國債,當時的國債的名字被統一稱為「國庫券」,在1981年發行首次發行。
國庫券在中國金融業發展史佔有重要一頁,為國家實行「借錢搞建設」發揮重要作用,購買國庫券會被認為是愛國,「買的愈多就愈愛國」。
事實上,國家的經濟狀況在改革開放效果顯現之前,相當令人擔憂,其中在1979年、1980年,更是連續2年出現巨額財政赤字,合計高達298.1億元(人民幣.下同),遠超「三年困難時期」,是新中國成立以後最高紀錄。
另一方面,隨着國家推動改革開放,老百姓個人收入增加,儲蓄存款也增長,在1981年已達524億元。
有見及此,國家籌劃發行國庫券,向老百姓「借錢搞建設」,把積累大量社會閒散資金,「借」來用於經濟建設。
中國發行國庫券的目的,就是為了調整和穩定國民經濟,適當集中各方面的財力,以便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逐步提高人民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
改革開放|國庫券意外掀炒風 造就百萬富翁誕生
1981年1月16日,國務院通過相關條例,確定在該年開始發行國庫券,以彌補財政赤字。
條例規定,國庫券不得當作貨幣流通,亦不得自由買賣,還本期限為5年。
中國第一次發行的國庫券,總金額為40億元,最終實際認購交款達46.65億元,超額完成任務。
有趣一點是,國庫券表面上是「自願量力,不要強行攤派」,但與市場化機制不同,當時國庫券的認購,實際上具強制性質的行政攤派,要求全民所有制單位和集體所有制單位都要購買特定額度。
收入不高,加上部分國庫券的兌付期長達10年,難免引起許多老百姓的疑慮。
及後國庫券政策靈活調整,允許經過一定年期後「貼現」,即將尚未到期的國庫券兌付。
由於各地執行情況不一,加上經濟狀況差距,造就部分人能夠在低價地區收購國庫券,然後在高價地區拋售,獲取暴利。
聞名全國的「楊百萬」楊懷定,正是借助炒賣國庫券賺到第一桶金。
改革開放|從國庫券到國債 助力現代化兼理財好幫手
國家透過發行國庫券改善財政狀況,既對改革開放初期的經濟建設起到促進作用,提供大量急需的建設資金,也令老百姓能夠親身參與改革開放,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如今中國國債已經完全市場化,是老百姓喜愛的投資理財工具之一。
一張張作為改革開放鮮明印記的「國庫券」,則變成了收藏家引以為傲的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