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锦诗忆坚守敦煌莫高窟的前辈们

编辑︰黄皓颐

  说到同心守护敦煌艺术遗产的莫高窟人,先谈一班20世纪30年代之前诞生的前辈。

敦煌壁画临摹大师段文杰

当代中国-名家-樊锦诗忆坚守敦煌莫高窟的前辈们
段文杰一生奉献给敦煌艺术的临摹和研究工作,其临摹作品达到得心应手、形神兼备的地步。图中他正在莫高窟第285窟临摹壁画。(网上图片)

   实习时期,有幸见到了段文杰先生(享年94岁)。他是重庆国立艺专的高材生,主攻国画。他被张大千在重庆举办的“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展览”深深吸引,决心毕业后要去敦煌“看一看”,一睹敦煌艺术风采。

  1946年,他一到莫高窟顾不上休息,就直接向洞窟走去。段先生说“我真好像一头饿牛闯进了菜园子,精神上饱餐了一顿。接连几天,我都是在洞窟中度过的。有时甚至忘记了吃饭。”他完全沉醉在敦煌壁画艺术的海洋中。

  他还说:“当我身临其境,面临观赏敦煌壁画和彩塑之后,感到原来打算搞个一年半载的想法是太短了,对于这样一座巨大的艺术宝库,面对如此众多的艺术精品,不花个几年、十几年的时间来临摹和研究,是理解不透的。”就此,段先生下定决心留下来,扎根在敦煌,为敦煌艺术的临摹和研究奉献了一生。

  他的临摹作品达到了得心应手,形神兼备的地步,并总结出客观临摹、整理临摹、复原临摹的方法,无私传授给大家,提高了研究所临摹的整体水准。他长期临摹实践,阅读古籍和佛经,在深入研究敦煌艺术的基础上,撰写了许多敦煌美术史的论文,是敦煌美术史的拓荒者。

  延伸阅读:樊锦诗忆莫高窟第一任所长常书鸿 一生侍奉艺术宝库不言悔

敦煌石窟“活字典”史苇湘

当代中国-名家-樊锦诗忆坚守敦煌莫高窟的前辈们
史苇湘年轻时曾协助张大千举办敦煌壁画临摹展,因而接触到敦煌石窟艺术,更受张大千的话:“要做一个中国画家,一定要到敦煌去。”所触动。1948年,他前往莫高窟工作,深深受到洞窟内的壁画和彩塑所震慑,潜心临摹和研究敦煌壁画艺术。(网上图片)

  1962年我和其他三位同学到莫高窟实习,史苇湘先生(享年75岁)带领我们观看洞窟,听史先生的讲解,使我们学习敦煌石窟艺术收获良多。1943年,他还在四川省立艺专就读的时候,曾有机会协助张大千举办敦煌壁画临摹展,那是他第一次领略敦煌石窟艺术。张大千告诉他:“要做一个中国画家,一定要到敦煌去。”让他激动不已,恨不得立马奔赴敦煌。

  史先生是1948年到莫高窟工作的。他说:“第一次进入石窟时,我被这些古老瑰丽的壁画和彩塑惊吓得发呆了。假若说人间确曾有过什么‘威慑力量’,在我充满三灾八难的一生中,还没有一次可以与初见莫高窟时,心灵上受到的震撼与冲击可以比拟。……我是处在一种持续的兴奋之中,既忘却了远别家乡离愁,也没有被天天上洞窟的奔波所苦,仿佛每天都在享用无尽丰美的绮筵盛宴。……每一个洞多像我小时候玩过的万花筒,决不重复地变换着场景,……如饥似渴的参观,仿佛着了魔。”自此史先生一生与敦煌相依相伴,潜心临摹和研究敦煌壁画艺术。

  他除了对各个时期的代表作进行临摹外,还临摹了一批小型的生活画、服饰、飞天、图案。后来,史先生主持创建了以敦煌文献资料为主的资料库,为研究人员开展敦煌学研究提供了充足的资料和资讯,他也被誉为敦煌石窟的“活字典、活资料”。

  延伸阅读:樊锦诗忆敦煌莫高窟圆梦 无惧生活艰苦守护艺术遗产

敦煌石窟保护专员孙儒僩

 当代中国-名家-樊锦诗忆坚守敦煌莫高窟的前辈们
专责保护敦煌石窟的孙儒僩(右)和老伴李其琼(左),共同为敦煌石窟的保护及研究作出重大贡献。(网上图片)

  孙儒僩先生,是那时研究所招聘来专门负责保护石窟的专业人员。他是1947年到莫高窟,原本在四川省立艺专学习建筑,毕业之后被分配到重庆一家建筑公司,工作期间,收到同校校友发来的电报,说敦煌艺术研究所正在招聘建筑专业的工作人员。当时的他对敦煌还几乎一无所知,经咨询老师后,老师向他介绍了莫高窟的壁画、雕塑和古建筑如何精美绝伦,孙儒僩先生决定去敦煌待两年试试。

  当他风尘仆仆地出现在莫高窟满山神佛面前时,最初的想像变成震惊,他已经忘了过两年就离开的打算,就喝着宕泉河苦涩的水,开始测绘木结构窟檐,临摹壁画中的古建筑形象,探索用各种方法治理风沙……就这样,原本计划待两年的孙先生,不仅年复一年地留了下来,成为敦煌石窟保护专家,而且把他的心上人李其琼先生也请到了敦煌,从事壁画临摹和研究。

  孙儒僩、李其琼(享年88岁)两位先生共同以一生的智慧和汗水为敦煌石窟的保护和研究做了很大贡献。现在,96岁高龄的孙儒僩先生,是唯一健在的老前辈,他的老伴虽已驾鹤西行,但他仍时常关心敦煌石窟的保护,老人鬓发如霜,惟有乡音不改:“我这辈子都不后悔去了敦煌!”

  延伸阅读:敦煌莫高窟 世上最完整佛教艺术宝库

敦煌石窟修补高手窦占彪

当代中国-名家-樊锦诗忆坚守敦煌莫高窟的前辈们
莫高窟的泥、木工程和修复文物的工作,都有赖窦占彪的功劳,为保护敦煌石窟做出很大贡献。(网上图片)

  提到敦煌石窟保护,不能忘了窦占彪师傅(享年73岁)。他既能干木工,又能干泥瓦工。当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之初,他就来到了莫高窟。

  他性格开朗,虽然未上过学,但天资聪明,心灵手巧。几乎每个洞窟都有窦师傅的身影,他爬上爬下修修补补。莫高窟的泥、木工程和修复文物,都离不开窦师傅。如修造临时栈道,做防沙档墙,为修复文物或临摹高处壁画,搭设大型和小型的手脚架。一些塑像离开了墙壁,肢体前倾,是窦师傅想出办法,既不影响原作的保护,又使倾斜的塑像恢复了原位,重新得以固定。他配合李云鹤先生成功对洞窟通道壁画做了整体搬迁。总之,窦占彪师傅为敦煌石窟的保护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樊锦诗敬佩前辈们对敦煌石窟的使命感

  我到敦煌实习的1962年,常书鸿、段文杰先生他们已经在莫高窟工作和生活了将近20年的时间。当时我不能理解他们为什么能长期坚持在这样艰苦的地方,可他们在艰苦环境中毫不畏惧,乐观开朗,埋头苦干,坚韧不拔的精神,让我由衷敬佩。

  后来,我慢慢想明白常书鸿、段文杰等先生为代表的第一代莫高窟人立志坚守敦煌,不仅出于对伟大艺术的热爱,更重要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中华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正是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让他们生出大无畏的精神来。

  延伸阅读:《敦煌:生而传奇》:剧情式纪录片 揭秘敦煌传奇

  前辈们筚路蓝缕,以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初创了敦煌石窟的保护、研究、弘扬事业,并为敦煌事业的长久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八之三)

  (转载自中华学社《中华大讲堂》系列,内容和标题经编辑整理)

敦煌保育80年|“敦煌痴人”常书鸿 放弃留法回大漠 “为它死也值!”

当代中国-名家-樊锦诗忆承上启下的莫高窟人

樊锦诗忆承上启下的莫高窟人

当代中国-名家-樊锦诗忆夫妻同心投入敦煌莫高窟考古

樊锦诗忆夫妻同心投入敦煌石窟考古

樊锦诗忆莫高窟首任所长常书鸿一生侍奉艺术宝库不言悔

樊锦诗忆莫高窟第一任所长常书鸿 一生侍奉艺术宝库不言悔

当代中国-名家-樊锦诗忆敦煌莫高窟圆梦无惧生活艰苦守护艺术遗产

樊锦诗忆敦煌莫高窟圆梦 无惧生活艰苦守护艺术遗产

我要回应

(可输入500字)

回应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立场

北京
葛兆光
葛兆光

葛兆光对“天下”的想像:单纯认为天下平等和谐 只是浪漫情怀

时间与爱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导航 真爱永不褪色

中国与美国
编辑之选

高志凯:不管谁当总统 中美关系都会经历惊涛骇浪

天安门广场、白宫
马凯硕

马凯硕:是时候与非西方开展对话了

罗伦斯将军 潮游三国

三国旅游|成都武侯祠 中国唯一君臣合祀祠庙

医疗革命和技术进步人工智慧
张维为

张维为看中国“不可能产生科学革命”论调

香港达德学院是共产党在港建立的一间大专院校。校舍原是泷江别墅,芳园是别墅的别称。
丁新豹

丁新豹回顾达德学院 汇聚共产党专才的香港大专院校

2021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週,机器人表演
金灿荣

金灿荣看第四次工业革命 中国地位举足轻重

农田、货柜船
温铁军

温铁军从土地和海洋文明 看东、西方两大文明的差异

当代中国 时评

人均寿命不断延长 中国人的“长寿密码”有哪些?

共同富裕
Qiyuan Lu
卢麒元

卢麒元看共同富裕:中国扩大经济共同体成关键

中国在智慧科技养老上仍有很大发挥空间
新华网 时评

智慧生活|以智慧技术赋能养老服务

人民币暂时难以取代美元地位
雷鼎鸣

雷鼎鸣看中国经济|人民币取代美元的障碍

中西交流
王德峰

王德峰看东西方人生态度大不同 西方哲学不能变成中国思想

中青时评

“铁路+旅游”激发旅游市场新动能

中美关系尚未到解冻阶段
环球时报 社评集

中美关系|欢迎中美关系“解冻” 但美国必须来真的

呼伦贝尔草原
陈万雄

陈万雄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 三次生死大战皆在呼伦贝尔草原

中国愿意和世界各国落实多边主义
央视快评

中国经济|携手共促开放共享的服务经济

霞飞宸

霞飞宸解说马远《水图》:取材及手法绝无仅有

 美元人民币
翟东升

翟东升从日德汇率政策 预示不干预人民币升值利多于弊

当代中国-林奋强-林奋强的香港情:有实效的选举香港第一次
林奋强

林奋强的香港情:有实效的选举 香港第一次

当代中国-名家-金一南:新中国给全世界提供精神和物质财富
金一南

金一南:新中国给全世界提供精神和物质财富

当代中国-名家-樊锦诗:共同守护人类的敦煌莫高窟
樊锦诗

樊锦诗:共同守护人类的敦煌莫高窟

当代中国-名家-张信刚看中国传统取代西方习俗?
张信刚

张信刚看中国传统取代西方习俗?

当代中国-名家-莫言给文学创作人的贴士:发个好梦刺激灵感
莫言

莫言给文学创作人的贴士:发个好梦刺激灵感

当代中国-名家-池田大作追思伟人周恩来病中推动中日友谊永不放弃
池田大作

池田大作追思伟人周恩来 病中推动中日友谊永不放弃

当代中国-吴家玮-吴家玮穷小子美国发愤苦读成材
吴家玮

吴家玮穷小子 美国发愤苦读成材

当代中国-李光耀-看中国崛起与中美关系
李光耀

看中国崛起与中美关系

当代中国-单霁翔-今年故宫600岁
单霁翔

修缮保育 北京故宫迎来600岁生日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