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何以為中國」?從政治文明的角度解讀

編輯︰紀小廷

  最近紀錄片《何以中國》熱播,讓人們再次感受到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魅力和生命力,同時也讓大家感受到中國政治文明連綿不斷的生命力所在。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副院長范勇鵬教授在19/2/2024東方衛視《這就是中國》節目中就中國政治文明論述。

從文字起源看甚麼是「中」

  最近在中國文化界有一個非常熱門的話題,叫「何以中國」,人們從考古、歷史、文化各個角度出了很多作品。我今天也借用一下這個標題,主要從政治文明的角度來談一談《中國何以為中國》。

  要理解甚麼是中國,需要從文字的起源來看。

  我們這個「中」字,最早見於商代的甲骨文。它有兩個基本特徵。首先,它是一條竪線穿越一個圓形或者一個方形的中心。這條竪線就像是一根竪立起來的旗桿,通常甲骨文在上中下不同的位置上,有幾根飄動的旗斿。有考古學家就認為,中間的那條竪線最早是用來測量太陽的「表」。

中國-中字甲骨文01
「中」字最早見於商代的甲骨文。一條竪線穿越圓形,豎線上有幾根飄動的旗斿。(網上圖片)

  中國很早就進入農耕文明,農業生產需要對時間有準確的認識。《尚書》第一篇叫《堯典》,其中就記載了堯帝「乃命羲和」,命令一些部落專門在四方負責觀測太陽的運行,目的就是為了制定曆法。

  在上古時期,曆法就是最重要的公共產品,誰能夠掌握和提供一個時間系統,就是政治權威和合法性的一個重要來源。

  根據《周髀算經》《淮南子》等文獻的記載,測量時間最早用的辦法就是用一根表來測量太陽的運行。很可能正是在這樣一個認識時間的過程中,中國人也建立起對空間的觀念,產生了四方的觀念。

  延伸閱讀:從天書到表情包 最古老甲骨文融入網絡時代

中國測量時間日晷02
最早測量時間的辦法是用一根「表」來測量太陽運行。圖為古時計算時間所用的日晷。(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中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你只有相對於四方,才存在於中。由此推論,「中」字的產生,源自於中國先民對時間和空間的認識。

  至於表上飄的旗斿,有不同的解釋。有學者認為這是早期氏族用來集合部眾的一個旗幟或圖騰,也有學者認為這是古人立表必與建旗共行的一個反映。

  我們有個成語叫做「建中立極」,講的就是這個。

  比如在打仗、田獵的時候,按照當時的禮法,司馬負責立起一個旗幟,立表定時,時間一到,主帥就會撲倒旗幟,遲到者誅殺。在《史記》中都有這樣的記載。因而這個「中」字,它不僅有方位上的中央之意,也有令行禁止的權威中心之意。

從文字起源看甚麼是「國」

  那麼「中」和「國」這兩個字甚麼時候跑到一起了呢?

  1963年我們考古出土了一個何尊,銘文中出現了最早的「中國」兩個字,叫「宅茲中國」。此處的「中國」指的是周人所營建的洛邑,就是今天的洛陽。

中國來源「宅茲中國」03
1963年出土的何尊,銘文中最早出現了「中國」兩個字。(網上圖片)

  周武王推翻商朝、封建諸侯之後,殫精竭慮、夜不能寐,半夜周公來看望他,兩個人就談了。怎麼辦?

  在洛陽這個地方營建一個洛邑。之所以要選擇在這裏,就是因為這裏叫「土中」,我們讀《尚書·禹貢》也能看到這一點。

  對於這一點,我們今天依然能體會到。比如我們從寶雞、西安開車到鄭州、開封、徐州、連雲港,從大同、太原、長治,往南到南陽、襄陽、荊州、長沙,一直到廣州,這一橫一縱兩軸的交點,今天依然在洛陽附近。

  延伸閱讀:河南旅遊|穿梭三大遺址 遊隋唐洛陽城感受盛唐風華

中國中心洛陽04
起初「中國」指的是周人所營建的洛邑,就是今天的洛陽。(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此後中國的歷史就是圍繞着以洛陽這樣一個地理的中心,不斷地擴展、融合。「中國」這個概念也從洛陽逐漸地擴大為華夏民族所居住的黃、淮、江、漢地區,然後逐漸地延伸為以中原為核心的歷代王朝。

  到近代又成為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稱謂,最終成了我們今天中華民族的共有家園。正如梁啓超所說:「中華民族自始即是多元的結合,逐步混成為數千年來不可磨滅之一大民族。」(二之一)

  (轉載自《這就是中國》節目,標題及內容經編輯整理)

「廿」為甚麼這樣寫?

  我們寫「二十」,為甚麼又可以寫成「廿」?

  中文大學的網上「漢語多功能字庫」就有精簡的解釋。

  甲骨文由兩個「十」字合併成「廿」,本義就是「二十」。《說文》:「廿,二十并也。古文省。」也就是說,甲骨文「廿」為兩個「十」相連,又或可以寫成「卄」。甲骨文「廿」用作數詞,指二十,《甲骨文合集》曾經出現過:「廿牛」、「入廿」,指貢納了二十(塊龜甲...

范勇鵬:中國共產黨如何實現「大一統」?(三之三)

范勇鹏:中國如何解決大規模與現代化的矛盾?(三之二)

范勇鹏:超大規模人口如何實現現代化?(三之一)

中國政治文明為何是獨一份的存在?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