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19/05/2021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服飾,大家比較常見的,有日本大和民族的和服、韓國朝鮮族的韓服,當地人在重要日子和節慶時,都會穿著傳統服飾作為禮服。你又有沒有想過,我們華夏民族的傳統服飾是甚麼呢?中國內地早年出現漢服文化復興運動,近年古裝更成潮流,不但興起在古迹名勝穿著整套漢服散步拍照,在各大社交媒體上,「#漢服」也成為熱話,甚至不少人在日常生活中棄時裝而穿漢服。最近,這股漢服熱已蔓延至香港,究竟這個有幾千年歷史的「時尚」風潮為何備受年輕人追捧?這次的漢服特輯,將多角度剖析漢服潮流與漢服文化復興。這一篇,我們先認識甚麼是漢服。
甚麼是漢服?
說起漢服,你會想起怎樣的古代服飾呢?內地電視劇《大漢天子》黃曉明飾演漢武帝劉徹的天子服?還是《美人心計》中林心如飾演竇漪房的華麗襦裙?其實,漢服並不是單指「漢朝的服裝」,雖然至今並沒有官方定義,而學術界對於何謂漢服亦有不少爭議,不過,現時一般對漢服的解釋,是泛指由三皇五帝的傳說時代起,至明末清初的漢人或漢民族傳統服飾。可以說,漢服是華夏民族文明的縮影,作為華夏民族衣飾的統稱。
漢服經幾千年的發展,歷多個朝代的洗禮,其剪裁、款式,以至布料、顏色等,都受到當時特有的政治、社會文化等因素影響,因此不同朝代的漢服各有特色。
了解真正的漢服
透過出土文物、古代的人物畫、詩詞歌庫,不難看到各朝代的服飾。最廣為人知的,例如秦代始皇帝崇尚五行學說,認為大秦屬於「水德」,崇尚黑色,因此秦代的皇帝服飾以至將士的衣服皆以黑色為主。
到了唐朝,由於社會風氣開放,女性服飾亦比其他朝代大膽,衣裙普遍坦領,衣飾亦最為色彩艷麗設計奢糜,突顯女性體態的美。
而到了理學思想盛行的宋代,社會風氣保守,崇儒尊道,崇尚簡樸的審美觀,服飾亦因而變得簡約樸素,布料多用清淡素雅的顏色,如青綠色、藍色等。
歷朝歷代的服飾都有差別,而同一朝代不同社會地位的人,所穿的服飾亦大相逕庭。原因是自夏商周起,冠服制度逐步成形,穿衣戴帽,以至飾物髮型,均因社會地位而各有不同。因此漢服的剪裁、款色、風格等實在是千變萬化。不過,總括來說,漢服主要保留了「交領右衽」、「繫帶固定」、「大襟」、「寬衣博帶」等特點。
當漢服成為潮流
時至今日,在漢服復興運動中,現代「漢服」的審美和款式,有經過考證而重現古代樣式的漢服,亦有由漢服運動參與者、漢服愛好者所想像的款式。漢服在復興的過程中,不斷融入時尚元素、歷史想像,產生了豐富的變化。
下一篇,我們將了解漢服在中國內地和香港發展,並會探究漢服愛好者的理念,以及他們對於穿著漢服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