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殊蠹書蟲 生死文字間 「書蟲」即古文中的蠹(粵音:dou3)魚,又稱為「書蟲」或「蛀書蟲」,本是指一種會蛀蝕書籍的蟲子,後來卻衍生出不同的含義。 將一個人比喻為「書蟲」,有時是褒義,有時卻是貶義,需要視乎語境和情況而定。把熱愛閱讀的人說成「書蟲」,相信是與「書蟲」愛書的特性有關。這種蟲子生活在書本中,非常愛書(愛吃書),準確來說是愛吃紙張,而愛閱讀的人常流連於書本,這樣的行為與「書蟲」的習性頗為相似,因此人們會將「書蟲」來形容愛閱讀之人。...
打書釘 新的一年,祝願讀者身體健康,成年人工作順利,小朋友則學業進步。說起讀書,昔日愛閱讀的人都喜歡到書店「打書釘」。這詞語源起於香港,非本地人可能不太了解箇中含意,那便在今天談一下「打書釘」的由來。 「打書釘」是指在賣書的地方翻看書籍,或長時間逗留看書而不付錢購買書本的行為。「打書釘」的人有些是為了打發時間,有些則是想看書卻又不想購買,當然也有些是希望透過「打書釘」來決定手中書本是否值得購買。 為了吸引讀者,一些大型書店會在店內放置舒適的桌椅或沙發供讀者坐下看書。內地的一些大型書店或台灣...
每日一詞 「棺材內伸手」下一句是甚麼? 今天是西方的受難節,也讓我們說一下與死亡有關的中國古代歇後語。 「棺材內伸手」下一句是甚麼? 活人要拿物品,必須伸出手來,可在躺着棺材內的死人,又怎能伸出手來呢? 清·王有光《吳下諺聯》卷二:「棺材內伸手來」。 這句話透過誇張的手法,諷刺了那些愛財如命、貪婪到死不罷休的人。 「棺材內伸手」的下一句,便有「死要」或「死要(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