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2-01-19
无人驾驶汽车近年已从科幻电影走进普通市民的生活场景。继2020年投放80辆无人机驾驶的士后,广州日前又陆续开通了多条无人驾驶小巴线路,并为市民提供免费试乘服务。
广州南沙区无人驾驶小巴上路 搭载语音控制系统
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定义了6个无人驾驶等级,从0级(完全手动)到5级(完全自动)。其中4级为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在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人为干预,驾驶员仍然可以选择手动操控。
广州首条L4级无人驾驶小巴线路“南沙23路”于今年元旦起正式上线营运,连接横沥地铁站公交总站和灵山岛环线,全程长8.5公里,车速在30km/h左右,具有自动避障、减速、变道等功能。

从外观上看,这款无人驾驶小巴以蓝色为主色调,车身四面设有大景观玻璃,视野开阔,乘客可将沿途的风光尽收眼底。在行车方面,车身配备了4个盲区雷达,用于实时监测路况,且不受光照影响。全车装有12个高清摄像头,360°无盲区拍摄实时高清影像,检测和识别车道线、交通灯、交通标志等,精准识别道路上的行人和其他车辆。
全车核载8人(包括2名安全员),限乘6位乘客。2名安全员具有丰富的大型车辆驾驶经验,并经过最少6个月的培训方能上岗,确保能解决行车途中遇到的突发状况。车窗旁也装应急安全掣,一旦遇到紧急情况时,乘客可按下该按动安全掣缓停车辆。
车内还搭载了语音机械人控制系统,可以通过语音控制开灯和调节冷气温度等等,同时配备了USB接口和医药箱等便民设备。有试乘无人驾驶小巴的乘客表示,“一路上的风景都很漂亮,车开得稳、吹着空调、坐着舒服的梳化,体验很完美。”

广州国际生物岛无人驾驶小巴 供市民免费试乘
除“南沙23路”这条无人驾驶小巴线路外,广州国际生物岛也于今年1月7日正式对外开放营运无人驾驶小巴,先期开通的2条线路覆盖官洲地铁站、水墨园、木莲庄酒店等岛上热门地标。后续还将开通西线,进一步覆盖全岛,连接人流聚集的站点,为岛上企业员工及前来观光的市民提供免费出行。
据介绍,广州国际生物岛上的无人驾驶小巴同样采用L4级自动驾驶技术,车速最高达40km/h,在城市开放道路、快速路、隧道、拥堵时段道路以及雨雪天等情况下,都能够保证安全、稳定行驶。
与“南沙23路”不同的是,这款无人驾驶小巴车内没有驾驶员座位,也没有軚盘。但为了保证安全措施运行到位,营运初期小巴会配备跟车志愿者,帮助初次乘坐的乘客熟悉无人驾驶小巴的运作模式。在遇到紧急突发状况时,乘客同样可通过车内紧急掣刹停车辆。

无人驾驶“广州经验”有望在大湾区推广
广州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先行一步”,从2019年开始已率先在全国获批自动驾驶开放道路测试,累计向文远知行、小马智行、广汽集团等10间测试企业旗下127台智能网联汽车发放测试通知书。
广州爆发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物流车司机一旦进入风险区,健康码会变色,出来还要做核酸检测。为了确保没有人员因为要运送物资而受感染,无人驾驶小巴和无人驾驶的士也被投放到广州的封控区域,协助运送的生活用品、药品和抗疫物资等货物。
在推广无人驾驶公共交通方面,广州也于2021年9月审议通过一份“自动驾驶便民线路项目运营方案”,计划分阶段开通6条自动驾驶便民线路,以及配备50辆自动驾驶车辆,这将成为内地规模最大的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项目。
据悉,这6条线路初步定于珠江新城、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广州塔、鱼珠软件CBD总部、国际生物医药价值创新园、天河软件园等区域,但具体线路设置和开行计划将根据线路开行条件的完善情况调整。

而在无人驾驶的士方面,科技企业“文远知行”研发的“Robotaxi”早前已在广州国际生物岛上的投放营运,该企业预计在2023年至2024年,包括海珠区、天河区在内的广州大部分区域将实现全无人驾驶的士的运营服务。
此外,成熟的无人驾驶“广州经验”还有望在大湾区获得推广。“文远知行”负责人曾透露,Robotaxi项目在广州“做透”后,期待辐射到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并已在深圳、珠海等城市开始一些相关筹备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