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八谷日 农历正月初八,又称为“谷日”、“顺星节”,为什么呢? 正月初八为“谷日”,源于古代中国的神话传说和民间信仰。《占书》记载:“岁正月一日占鸡,二日占狗,三日占猪,四日占羊,五日占牛,六日占马,七日占人,八日占谷。”初八便是谷物的“生日”。据说这天若天气晴朗,则这一年稻谷丰收,若天阴则年歉,所以这是一个可预知一年运气的节日。 这一天,天子会向天祈求农...
初七人日 农历正月初七,又称为“人日”,为什么呢? 正月初七被称为“人日”,源于古代中国的神话传说和民间信仰。宋高承《纪原·天生地植·人日》引东方朔《占书》记载:岁正月一日占鸡,二日占狗,三日占猪,四日占羊,五日占牛,六日占马,七日占人,八日占谷。上天创造万物的次序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类诞生的日子。 在古代农耕...
腊月二十六 炖猪肉 中国传统习俗中,腊月廿六有什么要做呢? 中国年谣《北京忙年歌》写道:“二十六,炖猪肉”。 过去,一般老百姓的日子都比较穷苦,而且家里的人又比较多,吃饭有一餐没一餐,条件稍微好点的,也不过是能吃上点窝头野菜。好不容易盼到快过年了,家里开始杀猪,没有养猪的人家,就到集市上去割一块肉回家做菜。因此,腊月二十六炖猪肉也被称为“腊月二十六,杀...
忙年 腊月年廿三或廿四日,在民间称为“小年”,从小年起人们便开始“忙年”了,什么是忙年呢? “忙年”就是为春节所做的准备的时段,由“小年”当天便开始,一直到除夕。 忙年有什么要准备?人们要为过年祭灶神、大扫除、衣服,祭祖、添衣服,贴对联,准备鞭炮等等。 有一首北京老儿歌《北京忙年歌》,便以浅白的方式摡括了“忙年”的各项习俗: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
重阳插茱萸 三插三不插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来自唐代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提及了古代中国重阳节一个重要习俗,就是插茱萸。 茱萸是一种植物,有吴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古人在重阳节时,会将茱萸插在家门前及戴在头上,根据晋代周处《风土记》记载九月九日重阳这一天,民间流行茱萸插头上,以御初寒消灾避难、预防瘟疫等。 另外,唐代风俗志《岁华纪丽卷第三》也记载了重阳节时人“重九登高”和“菊制龄、萸系臂”的风俗。 为何重阳...
男不拜月 女不祭灶 踏入农历八月,又是华人最具节日气氛的中秋节。提起这个节日,我们除了会想起食月饼、玩灯笼外,大家又知不知道在老一辈之间流行一些中秋传统节日的习俗或禁忌?其中一项就是“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想必大家都会有个疑问,就是为何一个讲究团圆的节日,偏偏男性和女性各自都有不能参与的活动?先说“男不拜月”,原来在古代民间,月亮多数用来形容女子,属于阴柔的代表,是故象征阳刚以及正气的男子自然就不适合祭拜月亮了。 与之相应的“女不祭灶”亦是同样道理,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是小年,每家每户都会祭拜灶王爷...
发怐愗 音:faat6 ngau6 dau6 意思是没精打采,呆头呆脑 。 发怐愗并不是现代人的“发明”,原来早在战国已有“怐愗”的用例。 “怐愗”指愚貌﹐也有愚昧及不聪明的意思。战国时期楚国的宋玉在《楚辞.宋玉.九辩》中云:“愿沉滞而不见兮,尚欲布名乎天下。然潢洋而不遇兮,直怐愗而自苦。”宋玉是屈原的弟子,有古代四大美男之誉的他不被楚王重用,于是借悲...
苏孲崽 音: sou1 aa1 zai2 意思是“苏虾仔”,即指婴儿、幼童。 “月光光,照地堂,虾仔你乖乖瞓落床......”《月光光》这首儿歌,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当中提及的“虾仔”,跟“苏虾”同出一辙,但为何小孩又会变成“虾”呢﹖ “苏虾”的本字是“臊孲”(读作苏鸦),苏孲崽出自《番禺县志》:“广州呼小儿曰苏孲崽。苏,生也,言新生者也”。意指初生婴儿身...
阴骘 音:阴质 意思是做了缺德的坏事。 现代的人会说:“这是报应来呀,肯定前生做得阴骘事多啦。”,大家可知道,古代这个词原本就是用来形容好人好事? 清代黄遵宪《己亥杂诗》之三四:“秀孝都居弟子行,人人阴骘诵文昌 。道教中有“文昌帝君阴骘文”,指:‘人所不见为“阴”,暗中施与为“骘”,凡事做有益于人群的事,而不欲人知,...
学问勤中得 荧窗万卷书 成材必须苦学,所以有不少古语都与勤学有关,例如“学问勤中得,荧窗万卷书”,当中还隐含了一个典故。 “学问勤中得,荧窗万卷书”出自汪洙《神童诗》,意思是学问需要勤奋学习才能得到,就像前人以囊荧取光,勤奋夜读诗书一样。 “荧窗”就是指晋人车胤的故事。车胤少年时十分穷苦,吃都吃不饱,更别说晚上有油点灯供自己学习了。为了能够利用晚上读书,他捉了荧火虫放在小袋子内,借用荧火虫的一点点光来读书,终能成...
王羲之的“墨池” 我们日常工作常常会遇到困难,如果抱着“将勤补拙”的心态,必定事半功倍。《礼记 · 中庸》就有“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这句话就是说:别人做1次能做到的,我做100次去完成它;别人做10次便做到的,我做1,000次去完成它。如果真的能够跟这个方法去做,即使天性愚笨的,也必定可以聪明起来;即使本质柔弱的,也必定可以刚强起来的。 书法家王羲之,成名之前一直都好学不倦,甚至因为疯狂写书法,令到家中池塘变成一池墨水。 ...
务得事实 每求真是也 如果有人做事态度认真,又有求真的精神,我们会赞美这人做事“实事求是”,是一位能干可靠的人。 在古圣言上,有一句更文雅的语句来形容,就是“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出自班固《汉书 · 景十三王传》,由颜师古作注而得出这优美的释文。这句话意思就是务必寻求事实的真相,常常有求真的精神。 这句话语原本出自《汉书 · 景十三王传 · 河间献王刘德》,刘德是西汉景帝第三子,被封为河间王。刘德修学好...
每日一词 “壕”语新解 在现今网络世界中,不但有很多新创作出来的潮流用语,而且不少的中文词语亦被演绎出新的意思,“壕”就是其中一个。 “壕”,原本的意思是一道沟,有护城河、城壕的意思;在战场上则有战壕、壕堑之称。 而在网络世界中,壕的意思就是“土豪”,即把壕字左右部分分拆出来理解。“土豪”指的是一些喜欢炫富的暴发户,财大气粗的有钱人。 现今网络游戏流行“课金”,即在游戏中消费如购买武器道具等,部分玩家花费甚巨添置过多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