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秋粮满仓 端牢“中国饭碗”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是“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

中国农业|全国粮食产量稳中有增 克服气候考验

  从东北平原到华北粮仓,从塞上江南到鱼米之乡,处处呈现粮满囤、谷满仓的丰收景象,我们迎来又一年秋粮丰收。国家统计局12月12日发布的资料显示,全国秋粮产量10,220亿斤,比上年增加42.5亿斤,2022年全国粮食产量稳中有增,总产量达13,730.6亿斤,比上年增加73.6亿斤,增长0.5%,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中国人对粮食需要不断增加,只有巩固自己的粮食生产才可以保证国家安全。
中国人对粮食需要不断增加,只有巩固自己的粮食生产才可以保证国家安全。(图片来源:Getty)

  这份沉甸甸的丰收答卷,来之不易。今年的粮食生产经历了多重考验,既克服了去年北方罕见秋雨秋汛、今夏长江流域局部严重高温乾旱等极端天气的影响,还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等风险挑战。粮食生产延续好形势,背后是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的坚定决心,也离不开季季接续、茬茬压紧、环环紧扣的辛勤耕耘。

  延伸阅读:卫星和耕田竟然有莫大关系?

中国农业|将粮食安全列为头等大事 需把握好主动权

  在我们这样一个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国家粮食安全了,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才有基础。新时代这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带领亿万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人均粮食占有量达483公斤,高于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粮食库存处于历史高位,水稻、小麦自给率保持在100%以上……粮食连年丰收、供应充裕、市场稳定,与国际粮食市场大起大落形成鲜明对比。事实证明,我们牢牢把住了粮食安全的主动权,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愈走愈稳健。

善用机械化可以增加农产品生产效率
善用机械化,包括引入机械播种、除虫和收割等,可以增加农产品生产效率,提升粮食产量。(图片来源:Getty)

  岁稔年丰令人欣喜。然而,也应清醒认识到,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不确定风险增加,我国粮食产需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处于紧平衡态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着眼未来,必须努力构建更高层次、更高品质、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以国内稳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延伸阅读如何让中国人食得更丰富?

中国农业|守住耕地数量和品质 强化农业科技和创新能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粮食安全的根基是粮食生产能力的安全,人、地、技是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关键要素。要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到实处。一方面,守住耕地数量,提高耕地品质,加快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夯实粮食稳产增产的耕地基础;另一方面,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更多科技要素不断向广袤田野聚集,促进粮食产业实现高品质发展。

  与此同时,要回答好“谁来种地”这道必答题。以实现粮食稳产与农民增收互促为目标,进一步完善粮食生产政策支持体系,让一系列稳预期、增效益的好政策落实落细,确保种粮农民有钱挣,有效激发他们的种粮积极性。多措并举、凝聚合力、久久为功,才能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让“中国饭碗”装得更满,端得更牢,成色更足。

创新科技,包括网上销售、直播带货等,都能帮助农产品销售,有助提升不同地区的农民的收入,让农业不再是低收入产业
创新科技,包括网上销售、直播带货等,都能帮助农产品销售,有助提升不同地区的农民的收入,让农业不再是低收入产业。(图片来源:Getty)

  “三农”向好,全域主动。眼下,正值小麦越冬前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广大农民正抢抓农时,采取有力措施,为下一季粮食稳产丰收夯实基础。在希望的田野上铆足干劲、接续奋斗,我们定能迎来一个又一个穰穰满家的丰收年景,依靠自身力量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

(原文转载自13/12/2022 新华网)

李振声——比肩袁隆平的农业科学家 要让中国人家中装满粮

北京故宫博物院与团结香港基金旗下中国文化研究院合作推出教材

中国文化|乐见更多青少年成为故宫文化传承守护人

中医和中医药都需要提升信息化发展

中国医疗|为中医药传承创新注入新动能

中国大力发展国家文化公园

中国文化|高标准建设国家文化公园

中国消费能力巨大

中国经济|中国市场引领消费新潮

我要回应

(可输入500字)

回应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立场

上海
葛兆光
葛兆光

葛兆光对“天下”的想像:一个乌托邦想像背后的政治、思想与学术

风筝 女孩 男人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导航 “叔叔,你真棒”滋润人心

中国与美国
编辑之选

高志凯:不管谁当总统 中美关系都会经历惊涛骇浪

天安门广场、白宫
马凯硕

马凯硕:是时候与非西方开展对话了

罗伦斯将军 潮游三国

三国旅游|成都武侯祠 中国唯一君臣合祀祠庙

医疗革命和技术进步人工智慧
张维为

张维为看中国“不可能产生科学革命”论调

香港达德学院是共产党在港建立的一间大专院校。校舍原是泷江别墅,芳园是别墅的别称。
丁新豹

丁新豹回顾达德学院 汇聚共产党专才的香港大专院校

2021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週,机器人表演
金灿荣

金灿荣看第四次工业革命 中国地位举足轻重

农田、货柜船
温铁军

温铁军从土地和海洋文明 看东、西方两大文明的差异

当代中国 时评

人均寿命不断延长 中国人的“长寿密码”有哪些?

共同富裕
Qiyuan Lu
卢麒元

卢麒元看共同富裕:中国扩大经济共同体成关键

中国在智慧科技养老上仍有很大发挥空间
新华网 时评

智慧生活|以智慧技术赋能养老服务

人民币暂时难以取代美元地位
雷鼎鸣

雷鼎鸣看中国经济|人民币取代美元的障碍

中西交流
王德峰

王德峰看东西方人生态度大不同 西方哲学不能变成中国思想

中青时评

“铁路+旅游”激发旅游市场新动能

中美关系尚未到解冻阶段
环球时报 社评集

中美关系|欢迎中美关系“解冻” 但美国必须来真的

呼伦贝尔草原
陈万雄

陈万雄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 三次生死大战皆在呼伦贝尔草原

中国愿意和世界各国落实多边主义
央视快评

中国经济|携手共促开放共享的服务经济

霞飞宸

霞飞宸解说马远《水图》:取材及手法绝无仅有

 美元人民币
翟东升

翟东升从日德汇率政策 预示不干预人民币升值利多于弊

当代中国-林奋强-林奋强的香港情:有实效的选举香港第一次
林奋强

林奋强的香港情:有实效的选举 香港第一次

当代中国-名家-金一南:新中国给全世界提供精神和物质财富
金一南

金一南:新中国给全世界提供精神和物质财富

当代中国-名家-樊锦诗:共同守护人类的敦煌莫高窟
樊锦诗

樊锦诗:共同守护人类的敦煌莫高窟

当代中国-名家-张信刚看中国传统取代西方习俗?
张信刚

张信刚看中国传统取代西方习俗?

当代中国-名家-莫言给文学创作人的贴士:发个好梦刺激灵感
莫言

莫言给文学创作人的贴士:发个好梦刺激灵感

当代中国-名家-池田大作追思伟人周恩来病中推动中日友谊永不放弃
池田大作

池田大作追思伟人周恩来 病中推动中日友谊永不放弃

当代中国-吴家玮-吴家玮穷小子美国发愤苦读成材
吴家玮

吴家玮穷小子 美国发愤苦读成材

当代中国-李光耀-看中国崛起与中美关系
李光耀

看中国崛起与中美关系

当代中国-单霁翔-今年故宫600岁
单霁翔

修缮保育 北京故宫迎来600岁生日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