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4-07-13
去购物的话,我们一般会说“买东西”,但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是“买东西”,不是“买南北”?
田书华《“物称东西”的俗语源浅深》中,提到“东西”一词早在汉代已出现。儒家经典《公羊传 · 襄公十六年》中有“君若赘旈然”,当中的“旈”,就是指东西的意思了。
据说,南宋理学家朱熹好友拿着竹篮子要去买东西时,朱熹就曾向他询问过这个问题:“为什么买东西,不买南北?”
好友这样回答:“不行,因为篮子是竹子做的。”因为五行中,东方属木、西方属金、南方属火、北方属水,中间土。竹篮子当然不能盛火 (南),也不能盛水(北),所以只能说买东西了。这个有趣的答案你相信吗?
关于买“东西”之说网络有很多解释。其实,仔细思考一下,买南北的说法也是有一定渊源的。南北朝时的《北史 · 魏收传》中记载:“南北初和——求南货于收”。至今一些老旧的店铺还有“南货店”、“南北行”的称呼。为什么不能买“南北”?
看文献的话,有这样理解。明代之后其实“东西”一词出现很频繁。明代张燮《东西洋考》中说“西产多珍,东产多矿”。“东矿西珍”一词渐渐超越“南北”成为明代海外贸易的方言。“东西”广泛使用,还有“四方物产”之语,反映“东西”、“南北”的确都是用来泛指物品。
买“东西”之说后来更广泛地被使用作物品了。
延伸阅读:原来爸爸也叫“阿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