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荣文:世界迈向多极化 美阻中国崛起令人疲惫 财政难持续

编辑︰华思齐

  新加坡前外交部长杨荣文2023年6月19日出席匈牙利多瑙河研究所(Danube Institute)主办的论坛,题为“与新加坡前外交部长杨荣文探讨印度及太平洋议题”,本文乃摘自论坛的问答翻译记录。杨荣文在论坛上谈及中国与俄罗斯在当今国际局势下的角色,并透过自己的外交背景,阐述对印度、东盟等地的看法。

杨荣文:俄乌战争转移美国注意 瞄准器不再对准中国

  :你提到但没有深入讨论的另一个领域,显然是欧洲的大问题,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对中国也是,那就是乌克兰局势。在英国和美国,人们经常怀疑中国对乌克兰和平的渴望,然而,中国并没有给俄罗斯任何武器。据我了解,从我参与过的中国采访者的反应来看,他们确实相当关心如果乌克兰不能相对迅速实现和平会发生什么。我想知道你能否进一步谈谈中国在俄罗斯和乌克兰局势方面的角色,以及它是否能在未来发挥某种维和作用。 

  杨荣文:在抽象的战略层面上,中国从乌克兰战争中受益,因为它转移了美国的注意力。瞄准器不再对准中国,而是转向了俄罗斯,我认为这减轻了中国的压力。在这个层面上,他们是受益者。中国在进行三角操作,它不希望俄罗斯崩溃,因为那样中国将完全暴露在西方的压力之下,它必须在经济上支持俄罗斯。

  在军事上,他们宁愿不参与。无论如何,俄罗斯可能不需要他们。他们宁愿采取一个中间立场。他们亲近俄罗斯,但被视为和平缔造者,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立场。这正是他们现在采取的立场,成为和平缔造者,在经济上帮助俄罗斯,亲近俄罗斯,并帮助发展俄罗斯。

  作为多极世界中的一个独立极,他们希望欧洲成为一个独立极。他们知道欧洲总是会亲近美国,但欧洲有自己的利益,他们分别与德国、意大利、法国、匈牙利和其他国家合作,你们有自己的利益。是的。你们亲近美国,你们需要美国来保护你们,但你们不需要在所有问题上都跟随美国,尤其是在台湾问题上。这就是中国的战略。要有一个强大的欧洲,要有一个强大的欧元,因为这给了他们多元化。 

俄乌战争转移了美国对中国的注意力
新加坡前外长杨荣文认为,俄乌战争某程度转移了美国对中国的注意力。虽然中国在态度上宁愿不参与这场战事,但在战略层面,中国不能不支持俄罗斯,否则便会完全暴露在西方压力下。(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杨荣文:世界正变得多极化 中美自成两大极

  如果我可以稍微推测一下,你当然会不同意我的看法,我看到世界正在变得多极化:

  在这个多极世界中,中国将是一个大极,俄罗斯一个小极,但武器林立,他们会彼此相当接近。然后在另一边,你在美国极,它非常大,也武器林立;还有欧洲极,它很大,但在军事能力方面相对有限,他们会团结在一起。然后你有印度作为一个独立的极,还有其他像巴西、南非和东盟作为一个小集群,像小行星聚集在一起。

  我认为这就是世界的样子,突触连接将非常重要。它们不会是排他的,都会是连接。新加坡将尝试与所有极建立最大数量的连接,我认为匈牙利也将在各个方向发展突触连接。

  你无法改变极的配置,因为这些力量太大了,但无论配置如何,我们都会找到自己的连接以求生存。对我来说,这是看待正在展开的世界的有益方式。如果世界正朝这个方向发展,你就顺其自然,这样你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不快。

  延伸阅读杨荣文:中国不想取代美国霸主地位 历史证明干预他人只会适得其反

杨荣文认为在多极世界中,美国基于文化上的优势,依然有能力保持主导地位。(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杨荣文:美国应亲近他人保持主导地位 阻中国崛起令人疲惫

  在那个世界里,美国应该是同侪中的首位。如果我是美国人,我会帮助促成这样一个世界,这一直是基辛格(Henry Kissinger,美国前国务卿)的观点。

  美国应该更接近其他所有人。如果发生冲突,我将有能力向这边或那边倾斜,在中国和俄罗斯之间,在中国和日本之间,在欧洲和俄罗斯之间......更接近每个人,那么你就会成为同侪中的首位。因为你有文化来做到这一点,因为英语,你可以以更少的努力实现首要地位。

  而目前阻止中国崛起,保持主导地位的倾向,我认为是令人疲惫的,而且在财务上不可持续。(五之一)

(转载自中天新闻,标题及内容经编辑整理)

  延伸阅读杨荣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领导人讲话讯息藏在细微差别中

  延伸阅读罗思义:美国欲打击中国经济 日本德国前车可鉴

沉默

罗思义:预测中国经济增长 不能忽视这种诡异的“沉默”

2025-03-11
中国领导人讲话讯息藏在细微差别中

杨荣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领导人讲话讯息藏在细微差别中

2025-02-07

杨荣文:中国抗疫保持经济运转 贸易顺差不断扩大

2025-01-17
台湾问题

杨荣文:台湾问题是一根高压电线 欧洲勿轻视

2025-03-14
中国万里长城

杨荣文从围墙文化 解读中国为何不会完全开放资本市场

2025-03-07
中美关系

杨荣文:中国不想取代美国霸主地位 历史证明干预他人只会适得其反

2025-02-28
欧盟

杨荣文:中国对欧洲了解远超对方 借镜西方历史避免犯错

2025-02-21
我要回应

(可输入500字)

回应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立场

中国科研
张维为

张维为:西方看中国科学崛起 聚焦分析两指标

2025-03-20
中国经济中国人民银行
罗思义
罗思义

罗思义:美国欲打击中国经济 日本德国前车可鉴 

2025-03-18
5.16中俄联合声明
温铁军

温铁军拆解中俄农业合作的喜与忧

2025-03-06
利玛窦在中国传教
杨荣文
杨荣文

杨荣文:为何利玛窦成功在中国传教?要说服中国 必先认识中国

2025-02-14
罗伦斯将军 潮游三国

三国旅游|成都北上三星堆遗址 打边炉遇马岱墓碑!

2025-02-09
狒狒照镜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导航 狒狒照镜的启示

2025-02-05
紫禁城
葛兆光
葛兆光

葛兆光对“天下”的想像:国际秩序总依靠力量和利益

2025-01-12
中国与美国
编辑之选

高志凯:不管谁当总统 中美关系都会经历惊涛骇浪

2024-11-04
天安门广场、白宫
马凯硕

马凯硕:是时候与非西方开展对话了

2024-09-19
香港达德学院是共产党在港建立的一间大专院校。校舍原是泷江别墅,芳园是别墅的别称。
丁新豹

丁新豹回顾达德学院 汇聚共产党专才的香港大专院校

2024-08-01
2021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週,机器人表演
金灿荣

金灿荣看第四次工业革命 中国地位举足轻重

2024-07-03
当代中国 时评

人均寿命不断延长 中国人的“长寿密码”有哪些?

2024-04-02
共同富裕
Qiyuan Lu
卢麒元

卢麒元看共同富裕:中国扩大经济共同体成关键

2024-02-15
中国在智慧科技养老上仍有很大发挥空间
新华网 时评

智慧生活|以智慧技术赋能养老服务

2023-06-13
人民币暂时难以取代美元地位
雷鼎鸣

雷鼎鸣看中国经济|人民币取代美元的障碍

2023-06-07
中西交流
王德峰

王德峰看东西方人生态度大不同 西方哲学不能变成中国思想

2023-06-01
中青时评

“铁路+旅游”激发旅游市场新动能

2023-05-30
中美关系尚未到解冻阶段
环球时报 社评集

中美关系|欢迎中美关系“解冻” 但美国必须来真的

2023-05-27
呼伦贝尔草原
陈万雄

陈万雄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 三次生死大战皆在呼伦贝尔草原

2023-01-06
中国愿意和世界各国落实多边主义
央视快评

中国经济|携手共促开放共享的服务经济

2022-09-17
霞飞宸

霞飞宸解说马远《水图》:取材及手法绝无仅有

2022-08-25
 美元人民币
翟东升

翟东升从日德汇率政策 预示不干预人民币升值利多于弊

2022-08-16
当代中国-林奋强-林奋强的香港情:有实效的选举香港第一次
林奋强

林奋强的香港情:有实效的选举 香港第一次

2021-12-20
当代中国-名家-金一南:新中国给全世界提供精神和物质财富
金一南

金一南:新中国给全世界提供精神和物质财富

2021-12-16
当代中国-名家-樊锦诗:共同守护人类的敦煌莫高窟
樊锦诗

樊锦诗:共同守护人类的敦煌莫高窟

2021-12-07
当代中国-名家-张信刚看中国传统取代西方习俗?
张信刚

张信刚看中国传统取代西方习俗?

2021-11-12
当代中国-名家-莫言给文学创作人的贴士:发个好梦刺激灵感
莫言

莫言给文学创作人的贴士:发个好梦刺激灵感

2021-08-02
当代中国-名家-池田大作追思伟人周恩来病中推动中日友谊永不放弃
池田大作

池田大作追思伟人周恩来 病中推动中日友谊永不放弃

2021-06-17
当代中国-吴家玮-吴家玮穷小子美国发愤苦读成材
吴家玮

吴家玮穷小子 美国发愤苦读成材

2021-03-08
当代中国-李光耀-看中国崛起与中美关系
李光耀

看中国崛起与中美关系

2020-12-28
当代中国-单霁翔-今年故宫600岁
单霁翔

修缮保育 北京故宫迎来600岁生日

2020-12-09
WeChat
本网站使用Cookies来改善您的浏览体验, 请确定您同意及接受我们的私隐政策才继续浏览。
同意及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