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一:子婿日 农历正月十一,中国传统称为“子婿日”,有“行头桥”的习俗,为什么呢? 相传这一天是岳父宴请子婿的日子。人们在初九庆祝“天公生”剩下的食物,到了初十还吃不完,到了正月十一便用来招待女婿及女儿。 古诗中也有提到这一习俗,如平慧《正月十一日》:“归宁之日走娘家,子君相携敬意嘉,好客亲翁开心笑,残羹剩饭礼香茶。” 在潮汕揭阳和普宁,正月十一晚有“行彩桥”的民俗文化活动...
初十地日:石头节 农历正月初十,称为“地日”,又称为“石头节”,为什么呢? 民间流传歌谣:“年初十,地生日,有天还有地,比是爷娘不多异,人畜房屋都依地,米麦百谷都生地,菜蔬风味拿来祭,祭他生日他欢喜。人生忠孝与节义,地维赖以立,作事须求脚踏实地。”人们透过“地日”的庆祝,来表达对土地的尊敬,以求新的一年脚踏实地,五谷丰登,平安富足。 这天,又称为石头节,中国民间传统会...
初九拜天公 农历正月初九,又称为“拜天公”,为什么呢? 这一天,在中国东南沿海一带,尤其是闽南地区,有一个特别盛行且隆重的民间习俗,就是“拜天公”。 传说正月初九是主宰三界、统领诸神以及人间万灵最高的神——玉皇大帝的诞辰,人们把这一天称为“天公生”。天公就是指玉皇大帝,道教亦称之为元始天尊。 古人认为九是最大的阳数,古人以天为阳,以地为阴,所以用...
初八谷日 农历正月初八,又称为“谷日”、“顺星节”,为什么呢? 正月初八为“谷日”,源于古代中国的神话传说和民间信仰。《占书》记载:“岁正月一日占鸡,二日占狗,三日占猪,四日占羊,五日占牛,六日占马,七日占人,八日占谷。”初八便是谷物的“生日”。据说这天若天气晴朗,则这一年稻谷丰收,若天阴则年歉,所以这是一个可预知一年运气的节日。 这一天,天子会向天祈求农...
初七人日 农历正月初七,又称为“人日”,为什么呢? 正月初七被称为“人日”,源于古代中国的神话传说和民间信仰。宋高承《纪原·天生地植·人日》引东方朔《占书》记载:岁正月一日占鸡,二日占狗,三日占猪,四日占羊,五日占牛,六日占马,七日占人,八日占谷。上天创造万物的次序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类诞生的日子。 在古代农耕...
腊月二十六 炖猪肉 中国传统习俗中,腊月廿六有什么要做呢? 中国年谣《北京忙年歌》写道:“二十六,炖猪肉”。 过去,一般老百姓的日子都比较穷苦,而且家里的人又比较多,吃饭有一餐没一餐,条件稍微好点的,也不过是能吃上点窝头野菜。好不容易盼到快过年了,家里开始杀猪,没有养猪的人家,就到集市上去割一块肉回家做菜。因此,腊月二十六炖猪肉也被称为“腊月二十六,杀...
忙年 腊月年廿三或廿四日,在民间称为“小年”,从小年起人们便开始“忙年”了,什么是忙年呢? “忙年”就是为春节所做的准备的时段,由“小年”当天便开始,一直到除夕。 忙年有什么要准备?人们要为过年祭灶神、大扫除、衣服,祭祖、添衣服,贴对联,准备鞭炮等等。 有一首北京老儿歌《北京忙年歌》,便以浅白的方式摡括了“忙年”的各项习俗: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
重阳插茱萸 三插三不插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来自唐代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提及了古代中国重阳节一个重要习俗,就是插茱萸。 茱萸是一种植物,有吴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古人在重阳节时,会将茱萸插在家门前及戴在头上,根据晋代周处《风土记》记载九月九日重阳这一天,民间流行茱萸插头上,以御初寒消灾避难、预防瘟疫等。 另外,唐代风俗志《岁华纪丽卷第三》也记载了重阳节时人“重九登高”和“菊制龄、萸系臂”的风俗。 为何重阳...
男不拜月 女不祭灶 踏入农历八月,又是华人最具节日气氛的中秋节。提起这个节日,我们除了会想起食月饼、玩灯笼外,大家又知不知道在老一辈之间流行一些中秋传统节日的习俗或禁忌?其中一项就是“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想必大家都会有个疑问,就是为何一个讲究团圆的节日,偏偏男性和女性各自都有不能参与的活动?先说“男不拜月”,原来在古代民间,月亮多数用来形容女子,属于阴柔的代表,是故象征阳刚以及正气的男子自然就不适合祭拜月亮了。 与之相应的“女不祭灶”亦是同样道理,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是小年,每家每户都会祭拜灶王爷...
发怐愗 音:faat6 ngau6 dau6 意思是没精打采,呆头呆脑 。 发怐愗并不是现代人的“发明”,原来早在战国已有“怐愗”的用例。 “怐愗”指愚貌﹐也有愚昧及不聪明的意思。战国时期楚国的宋玉在《楚辞.宋玉.九辩》中云:“愿沉滞而不见兮,尚欲布名乎天下。然潢洋而不遇兮,直怐愗而自苦。”宋玉是屈原的弟子,有古代四大美男之誉的他不被楚王重用,于是借悲...
苏孲崽 音: sou1 aa1 zai2 意思是“苏虾仔”,即指婴儿、幼童。 “月光光,照地堂,虾仔你乖乖瞓落床......”《月光光》这首儿歌,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当中提及的“虾仔”,跟“苏虾”同出一辙,但为何小孩又会变成“虾”呢﹖ “苏虾”的本字是“臊孲”(读作苏鸦),苏孲崽出自《番禺县志》:“广州呼小儿曰苏孲崽。苏,生也,言新生者也”。意指初生婴儿身...
阴骘 音:阴质 意思是做了缺德的坏事。 现代的人会说:“这是报应来呀,肯定前生做得阴骘事多啦。”,大家可知道,古代这个词原本就是用来形容好人好事? 清代黄遵宪《己亥杂诗》之三四:“秀孝都居弟子行,人人阴骘诵文昌 。道教中有“文昌帝君阴骘文”,指:‘人所不见为“阴”,暗中施与为“骘”,凡事做有益于人群的事,而不欲人知,...
每日一词 你真虎! 祝贺朋友身体健康,会以龙精虎猛来形容,不过,“虎”字并不只有强壮的意思,东北话便有“你真虎!”,意思是傻愣愣,没头没脑的,跟老虎凶猛的形象恰恰相反。 在东北话中,虎是指傻瓜、缺心眼,形容一个人天不怕地不怕,什么事都敢干。“你真虎!”是莽撞、不经思考地去干,具有贬意。 然而,有些时候,东北话中的“你真虎!”却有第二重含义。如爸爸爬上树为小朋友解下被挂着的风筝,妈妈会说:“你虎啊?爬那么高摔到咋整?”这里的“你虎啊?”包含担心,甚至骄傲的成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