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2-07-12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全国老龄办联合印发通知,提出深入开展2022年“智慧助老”行动,聚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帮助老年人提升智慧技术运用能力。此举对于助力老年人跨越“数位鸿沟”,更充分享受数位化、智慧化所带来的便利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医疗|日常生活需介入数码化 老年人需关切照顾
电子支付、网上叫车、外卖点餐……在资讯技术与大众生活深度融合的今天,大部分日常需求都可通过智慧手机得到解决。这为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出示健康码、查询行程大资料、查验核酸检测记录已成为出入公共场所的基本要求,预约挂号、接收防控资讯、采购生活物资等数位化生活场景明显增多。

但是,由于老年人普遍对数位技术学习困难,本应提供便捷的数位技术“却成为老年人在消费、出行、就医等过程中的“拦路虎”,阻碍了老年人享受数位生活的红利。
近年来,相关部门聚焦老年人出行、就医、消费、文娱、办事等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出台标准规范,引导适老化改造。不少网站和APP运营商也积极回应关切,图示大了、音量高了、广告少了、操作简化了,老年人的网路应用环境日益友好。
然而,数字适老,没有最“适”,只有更“适”。和老年人个性化、多元化的海量需求相比,针对老年群体的数位产品和服务仍存在数量不多、种类不全、供给不够丰富等问题。资料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互联网普及率仅为43.2%,相较于73%的全国总体网路普及率,还有较大差距。
延伸阅读:肇庆首创长者公园 粤港澳大湾区退休首选
中国医疗|针对老年人开发产品 协助应对人口老化
因此,要结合老年人的身心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发更多有品质、有温度的数位适老产品,逐步构建老年数位生活的应用场景。这既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补齐民生短板的迫切需要,也是助推数位经济高品质发展的内在要求。

数位时代,让老年人不“掉线”,全社会参与能形成更强大的合力。在实际生活中,许多老年人虽然很想融入数字生活,但由于操作使用困难、记忆力减退等因素,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手足无措。对此,家庭和社区应当承担起“数位反哺”的重要责任,通过开展专门培训、手把手教程等方式,用耐心和热情说明老人扫清智慧产品的使用障碍。
智慧助老,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技术、花样翻新的新功能,全社会应当持续努力,不断消弭数字鸿沟,让愈来愈多的老年群体告别“数字失能”,共用数智生活。
延伸阅读:内地推多项措施 助长者适应数码生活
(原文转载自11/07/2022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