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1-05-11
郭永怀是“两弹一星”23名元勋科学家中唯一的烈士,在中国热核导弹试验前夕,他从青海基地赶往北京途中遇空难牺牲。在生命最后一刻,郭永怀用身体紧紧地保护着装满绝密核武数据的公文包,当救援人员赶到时,他的身体已烧成焦炭,但核武数据美好无损。
苏联撤走专家 郭永怀临危受命
在空气动力学领域已有世界级成就的郭永怀,1956年放弃在美国的名与利,回到故土参加新中国的建设。他抵北京后受到领导人毛泽东和周恩来接见,当时周恩来问他有什么要求,郭永怀只说了一句话:“我想尽快投入工作。”
随后郭永怀到了钱学森担任所长的力学研究所工作,任常务副所长。至195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建力学学系,他出任首任系主任。
与教程研究相比,郭永怀此后参与的工作更艰钜,也更重要。
1959年,中苏关系破裂,苏联撤走了所有支援中国的专家,中国的“两弹”(核弹和导弹)工程陷入困境,此际郭永临危受命,投入原子弹理论探索和研制工作,他负责的是力学部分。
涉足两弹一星三大领域 仅郭永怀一人
1963年,国家要加快研发进度,决定把原子弹研发队伍迁往在青海新建的核武器研制基地。郭永怀去到该海拔3,800多米的高原地区,面对低至零下40度的天气、缺氧造成的高原反应,还有住帐篷、睡铁床的研究环境,他没有一句怨言。
为了尽快完成设计方案,郭永怀经常是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有时更彻夜不眠。他睡觉时不让警卫员铺床垫,因为“睡在铁床上,一翻身就会硌着疼醒了,这样就不至于让自己睡过去,就能继续工作了”。
在郭永怀和其他科学家努力下,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1964年10月16日试验成功,中国成为全球第5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奠定了大国地位。
据报道称,当原子弹的蘑菇云升起时,工作人员一片沸腾,而郭永怀更激动得泪流满面,之后他瘫坐在试验场上,身边工作人员赶紧把他扶到临时帐篷里的铁皮床上,因为他实在太累了。
在研发原子弹的同时,郭永怀因为力学背景,所以也参与了导弹和卫星的部分研发,成为唯一同时涉足该三个领域的“两弹一星”元勋科学家。
闻郭永怀牺牲 周恩来痛哭
1968年年底,郭永怀在青海试验基地为中国第一颗导弹热核武器发射作准备。他在试验中发现一个重要线索,要赶回北京,所以决定乘搭夜航的小飞机赶路。
当时内地的飞行条件落后,安全系统不完善,时任总理周恩来曾叮嘱掌握国家科技命脉的科学家们,尽量不要坐飞机,但郭永怀已顾不得么多,12月4日晚,他乘车赶到甘肃兰州,搭上飞往北京的小飞机。
第二天凌晨,飞机雾中降落首都机场时失控坠毁,爆炸起火,全机14人有13当场惨死。
当救援人员赶至,在飞机残骸中寻找到郭永怀已烧焦的遗体,却见他和警卫员还紧紧抱在一起;当大家吃力地把两具遗体分开,竟发现中间掉出一个公文包,里面的中国核武数据,在郭永怀和警卫员的保护下完好无损。
意外发生后,在北京中南海,时任总理周恩来听到消息,忍不住双手捂脸,痛哭失声。
同月25日,郭永怀被授予烈士称号;在他牺牲的第22天也就是27日,中国第一颗热核导弹试验成功。
延伸阅读:听老家人讲郭永怀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