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1-05-20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在凤凰山麓、离天坛大佛不远,有一片由38根木柱组成的中国文化景点“心经简林”,木柱上刻有260个大字,是国学大师饶宗颐的墨宝,用流丽书法勾勒出唐玄奘法师在贞观23年翻译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简称《心经》)。木柱编制成巨型“经简”,依山而建,居高而看,像个“8”字,更准确说,是“∞”,象征无限、无量与无常。
泰山摩崖石刻启发 饶宗颐香港建中国文化地标
“心经简林”是饶宗颐送给香港人的礼物。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65岁的饶宗颐退休到泰山旅游,第一次在摩崖石刻读到历久不衰的《金刚经》,这一幕震动心灵,令他萌生想法,在香港打造类似经石峪的中国文化景点。
大约在2000年,他花了两个月时间,用榜书(糅合隶书、篆书、简帛书创作的书法)在4呎长的宣纸写下巨幅《心经》,女儿饶清芬不明所以。后来,香港爆发沙士,经济低迷,饶宗颐把《心经》送出勉励港人,获香港政府制作成大屿山下的“心经简林”,一圆心愿,16年前今日(2005年5月20日)正式开幕。
延伸阅读:香港旅游景点 昂坪360缆车前世今生
被誉为“汉学泰斗”的饶宗饶,1917年在潮州出世,父亲饶锷经营银庄,既是潮州首富,也是知名学者,当年粤东最大藏书地“天啸楼”,正是由其所建。饶宗颐自小博览群书,14岁因不满足于学校教育,休学自修,跟随父亲学习。
饶宗颐:“不懂一点佛教 就不可能懂中国文化”
饶宗颐学识渊博,通晓古今,学贯中西,琴棋书画皆精。
佛教文化历史是他其中一项卓然有成的研究,他认为佛教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曾谓:“我们如果不懂一点佛教就不可能懂中国文化。”而《心经》作为佛教最短经文,寥寥200多字,浓缩600卷《大般若经》的精髓,饶宗颐把《心经》送赠港人,意味深长。
如果大家细心留意,会发现“心经简林”38根木柱中,有一根空白,未雕上任何文字,竖立山坡最高处。这刻意留白处,象征《心经》的要义──“空”,让人通过对“空”的感悟,放下身外物的执着,达致“心无罣碍”。
最初构思“心经简林”这个中国文化景点,饶宗颐原属意把心经刻在石上,惟本地石材多为花岗岩,在亚热带天气下容易风化,最终改刻于木柱。当年建筑署称木柱经纳米技术处理,能防菌防虫,但木头始终难敌自然,开幕一年已发现裂纹、虫洞及真菌,遭人垢病。但诚如《心经》说一切皆空,外相如何,已经不重要。
延伸阅读:周星驰《西游记》 笑中有泪见佛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