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5-02-11
在2025蛇年央视春晚的舞台上,虚拟与现实交织,传统与未来对话,多种先进技术融合给我们带来了科技感艺术感满满的精彩节目。令人目不暇接的舞台视觉特效背后,究竟运用了什么黑科技呢?本期我们一起来看看春晚舞台背后的科技,感受文化与科技碰撞的魅力。
春晚科技|AI大展身手 机器人扭秧歌引爆全场
春晚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节目莫过于《秧bot》,机器人宇树AI推出的机器人会扭秧歌、会转手绢 、跟随音乐变换队形。高精度3D激光自主定位和导航、多智能体协同规划等技术确保机器人动作和队形整齐划一。AI驱动全身运动控制技术则负责转、抛、接手绢等精细动作。每一步、每个动作都需要精细的算法设计和无数次训练。
延伸阅读:世界机械人大会开幕 仿生机械人“邓丽君”献唱 滑雪机械人炫技

开场视觉秀《迎福》和现代芭蕾《伊人》使用了高精度的AI交互技术,演播厅内设置了AI视觉追踪系统,精准识别演员佩戴的智能装置,实时捕捉其位置和姿态数据,同步在舞台屏幕和电视画面生成打铁花、水波纹等特效。
春晚科技|油画光影 空中武术 数码技术让舞台焕发新生
在莫文蔚和毛不易合唱的《岁月里的花》,阿里云通义万相使用“图像风格化技术”,将舞台瞬间转化为具有逼真层次感和肌理的油画,而“首尾帧视频生成技术”可生成动态过渡视频,让画面切换无缝衔接,进一步增强真实感。

由甄子丹领衔的《笔走龙蛇》武术表演运用了阿里云通义大模型AI技术,以“天空环绕视角”进行空中多视角拍摄,呈现科幻电影的“子弹时间”画面。“子弹时间”是北京冬奥会和巴黎奥运直播同款,运用AI技术对画面进行3D模型重建,加上融合渲染,形成一个完整立体的3D视频图像,让观众360°欣赏表演者的精彩动作瞬间。
阿里云不仅为春晚提供大模型AI技术支持,更依托强大的全球云基础设施,保障全球观众实时、高清、流畅地观看春晚,打造身临其境的视听盛宴。
延伸阅读:AI新地标 |广州海珠区建全国首个 AI大模型应用示范区
春晚科技|AR+XR+裸眼3D 多元视觉技术让古建筑“活”起来
歌曲《栋梁》巧妙融合建筑学家梁思成的手稿,通过数字化手段再现中国古建筑的千年神韵,展现了精妙的榫卯结构,雄伟的祈年殿,以及北京中轴线上的古城风貌。技术团队应用延展实境(XR)和虚拟制片(VP)技术扩展了舞台范围,将观众席、舞台地屏、背景大屏打通。而大场景扫描重建等技术,力求分毫不差地还原古建筑细节,呈现出更贴近实际的比例。独特的创意和震撼的视觉效果让观众感受到古建筑的美与文化内涵。
《如意舞步》和《方的言》都使用了扩增实境(AR)技术,洲明科技为其设计独特的AR前景,与XR、VP、裸眼3D技术融合打造无限延展的舞台空间,为节目注入超越现实的奇幻效果。
延伸阅读:科技遇上非遗 “活”起来的豫园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