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談中國文化|「一五一十」是形容數錢?

編輯︰紀小婷
撰文︰謝小明

  中國文化中,我們常常會用「一五一十」來形容敘述詳細,事情交代得一清二楚。原來在古時,「一五一十」其實有兩個意思。究竟古人會在甚麼情況下會用「一五一十」呢? 

  以「一五一十」用作比喻將事情原原本本地詳細敘述,出自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根據《水滸傳》記載,患病的武大郎發現妻子潘金蓮邂逅西門慶後,便告誡潘金蓮應要盡妻子責任,照顧自己,否則待武松回來,定會找潘、西二人算帳。潘金蓮聽後沒有回應丈夫,反而去找西門慶和王婆,將武大郎所說的話一五一十地全部告訴他們,以商量對策。 

  此外,據《醒世姻緣傳》、《儒林外史》記載,古人亦會以「一五一十」來形容計數的動作。由於銅錢是當時的流通貨幣,所以古人數銅錢時,習慣以510枚銅錢作一個計數單位,以「一五、一十」計算,便不容易有遺漏或數錯的情形發生,也會用「一五一十」來形容點算數目一清二楚。 

  時至今日,「一五一十」在中國文化中則用作比喻將事情從頭至尾詳細說出,無所遺漏。 

 

趣談中國文化|「分一杯羹」竟指人肉湯羹?

趣談中國文化|「一毛不拔」源自百家爭鳴

5個虎字成語 讓你的新年賀詞與眾不同

趣談中國文化|「一問三不知」是哪「三不知」?

相關標籤

重陽插茱萸 三插三不插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來自唐代詩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詩句,提及了古代中國重陽節一個重要習俗,就是插茱萸。

  茱萸是一種植物,有吳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古人在重陽節時,會將茱萸插在家門前及戴在頭上,根據晉代周處《風土記》記載九月九日重陽這一天,民間流行茱萸插頭上,以禦初寒消災避難、預防瘟疫等。

  另外,唐代風俗志《歲華紀麗卷第三》也記載了重陽節時人「重九登高」和「菊制齡、萸繫臂」的風俗。

  為何重陽...

吳牛喘月

  「吳牛喘月」這個成語,與天氣炎熱有關?具體是甚麼意思呢?

  「吳牛喘月」典故最早出現於東漢·應劭的《風俗通義·佚文》,「吳牛望見月則喘,彼之苦於日,見月怖喘矣。」此句意思是吳地(即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水牛生性怕熱,見到月亮以為是太陽,因懼怕酷暑而嚇得氣喘不已。

  此外,南朝《世說新語》中也有相關的故事,一位名為滿奮的大臣,從小生活在南方,特別怕冷,在洛陽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