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75年·政經篇|75年糧食增產5倍 中國人吃飽了 也吃好了

編輯︰許可
導讀
新中國成立75載,風雨兼程,滄桑巨變。「非凡75年」系列專題,梳理中國在科技、政經、文體、環保4大領域,經歷了怎樣的變遷、突破和發展。

  本文是政經篇第5篇文章,帶你了解新中國75年來糧食產量增加5倍,人民由從以往吃不飽,到如今吃飽又吃好的歷程。

 

非凡75年|全球9%耕地 養活近五分一人口

中國人均耕地只有1畝多,不足世界平均的40%,而且不少耕地因面積小,無法使用大型農機。圖為廣西龍勝的梯田。(圖片來源:getty)

  糧食是人類最基本生活要素,但要所有中國人能吃飽,過去歷朝歷代都做不到。要所有中國人吃飽難在哪裏?中國雖大,但人口多,耕地和水資源相對非常緊絀,而耕地和水是生產糧食最基本條件。

  傳媒常會提到一組數字:中國要用全球9%耕地、6%水源來養活近五分一人口。這雖是當代的數字,卻也能反映歷史情況。

  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際,要捱餓的老百姓確實不少。那年全國糧食產量是1.13億噸,人均佔有量不足209公斤。

  數字驟聽似乎不少,卻有兩點要注意:一,這主要是未經加工或去殼的「原糧」,能真正吃下肚子要大打折扣。二,這是人均糧食數字,卻不等於全部是供人食用的口糧,當中還有相當一部份是用作禽畜飼料和工業原料,例如玉米可加工成為乙醇。

非凡75年|建國初期發展緩慢 糧食缺口大

上世紀50、60年代,中國農業主要靠人力和畜力,效率低下,糧食難以大幅增產。(網上圖片)

  舉例說,香港人均每年吃不到40公斤米,惟那是已加工去殼的米。而香港人食米不算多的一大原因,是有豐富肉類、奶類等副食品。

  糧食要多少才算夠?國際公認的安全線是人均400公斤。1949年中國的209公斤有多嚴峻,可想而知。

  新中國成立之初推行土地改革(土改),農民分得土地,當局也致力增加水利等農業基礎設施,力求提高糧食產量。

  但受限於現實條件,以及隨後農業合作化運動、人民公社的某些措施,抑制了農業生產力增長,致中國農業在很長時間只能低速發展,糧食仍處於絕對短缺狀態,一旦遇上連年自然災害的困難時期,情況便會急速惡化。

非凡75年|改革開放 包產到戶激發農民積極性

(當代中國製圖)

  事實上,新中國糧食產量直到1966年才跨過2億噸門檻,到1978年突破3億噸,而此期間人口卻從1949年的5億多增至9億多,人均糧食佔有量仍不及安全線。

  因為糧食缺口不小,定量供應和糧票便成為那時人們生活一部份;沒票有錢也買不到糧食,是大家的認知。

  中國人遠離捱餓記憶,要到改革開放之後。改革開放新時代,當局強化農業基礎建設、改良農業技術不在話下,而此際糧食增產更決定性因素,是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亦即「包產到戶」、「大包乾」。

  簡單來說,就是農戶承包農地的使用權和生產任務,完成任務的後多出的收成歸自己所有。

非凡75年|實施逾2000年 農業稅2006年取消

目前中國播種面積和產量最大的糧食作物是玉米,惟玉米不是中國人主要糧食,多用於飼料或工業加工。(圖片來源:getty)

  相比「大鍋飯」的人民公社,多勞多得的新政策激發了農民積極性,由此促使糧食增產效果非常顯著,至此中國漸貼近糧食安全線。

  1984年,中國政府代表在聯合國糧農組織大會上宣布「中國基本解決了溫飽問題」。5年後,中國糧食產量穩步踏上4億噸新台階。1992年,已淡出公眾視野的糧票,徹底退出歷史舞台。

  踏入21世紀後,當局在此前基礎上不斷完善支持農業政策,補貼農業機械,中國糧食產量再強勁增長。

  在此期間還有一件劃時代大事:中國存在2,000多年的農業稅,2006年全面取消,該措施再大大提高農民積極性和解放農村生產力。

非凡75年|人均糧食產量490公斤 高於世界水平

改革開以後糧食產量大增,饑餓已遠離中國人。(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走向75周年國慶之際的一組數字非常耀眼:2023年中國糧食產量超過6.95億噸,是1949年的6倍(增加了5倍);人均糧食生產量超過490公斤,早已越過國際公認的安全線,也高於世界平均水平。

  更重要的是,中國人有足夠糧食之餘,副食品亦愈來愈豐富,大家已從吃飽走向吃好。同樣是2023年的數字:中國蔬菜產量近8億噸,水產7,100萬噸,奶類4,281萬噸,肉類9,641萬噸,這尚未包括進口產品的數字。

  千萬噸級數字大家未必有概念,把75年前數字和近年作對比會更直觀。

  1949年中國平均每人消費肉類只有4公斤,算起來每天10克多一點;超市常見的雪藏雞肉腸,一包300多克,一根已有30多克。在2022年,中國包括禽畜和水產的人均肉類消費,達到了118公斤。

非凡75年|「我們的飯碗應該主要裝中國糧」

領導人習近平一直關注糧食安全,強調「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圖為習近平視察吉林糧產區。(網上圖片)

  當然,以現代的角度來看,太大量肉食不一定是好事,所以愈多中國人吃好之餘,亦追求吃得更健康,已多年無人問津的粗糧野菜,間或比細糧肉吃更吃香。

  另外,在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之際,有一個糧食安全問題必需繼續強調──糧食自給。用領導人習近平的話,是「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們的飯碗應該主要裝中國糧」。

  為甚麼飯碗應該主要裝中國糧?中國現在有了一些「家底」,不能買「外國糧」來解決吃飽的問題嗎?在中國進入工業化、在國際糧價走低,甚至比中國自行生產還便宜的時候,總有人認為中國自己種糧已無關重要。

  可是大家必須知道,全球可用作貿易的糧食,尚不足以滿足中國的消費量。而且靠輸入糧食主定受制於人,輕則價格暴張,影響經濟;重則可能被「卡脖子」,有錢也未必能買到;「卡脖子」一詞,大家絕不陌生。

非凡75年 | 穀物自給率95% 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

中國要口糧絕對安全,就必須堅守耕地紅線。(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踏入21世紀第3個十年,因為疫情、極端天氣和俄烏衝突導致全球糧食危機,不少國家叫苦不絕,但對重視飯碗端在自己手的中國,影響便十分有限。

  吃飯是頭等大事,風險必須避免,所以作為有14億人口大國,中國要確保有極高糧食自給率,不能有「軟肋」,而當局提出的標準是穀物自給率95%,並要「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撑」。

  中國目前是完全做到穀物自給率95%以上,做到「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惟要長期保持不是輕易事,重中之重是在社會高速發展之同時,必須堅守最少18億畝的耕地紅線;耕地不足,一切無從說起。

  順帶一提,中國口糧絕對安全,但近年每年進口糧食逾億噸,主要用作飼料和工業用途,並非口糧。

  延伸閱讀:養活14億中國人需要多少耕地?哪一省耕地最多?

經過75年發展,中國糧食不足問題早已解決。圖為內地超市供應不同牌子的白米。(圖片來源:getty)
3:07
中國5G、AI、大數據創新科技融入大眾生活

非凡75年·科技篇|從5G、AI到大數據 中國創新科技融入大眾生活

3:02

非凡75年·政經篇|社會民生「七個有」 中國建成全球最大社保體系

2:11
新中國成立75年來,經濟取得巨大發展。

非凡75年·政經篇|書寫奇迹 持續超越 中國經濟走過怎樣歷程?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相關每周主題
3:30

非凡75年·環保篇|中國自然保育的5個「第一次」

3:05

非凡75年·文體篇|新中國體育75年 從零到4000個世界冠軍

2:48

非凡75年·政經篇|75年糧食增產5倍 中國人吃飽了 也吃好了

2:47
近年,網劇、網文、網遊已成為中國文化出海的「新三樣」。

非凡75年·文體篇|中國文化出海「新三樣」:網劇 網文 網遊

3:09

非凡75年·政經篇|中國的脫貧奇迹

2:52
新中國成立75年,逐步成為清潔能源冠軍。

非凡75年·環保篇|中國何以成為「清潔能源冠軍」?盤點3大成就

2:11
新中國成立75年來,經濟取得巨大發展。

非凡75年·政經篇|書寫奇迹 持續超越 中國經濟走過怎樣歷程?

90秒看中國

1:30
香港展覽盛事

《香港機遇新里程》 認識變革掌握新機遇

非凡75年

3:07

非凡75年·科技篇|從跟跑到超越 中國前沿科技不斷突破

國策通識

深圳作為經濟特區,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

國策通識|甚麼是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

中國維和部隊

改革開放|從5名觀察員到逾5萬人次部隊 細說中國「藍盔部隊」的故事

十四五規劃

2:28

十四五民生篇|中國怎樣應對老齡化?

一帶一路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編輯推薦
2:52

2024年香港大事回顧(上)

2:55

2024年香港大事回顧(下)

2024年粵港澳大灣區大事回顧

2024年粵港澳大灣區大事回顧 (上)

2024年粵港澳大灣區回顧

2024年粵港澳大灣區大事回顧 (下)

歷來香港有11位運動員曾踏上奧運頒獎台

巴黎奧運|香港奧運獎牌得主逐個數

大熊貓安安可可

大熊貓安安可可|將沿用舊名字 寓意香港穩定平「安」凡事皆「可」能

香港機場三跑系統

香港機場三跑道系統|歷時13年終正式啟用 新建了甚麼?有哪些優勢?

5:00

團結香港基金10週年特別製作:Konnecting the World

0:31
海南艦

有片|解放軍海軍艦艇編隊訪港5天 即睇新型兩棲攻擊艦「海南艦」風釆

1:37
原來在山西省運城市有一個被譽為「中國死海」的鹽湖,運城鹽湖的湖水會隨着氣溫等及礦物變化,呈現五顏六色的變幻美景,令人歎為觀止。

山西旅遊|「中國死海」運城鹽湖 沉醉迷人七彩幻境

2:18

香港古迹|堅尼地城魯班先師廟本月設免費導賞 細訴建築歷史

2:25
中央贈港大熊貓安安與可可

中央贈港大熊貓|將入住安安佳佳舊居 即睇安安可可小簡介

2:59

非凡75年·政經篇|新中國外交75年 從「一邊倒」到「大國外交」

2:56

非凡75年·政經篇|「一國兩制」如何保障港澳繁榮穩定?

黃子華棟篤笑、電影《破·地獄》

《破·地獄》|黃子華「票房靈藥」怎樣練成? 首個棟篤笑原是娛圈告別作?

時間與愛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真愛永不褪色

紫禁城
葛兆光
葛兆光

葛兆光對「天下」的想像:歷史學者普遍強調「中國」與「四方」之別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潮遊三國
羅倫斯將軍 潮遊三國

87年版《紅樓夢》取景地 成都這公園歷史底蘊深厚?

1999年1月5日
海關緝私警察

國家海關緝私警察正式成立

小寒不寒 清明泥潭

   今日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三個節氣。

  根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解釋:「十二月節,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則大矣。」小寒在每年的1月5至7日之間,標誌着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在部分地區,小寒可能比大寒更冷,因此有「小寒時處二三九,天寒地凍冷到抖」的說法。

  正常而言小寒天氣是十分寒冷,但若天氣有反常情況,便會有「小寒不寒,清明泥...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