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那些年將深圳一分為二的「二線關」

編輯︰許可

  深圳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最前沿,經過40年建設,這南方小城已變成千萬人口的國家經濟重鎮,更是世界級的科技產業基地。看着深圳的高速發展,大家或者已經淡忘,甚至從沒聽說過,這個代表着改革開放的城市,曾有一條80多公里長的「二線」橫穿而過,3米高鐵絲網把它分隔成「關內」和「關外」兩個世界。

「管理線」保特區穩定 為改革開放護航

  中國確立改革開放的國策後,於1980年在廣東深圳、珠海、汕頭,以及福建廈門,設立4個經濟特區,作為改革開放的「試驗田」,而深圳比鄰經濟已起飛的香港,地位無疑最為重要,也是最能吸引各方面資金和人才,而資金和人才正是它成功的關鍵。

中國的經濟特區中,只有和香港接壤的深圳,以及與澳門相連的珠海設有「二線」。(網上圖片)

  不過改革開放初期的深圳經濟特區,其範圍並不等於深圳市全境,而是只有目前的羅湖、福田、南山和鹽田4個核心區,面積300多平方公里。到了1982年,隨着特區建設腳步加快,當局為確保特區的穩定和發展,以及方便在特區範圍實施某些特殊經濟政策和稅務優惠,並防止其他地方民眾無序湧入特區,對香港和深圳邊境造成壓力,決定在特區與非特間的邊界設置「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並於大約3年後峻工。港深邊界是「一線」,「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也就被俗稱為「二線」。

    延伸閱讀瓦頂下的美式快餐 麥當勞走入中國 深圳開第一間分店

 改革開放初期入特區手續繁複 

  「二線」東起深圳鹽田區梅沙背仔角,西至寶安區南頭安樂,全長84.6公里,沿線有近3米高的鐵絲網分隔,由武警駐守,初期設有布吉、南頭、沙灣等6個檢查站,亦即所謂的「二線關」,後來檢查站增至16個。當局規定,深圳特區戶籍居民要憑身份證、非深圳特區戶籍居民則要憑戶籍地所簽發的邊防證,才可通過檢查「入關」,而香港澳台居民和外國人從內地其他地方進入特區,則要出示回鄉證等證件。

排長龍曾經是二線關的常態,這也進入深圳的交通時間變長。(網上圖片)

  以往北上的港人,或多或少都有過「二線關」的經驗:有武警上車核對乘客證件,又或乘客要下車到旁的驗證大廳排隊過關。更早北上者,還會有這樣的印象:當特區已經熱鬧繁榮的時候,「二線」外還只有工廠,一些地方更是偏僻荒涼,關內關外是兩個世界。

  另外,在「二線」設立之初,當局對「入關」管制是相當嚴格的,內地民眾要申請到深圳特區的邊防證絕不容易,既要到單位「政審」和開介紹信,又要經派出所查核,再到公安局辦理,手續非常複雜,甚至要靠「關係」才能辦成。有經過這一段的內地人說,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初,要去一趟深圳特區,比現在要去歐美旅行還「大件事」。

  延伸閱讀改革開放|深圳地標蓮花山公園 鄧小平銅像見證歷史

偷渡入關 SOHO中國老闆成改革開放傳奇 

  也因如此,當年不少一腔熱血到深圳特區闖天下的年輕人,曾因沒有邊防證被擋於「二線」之外,幾乎要望關興歎,創辦「SOHO中國」的潘石屹也是其中之一。

潘石屹原在國家石油部工作,後進軍地產業,現已是百億富豪。(圖片來源:中新社)

  潘石屹接受內地傳媒專訪時透露,1987年他變賣了所有家當,辭職南下深圳,但到達南頭關時,卻因沒有邊防證進不了特區。那時他只有80元(人民幣,下同),但一咬牙花了50元找蛇頭求助,終於在對方帶領下,從鐵絲網下面的一個洞鑽進了「二線」。他在深圳搬過磚、推銷過電話,再轉到剛建省的海南發展,並涉足地產業,但這已是以後的事。

  至於曾為特區保駕護航的「二線」,也隨着深圳高速發展,關內和關外的差距被撫平而失去作用,甚至成為進一步發展的障礙。2005年,深圳取消邊防證制度,內地居民憑身份證即可進入特區;2010年,經濟特區在擴大至深圳全市,二線已名存實亡,隨後設施更被拆除;直至2018年,早已沒有存在感的二線正式被官方撤銷,走入歷史。

   無論如何,「二線」是特殊時期的特殊產物,它的消亡正也是改革開放深化和深圳成功的例證。

二線2018年正式撤銷,但16個二線關的車道和建築,因為交通改善工程,早於2015年已全部拆除。事實上,二線關曾是進入深圳核心區的交通樽頸,經常導致大塞車。(網上圖片)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鄧小平南巡

鄧小平南巡講話2|姓「資」姓「社」 應看是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021-01-22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相關每周主題
當代中國-深圳創業密度全國第一

200萬家企業|中國老闆最密集的城市

2020-12-04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深圳人口

深圳人口40年增43倍 當代中國的超級神話

2020-11-06
1:16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深圳速度-深圳書城

當代中國 深圳7大超級書城 閱讀風氣領先全國

2020-11-11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深圳巨變40年

小漁村變大都市 深圳改革開放40年巨變

2021-01-23
2:50
二線關

改革開放|那些年將深圳一分為二的「二線關」

2021-01-21
1:59

32.5歲|中國最年輕城市是哪個?

2021-01-18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深圳人口- 深圳城市中心

中國經濟特區深圳發展迅速 城市中心究竟在哪裏?

2020-11-12
當代中國-深圳創業密度全國第一

200萬家企業|中國老闆最密集的城市

2020-12-04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深圳人口

深圳人口40年增43倍 當代中國的超級神話

2020-11-06
1:16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深圳速度-深圳書城

當代中國 深圳7大超級書城 閱讀風氣領先全國

2020-11-11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深圳巨變40年

小漁村變大都市 深圳改革開放40年巨變

2021-01-23
2:50
二線關

改革開放|那些年將深圳一分為二的「二線關」

2021-01-21
1:59

32.5歲|中國最年輕城市是哪個?

2021-01-18

改革開放

深圳特區45年

深圳特區45年|圖說深圳改革開放史 從邊陲農業縣到國際大都市

2025-03-18

十四五規劃

2:28

十四五民生篇|中國怎樣應對老齡化?

2024-02-09

一帶一路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2024-03-05

90秒看中國

1:30
香港展覽盛事

《香港機遇新里程》 認識變革掌握新機遇

2024-11-18

非凡75年

3:07

非凡75年·科技篇|從跟跑到超越 中國前沿科技不斷突破

2024-10-05

國策通識

2:17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策通識|「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構建?

2025-01-15

改革開放

深圳特區45年

深圳特區45年|圖說深圳改革開放史 從邊陲農業縣到國際大都市

2025-03-18

十四五規劃

2:28

十四五民生篇|中國怎樣應對老齡化?

2024-02-09

一帶一路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2024-03-05

90秒看中國

1:30
香港展覽盛事

《香港機遇新里程》 認識變革掌握新機遇

2024-11-18

非凡75年

3:07

非凡75年·科技篇|從跟跑到超越 中國前沿科技不斷突破

2024-10-05

國策通識

2:17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策通識|「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構建?

2025-01-15
編輯推薦
1:40

世界名毯之一 加牙藏毯怎樣「活」在現代?

2022-06-29
1:40

讓燃料變身貢品?神奇「非遺」麥稈剪貼

2022-09-11
1:40

從工具到藝術品 油紙傘「撑起」中國風景

2022-08-10
1:40

驚艷世界的非遺「獨竹漂」絕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備?

2022-05-25
1:40

果核變身萬元藝術品 核雕的秘密是「千刀萬剮」?

2022-08-26
1:40

中國風象徵 千年瓷都景德鎮怎樣「復活」?

2022-08-31
1:40

烤鴨變「肯德鴨」?百年北京烤鴨怎樣創新傳承?

2022-08-19
1:40

世界名毯之一 加牙藏毯怎樣「活」在現代?

2022-06-29
1:40

讓燃料變身貢品?神奇「非遺」麥稈剪貼

2022-09-11
1:40

從工具到藝術品 油紙傘「撑起」中國風景

2022-08-10
1:40

驚艷世界的非遺「獨竹漂」絕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備?

2022-05-25
1:40

果核變身萬元藝術品 核雕的秘密是「千刀萬剮」?

2022-08-26
1:40

中國風象徵 千年瓷都景德鎮怎樣「復活」?

2022-08-31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中國經濟-中國湖南長沙
羅思義
羅思義

羅思義:中國經濟增長跑輸國際?這些數據拆穿了荒謬

2025-04-12
外國人遊覽故宮
楊榮文
楊榮文

楊榮文談特朗普的4個核心立場

2025-04-11
小紅書中美對帳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張維為:中美對帳帶來民間覺醒 兩地生活比較 堅定了中國自信

2025-04-09
1988年4月13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李寧退役

「體操王子」李寧宣布退役

「打水漂兒」與「倒錢落海」

  大家可記得從前有一個政府的宣傳廣告,勸市民不要沉迷賭博,說這個行為猶如「倒錢落海」?在廣東話的語境中,「倒錢落海」有浪費的意思,而在普通話當中,也有類似的說法,就是「打水漂兒」。

  「打水漂兒」的意思,就是白白投入而沒有收穫。

  「打水漂兒」是一種將石頭擲到水中的遊戲,人們以用扁平小石子或瓦片在水面上掠過,以激起水花,這就是「打水漂兒」。

  「打水漂兒」過程中,小石子或瓦片會在水面上掠過;但遊戲過後,石片便會沉入水中。人們藉此用來比喻虛擲、浪費,經常用來形容賭博或高風險投資...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