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0-11-11
香港人口密度高踞全球第四位,密密麻麻的住屋結構亦變成了香港文化獨有的奇特風景,許多外國人也為之驚嘆,不單遊客會組團到香港的公共屋邨拍照打卡,連歐、美、日、韓等地歌手拍攝MV、甚至連荷里活電影也喜歡到與香港文化息息相關的屋邨取景,究竟香港的公共屋邨有何特別之處?
公屋起源於一場大火
要追溯香港公共屋邨的歷史,便不得不提到1953 年聖誕夜發生的石硤尾大火,當晚石硤尾寮屋區的火災造成逾 53,000 人無家可歸,事件促使政府興建徙置大廈安置災民及其他寮屋居民,於是便有了香港首個政府公共屋邨——石硤尾邨。此後,政府開始陸續興建更多專為中低收入家庭而設、設備較齊全的廉租屋,即公共屋邨,奠定了公屋作為香港文化的基礎。截至2020年4月,政府合共興建了251個公共屋邨,各屋邨的設計樣式亦隨着不同年代改變,大家憑着屋邨的類型,便能大概猜到其興建時期。
到六、七十年代的「長型」和「雙塔式」屋邨,多了天井作為公共活動空間,家家戶戶更加是大門常開,關係融洽。孩子們在天井追逐,街坊街里經常互相照應,陳師奶家裏的醬油用光了,便到隔壁問王老太借,李先生哪天遲下班未能接女兒放學,就拜託對面的趙師奶幫忙接放學兼托管。而且當年的屋邨商場,大多為小本經營的店舖,講價、賒帳等講求居民關係和信用的交易,可謂司空見慣。
老人家總愛講「舊時」,因為舊日街坊街里之間有着濃厚的人情味,而這或許與昔日的屋邨結構有關。最早期的「工字型」屋邨,居民要去樓層的中央共用廁所、浴室及食水喉,鄰舍關係極佳,造就了人情味濃厚的屋邨文化。
後來隨着屋邨結構的變化,樓層的公共活動空間減少,加上電腦、互聯網及手機漸漸普及,間接令鄰居之間的關係變得疏遠,大家門戶常關,即使平日出入踫面也變得甚少打招呼寒暄。屋邨商場亦變成大財團的壟斷式經營,進駐的店舖都是連鎖店和大型超市,人情味消失得無影無蹤。
屋邨在近代香港的意義
或許愈接近消逝的事物,才愈叫人留戀。近二十年政府開始陸續清拆舊式屋邨,喚起大家想守住屋邨人情味的念頭,許多僅存的舊式屋邨和內裏的老店,都成為了年輕一代港人探古尋源的勝地。同時,隨着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急促發展,海外的遊客也被香港公共屋邨的獨特的密集結構和歷史意義所吸引,紛紛將彩虹邨、勵德邨等列入來港必到的景點之一,以下幾個便是經常吸引中外攝影師和年輕人的香港特色屋邨:
七大打卡必到的香港特色屋邨
1.黃大仙彩虹邨
2. 牛頭角樂華邨
3. 銅鑼灣勵德邨
4. 石峽尾南山邨
5. 觀塘坪石邨
6. 荔景祖堯邨
7. 薄扶林華富邨
香港的屋邨不僅有實際住宿用途,在文化層面上也反映了港人獨特的人情味,對香港人來說有着無可取締的重要意義。不過,隨着新型屋邨慢慢取代樓齡漸高的舊式屋邨,不知道多年後的香港屋邨文化會變成怎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