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萬雄訪中俄邊陲小鎮 室韋鎮承載豐富歷史內涵

  有些地名,份量特別重,因為它承載了歷史。「室韋鎮」這地方,在內蒙地區並不顯赫,甚至少為人知。只有去過了,了解了,才曉得它的份量。

陳萬雄探訪內蒙古室韋鎮 尋昔日蒙古族人屯駐地歷史

室韋鎮是內蒙古北部的中俄邊陲小鎮,是中國唯一的俄羅斯民族鄉。小鎮保存了10多座遺址,包含很多蒙古族起源、拜祭等歷史文化。室韋鎮於2005年獲CCTV評為「中國十大魅力名鎮之一,近年吸引不少人前往觀光旅遊。(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拍攝組為了要不要去室韋鎮,曾有過認真的商議。拍攝日程既趕,又不順路,專程到室韋鎮,往來要多三天,又不知道有甚麼可以拍攝的。只知道,蒙古族人由大興安嶺走下來,第一站就屯駐在這裏。

  蒙古族人的歷史,史著記載最早的,可推溯到唐代稱為「蒙兀室韋」這個地方的部落。純然衝着這種歷史記載,走一趟相信是值得的。

  抵達後,才發覺,幸好沒錯過。室韋這地方太值得來了。它的歷史內涵,比我們了解的豐富得多。

  從拉布達林這個地方起程,朝北走。最初的三個小時,一直走的是無遮無擋、一望無際的草原公路。後段的路程,是在山坡和森林邊緣交接地帶中穿行。愈往後,我們愈覺車子在爬着坡路。遠望山巒滿披着翠綠,近看卻是密林。前後走了約五、六個小時,終於看見土馬路旁樹立的「室韋鎮」的一路牌。

  延伸閱讀:陳萬雄憶呼和浩特盛樂城旅程 尋找拓跋鮮卑千年遺迹

陳萬雄初抵室韋鎮 被「洋姑娘」尾隨追蹤

  天雨霏霏,周圍濕漉漉,不像我走過內蒙古的其他地方,乾燥清爽。倒像江南梅雨季節,有些奇怪。

  後來聽年青文雅的鎮長解釋說,室韋位於大興安嶺的西坡,挨近森林山區,仍然受到海洋性氣候的影響。每到秋季午後,總是下雨。這裏雨水過多,不宜農業;草含水份過多,也不適合牧業。怪不得大片的平原上,不大見大面積的農田,也少見漫地成群的牛羊。

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額爾古納河邊的室韋鎮,在旅遊季節會有牧馬少年帶領遊客騎馬遊玩。(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農與牧靠的是水,雨水太多,卻不適宜農牧,有點出乎我們長大於南方的常識之外。

  蒙古族人祖先,走出熟悉的森林,來到新天地,農牧都是他們不熟悉的生活形態,再加上此地不太宜牧宜農,其生存之艱難可想。

  鎮上都是木結構平房,排成街道。剛抵達招待所,臨院子的小廳內,滿站着人,亂哄哄的,很多人在看熱鬧。其中幾位年青的姑娘,結着長垂及腰的辮子,身材高䠷,鵝蛋形的面龐,皮膚白裏透紅的,一雙雙藍眼睛,圍着好奇的瞧着我們。

  這種情景,一時腦筋轉不過來,有點困惑不解?為甚麼這裏會出現這麼多「洋姑娘」?還來不及打聽,又看見廳的左牆壁上,掛着兩個時鐘,一個標示的是北京時間,另一個標示的卻是莫斯科時間。跑遍大陸,這是我從未見過的景象。

  延伸閱讀:陳萬雄憶絲路之旅 難忘青海湖原野風光

  卸下行李,與時任香港文化館館長的嚴瑞源兄,忙不迭的往外蹓躂。

  路上,見到不少是西洋人長相的居民,說的是我們聽得懂的普通話。一位11、12歲的小姑娘,長得高䠷而純樸秀麗,踏着一輛自行車,若即若離,一條街道一條街道的尾隨着我們倆人。街上雖寬闊,卻少行人。每當與女童四目交投,互相間都帶著疑惑。(四之一)

陳萬雄漫遊室韋鎮 讚木造小屋充滿生活藝術美

陳萬雄看室韋鎮俄羅斯風情 俄裔直率好客能歌善舞

陳萬雄看拓跋鮮卑建國北魏統一北方 開創南北民族文化匯流

陳萬雄憶呼和浩特盛樂城旅程 尋找拓跋鮮卑千年遺迹

陳萬雄憶成吉思汗統一蒙古高原 三次生死大戰皆在呼倫貝爾草原

重陽插茱萸 三插三不插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來自唐代詩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詩句,提及了古代中國重陽節一個重要習俗,就是插茱萸。

  茱萸是一種植物,有吳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古人在重陽節時,會將茱萸插在家門前及戴在頭上,根據晉代周處《風土記》記載九月九日重陽這一天,民間流行茱萸插頭上,以禦初寒消災避難、預防瘟疫等。

  另外,唐代風俗志《歲華紀麗卷第三》也記載了重陽節時人「重九登高」和「菊制齡、萸繫臂」的風俗。

  為何重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