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2-07-07
对大多数人来说,马伟明是普通却又陌生的名字,但对中国军迷而言,马伟明却是大神般的存在,因为没有这位国宝级动力与电气工程专家,中国第二艘国产航母“福建舰”就不可能装备世界顶尖的电磁弹射系统。
马伟明曾为最年轻工程院院士 42岁晋升海军少将
1960年出生的马伟明,上世纪80年代初毕业于海军工程大学,之后相继在母校和清华大学取得硕士和博士学位。他34岁破格晋升教授;38岁成为博士生导师;41岁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当时最年轻院士;42岁就晋升海军少将。
马伟明传奇的背后,是他对中国动力与电气工程,乃至中国军工的贡献,而他最为军迷熟的“代表作”,绝对是电磁弹射。
军迷都知道,设有弹射系统的航母,战力比采用滑跃式起飞的航母强得多,原因是弹射系统能增加舰载战机起飞的频率,且战机有弹射的助力,可以满油满弹起飞。
延伸阅读:中国电磁弹射之父马伟明曾要当“逃兵”?
而弹射器里又分为蒸气弹射和电磁弹射两种,前者是以高压蒸气为动力,已沿用半个多世纪。电磁弹射则以线性电动机为动力,是最尖端技术,其优势在于战机出动频率可以再大幅提高,令战力倍增。
再者,电磁弹射力度可控,既能弹射体型较大的舰载战机和预警机,也可用于体型较小、较轻的无人机,不致因为力度过猛而致其“散架”。
搞尖端技术曾不被看好 马伟明:愿承担风险
此前掌握蒸气弹射的国家只有美、苏、英三国,而电磁弹射技术更是美国独家,2009年动工的福特号便是全球第一艘采用电磁弹射的航母;为研发这种弹射技术,美国花了20多年,耗资32亿美元。
中国因应国防需要,踏入21世纪后加速研制国产航母,而国产航母装备弹射系统也是必然发展之路。
据报道,当时军方较倾向采用科技门槛较低的蒸气弹射,并已着手研制,准备用于第二艘国产航母上。但在船舶动力与电气领域已独当一面的马伟明,预见电磁弹射是大势所趋,决定同步研发更先进的电磁弹射,让军方有更好选择。
最初很多人对此不看好:中国连蒸汽弹射都没研制出来,又怎能一步登天呢?马伟明自然明白风险很大,惟他认为搞科研就得担风险,且国防建设急需,天大的风险也要做,“否则国家要我们这些院士干什么”。
研发电磁弹射,除了本身的技术外,更涉及高耗能供电系统等连串复杂问题,马伟明在此期间遇到的困难不计其数,承受压力难以想像。
但他和的团队勇往直前,无日无夜地攻关,终于在2008年取得突破,研制出小型试验机。不久后,团队又做出1比1的样品,这使中国成为第二个掌握相关技术的国家,而马伟明所用的时间,仅为美国的五分之一 。
马伟明进度超预期 福建舰停工改设计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马伟明的电磁弹射器结构轻便,操作和维修简化,弹射功率高,更重要的是可靠性强。要知道美国福特号的电磁弹射器故障频频,直接影响实用性,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甚至放话要把它改回“老旧而更简单”的蒸气弹射。
马伟明后来被传媒和军迷称为“中国电磁弹射之父”。他接受内地官媒采访时曾明确表示,中国在舰艇尖端电磁装备研究方面的实力“肯定超过美国”。
据报道,由于马伟明的研发进展超乎预期,原本计划采用蒸气弹射的第二艘国产航母“福建舰”改变了设计方案,推迟时间表,以便一步到位装配三套世界顶尖的电磁弹射器;它的战力也因此而倍增。
2022年6月,“003”国产航母终于下水,并命名为“福建舰”,这艘排水量逾8万吨的尖端科技巨舰,被西方传媒形容为“超级航母”,它将让中国海军战力提供到新水平。而大家都会知道“福建舰”能配备电磁弹射,中国航母能追上美国,马伟明有不世之功。
马伟明对海军的贡献还不止于此,例如他带领团队研发的“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便让中国海军在舰船动力技术“弯道超车”,反超领先美国10年以上;这系统也为常规航母安装电磁弹射器、战舰搭载电磁炮、激光炮等高能武器的基础,但这是另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