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通識|「五湖四海」分別在哪裏?

編輯︰流螢

  俗話説:「五湖四海皆兄弟」,我們常用成語「五湖四海」來形容來自不同地方的人,大家知不知道「五湖」和「四海」分別是甚麽地方呢?

  「五湖」有兩種説法,一種是指中國最大的5個淡水湖,分別是洞庭湖(位於湖南)、鄱陽湖(位於江西)、太湖(位於江蘇蘇州)、巢湖(位於安徽)、洪澤湖(位於江蘇淮安)。

  另一種説法則是指中國古代的5個重要水域,分別是洞庭湖、鄱陽湖、太湖、鑒湖(位於浙江紹興)、涇水河口(位於南京)。

  古時候,人們認為中國四面環海,因此「四海」就是按地理位置區分的4個海域:東海、南海、西海、北海。

  東海、南海的位置和現代是一樣的,不過西海和北海則有不同的解釋。

  一種説法是指西漢時期的西海和北海,即是如今的青海湖和貝加爾湖;另一種則是指唐代以後的西海和北海,即現代的黃海和渤海。

位於江蘇省南部的太湖,是中國第三大淡水湖,沿途擁有無錫山水、蘇州園林、古吳名勝等景色,是聞名中外的旅遊勝地。(圖片來源:Getty)

  延伸閲讀:最神秘千年古城 一年一現的水中「落星墩」

中國文化通識|四大古城在哪裏?

趣談中國文化|為何「四面楚歌」會使項羽大驚?

中國文化通識|八大菜系是哪八個?

趣談中國文化|成語「二缶鐘惑」中「缶、鐘」指甚麼?

相關標籤

「十三點」與「十二點六十分」

  「十三點」這上海方言,詞義大抵是怪裏怪氣、傻頭傻腦的,大多用作取笑或不傷感情的罵人話。

  由於使用頻率極高,由「十三點」這方言衍生出不少與「十三點」完全同義的隱詞或暗喻,看得令人會心微笑。

  例如「B拆開」便是「十三點」的同義詞,只不過這詞語已化身成一道謎題,要人動動腦筋猜一猜:把英文字母「B」字拆開,就成一豎一彎的阿拉伯數字「13」。

  另一個表示「十三點」的隱詞是「十二點六十分」...

植樹造林 莫過清明

  你知道嗎?自古以來,中國有清明節植樹的習慣,所以也有人把清明節稱為植樹節。

  「植樹造林,莫過清明」是一個農諺,因為清明節前後,氣候條件很適合樹木生長,樹木種植以後,成活率高,生長快。

  這句農諺沒有文獻出處,但《歲時百問》記載:「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即是此時種植樹木成活率高,適宜植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