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佬」為甚麼又叫「着草」?

  形容要逃難,會說「走佬」,加一點黑社會風塵味道的,會說「着草」。着草,又寫作「著草」,究竟為甚麼與逃難有關?

  「着」有穿的意思,「草」就是指草鞋。在古時,人們多不穿鞋,只有遠行時才會穿草鞋,因此穿草鞋,就有離鄉別井的意思了。

  草鞋在中國起源很早,在西周遺址中就有草鞋實物,古代俠客、隱士也以穿草鞋為豪:「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風雨任平生。」可見在古時,穿草鞋與離家、遠征有關。

  慢慢演變下來,原本豪俠穿草鞋遠行,就被用來形容黑道中人逃難避劫的用語了。

  延伸閱讀:逃難為甚麼叫「走佬」?

相關標籤

揚州炒飯原是皇帝吃的?

  香港人喜歡吃的「揚州炒飯」,是用雞蛋、蝦仁、叉燒等食材烹調而成的美味炒飯。揚州炒飯遠近馳名,它的由來有什麼特別呢?

  這道美食的由來有幾個版本,其中一個,相傳是隋煬帝南巡江都(今揚州)時,命人煮他喜歡吃的「碎金飯」,就是雞蛋炒飯,從此揚州人便把金色的雞蛋炒飯稱為「揚州炒飯」。

  也有另一個傳說,揚州炒飯出自民間。早在春秋時期,揚州古運河邗溝上的船民,喜歡用雞蛋炒飯。當時人們會把中午的剩飯留到晚上,加入一兩隻雞蛋...

「踢嗮腳」與馬有關?

  香港人生活節奏急促,工作壓力大,每天都要「踢嗮腳」。「踢嗮腳」原來還與馬有關,你又知道嗎?

  一群馬賽跑的時候,前馬蹄與後馬蹄交替迅速,在旁邊看起來就像馬腳互相在踢一樣,非常忙亂,就形成所謂「踢腳」了,而「踢嗮腳」的忙碌程度就更勝一籌了。

  這個詞到了今天亦非常常用,形容非常忙碌、忙亂的感覺。

  延伸閱讀:䟴腳 (un 腳) 

咸豐年嘅事 是什麼事?

  如果說到一些陳年舊事,廣東話會說「咸豐年嘅事啦」。   這句話其實話中有話,表示「不提也罷」。究竟咸豐年發生甚麼事,令後人會不願再提呢?

  清朝皇帝咸豐1850至1861年在位,這段時間廣東一帶發生了不少事件。例如1851年洪秀全發動金田起義,創立太平天國;1857年英法聯軍攻陷廣州,1860年更是簽訂不平等條約,將九龍割讓予英國。

  所以,咸豐年這段時間對廣東人來說有很多不好的回憶,不提也罷。因此,後來廣東人說起不堪回首的往事時,...

Yo!駛乜驚呀!

  所謂潮語,就是某一時代或時期的流行用語,用到了,會立刻透露了你的年齡秘密。    最近,在網絡平台上便有人重新整理「老餅潮語」,有些老土到令人一聽就有「打冷震」的感覺。究竟有哪些老餅潮語或瀕臨消失的潮語呢? 

  昔日的潮語不少都在電視劇而生的。在90年代,張衛健在電視劇《西遊記》中飾演孫悟空一角,當中就有一句經典對白:「Yo!駛乜驚呀!」劇中,張衛健跳脫的造型以及生動的話語,成了市民茶餘飯後的話題。而「Yo!駛乜驚呀!」,就表現出孫悟空那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 

  大家還記得,張衛健說這句話時,必然配上一...

「攔坦」是何含義?

  你聽過有人形容那些粗俗無禮的人為「攔坦」嗎?這個形容詞現在已不常聽到了,但在年長大叔口中偶爾還會聽到。

  「攔坦」正寫為「蘭單」或「蘭彈」,原來最早時並不指粗劣的人,反而頗為文雅。

  乾隆年間成書的《吳下方言考》,內有紀錄唐朝官員蘇頲的《詠死兔》詩:「兔子死蘭彈,將來掛竹竿,試移明鏡照,無異月中看。」《吳》書注:「『彈』讀若『攤』,狀物之死而柔者,曰『蘭彈』。」

  可見,蘭彈原本是指柔軟之物,而後演...

逃難為甚麼叫「走佬」?

  電視劇裏,當黑道中人犯了事,會說一句「快點走佬」。意思就是要一走了之、逃難的意思。為甚麼逃難又叫「走佬」?

  走佬的原詞,在清代《清稗類鈔·會黨類·三十六誓 》有載:「兄弟患難之時,無銀走路,必要相幫,錢銀水腳,無論多少。如有不念親情者,五雷誅滅。」當中「無銀走路」意思就是指無錢逃跑的意思。

  走路,後人取成音,就成「走佬」了。

  延伸閱讀:「走鬼」點樣走?

著與着怎分別?原來都源自這個字

  形容穿衣,有人寫作「穿著」,有人則認為「穿着」才對,也有認為兩個字相通,到底哪個才對?

  「着」與「著」的分別,在「香港小學習字表」平台上有精簡的解釋。「香港小學習字表」是根據教育局《香港小學學習字詞表》指引而設的中文字學習網上平台。

  根據指引,「着」與「著」分別有多個用法。    

  「着」可用作穿着、着陸、着眼、着筆、着落,以及着人前來領取等;而「著」則用於著名、著述、名著、巨...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用心專者,不聞雷霆之震驚,寒暑之切肌

  形容十分專心,我們慣常用:「專心致志」。究竟甚麼才是「專心」的至高境界呢?

  林逋的《省心錄》就給了答案。

  《省心錄》內有一句:「用心專者,不聞雷霆之震驚,寒暑之切肌。」意思就是,人若專心的話,會聽不到令人震驚的雷聲,也不會受到寒冷或炎熱天氣的影響,專心一意去完成工作。

  林逋是北宋著名詩人,宋仁宋在他去世後追封謚號「和靖先生」,而據歷史記載,他是一個十分專心的人。

  ...

君子尊賢而容眾 嘉善而矜不能

  在人際相處中,我們要學習「容納別人」,《論語 · 子張第十九》就教導說:「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這是什麼意思呢?

  這來自於古人的一段對話。

  子夏的學生子張請教應該怎樣與人交朋友。子張問:「子夏是怎樣說的?」學生回答說:「子夏說:『可以交往的就交往、不可以交往的就加以拒絕。』」

  子張覺得不完全正確,便說出自己的見解:「那不同於我所聽到的:君子尊重賢人,也容納普通的人;嘉奬好人,也同情能力差的人。如果我自己...

人之有德於我也,不可忘也;吾之有德於人也,不可不忘也

  如果別人對自己有恩惠,我們就要「飲水思源」,謹記別人對自己的恩德;而當我們幫助了別人的時候,就要不求回報。   意思與之相同的名句有「人之有德於我也,不可忘也;吾之有德於人也,不可不忘也」,出自《戰國策 · 魏策》。

  這一名句出自一個典故。公元前260年,秦軍纖滅趙國主力後,將趙國國都邯鄲重重圍困。

  趙王急派人向魏王求救,魏王最初派大臣晋鄙支援,唯晋鄙畏懼,最後魏信陵君使計率軍擊退了秦軍,解困趙國。

  趙王親自到郊迎接信陵君,但老臣唐雎卻勸告信陵君說:「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

HE / BE 不是英語嗎?

  在內地網絡平台,「HE / BE」這兩個英文詞,可能並不是「他」和動詞「是」的意思,而是一種縮寫,大家猜下是甚麼意思?

  喜歡追劇的人,應該很容易猜到。

  是的,「HE」就是「Happy Ending」,而「BE」當然就是「Bad Ending」了。

  延伸閱讀:人人都愛的網絡潮語:集美 

 

「qswl/xswl/kswl」是甚麼?

  內地網絡潮語,有時令人摸不着頭腦!例如「qswl/xswl/kswl」,猜猜是甚麼意思?

  給一點貼士吧!猜猜這句:「看那個衰人的行為舉止真的qswl;這個棟篤笑節目太xswl;這對情侶cp也太登對了,kswl。」

  答案來了:順序就是「氣死我了」、「笑死我了」、「嗑死我了」,這個「嗑」是北方詞語,代表喜歡並關注的意思。

  這些網絡用語和昨天介紹的詞語一樣,是用每個字的拼音首字母組合而...

「威水」還是「媁水」?

  說別人的成就,我們會用「威水」來形容。「威水」其實不是這樣寫的,本字是怎樣的呢?

  根據官方媒體解釋,「威水」正寫是「媁(音威)水」。

  「媁」,《廣韵》中指「媁,於非切。美也。」這個字是一個生僻字,在北方已失傳,在粵語中繼續使用,尤其在粵西一帶,老一輩會用「媁」來表示美麗、漂亮。例如將漂亮的衣服稱為「媁衫」、「媁褲」。形容女子長得美,則說她「生得好媁。」

  這個字很少單獨使用...

「HHHHHH」是甚麼?

  在網絡潮語中,經常看到有人打字寫出「HHHHHH」,那是甚麼意思呢?

  6個「H」,就是「HHHHHH」,直接代表的意思,就是「大笑」、「哈哈哈哈哈哈」的意思。

  因為「哈哈哈哈哈哈」這六個字的普通話拼音「ha」都是以「h」做開首,網友為了方便,省去麻煩,乾脆「HHHHHH」代表自己的心情。

  除了「HHHHHH」,還有「2333」、「紅紅火火恍恍惚惚」等,都是代表...

落其實者思其樹 飲其流者懷其源

  形容一個人不忘本、懂報恩,我們會形容為懂得「飲水思源」,是一個中華傳統美德。   這個成語原來出自南北朝時期著名文學家庾信《庾子山集 · 徵調曲》。

  《徵調曲》中有一句「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意思是吃果實的時候要想念結果子的樹,喝河水的時候就要懷念水的根頭。

  庾信自幼聰明總倫,自幼隨父親出入於梁太子蕭綱的宮廷,為梁朝效力,到四十歲時梁亡,庾信被迫改投西魏,後又侍奉北周。

  庾信在北周雖備受恩寵,但念念不忘故國,因此很多詩文中流露...

一寸丹心圖報國

  「精忠報國」大家可能聽得多,還有一句類似的,就是「一寸丹心圖報國」。   這句出自明代于謙的《立春日感懷》,意思是懷着一顆赤誠的心,想方設法報效國家。

  《立春日感懷》原文是:

  年去年來白髮新,匆匆馬上又逢春。

  關河底事空留客?歲月無情不貸人。

  一寸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思親。

  孤懷激烈難消遣,漫把金盤簇五辛。

  這首詩是作者在擊退瓦剌入侵後第二年的立春日,在戰場上所寫的。

  立春時節,思念親人,可是為了國事,又不得不留在戰地,顯示了作者...

滿招損 謙受益

  形容做人要謙虛,經常會說到「滿招損,謙受益」。這句話出自《尚書 · 大禹謨》,意思是指自滿只會招致損失,謙虛才會得到益處。

  《大禹謨》記載了上古時期,舜帝與大臣禹(即後來夏朝的開創者)、益等討論政務的記錄。

  當中有關於大禹征伐南方三苗部落的事迹。傳說戰事進行到30天的時候,大禹軍隊節節勝利,三苗族雖然死傷甚重,但仍然奮力抵抗,令大禹軍不得要領。

  這個時候協助大禹出征的益勸說:「滿招損,謙受益。」表示不宜繼續征戰,...

不自伐 故有功;不自矜 故長

  這四句出自老子《道德經 · 第二十二章》,意思是:不誇耀自己,所以能建立功績;不驕傲自負,所以能得到長足發展,所以能成為眾人的領袖。

  老子以豐富的生活經驗所透析出的智慧,來觀照現實世界中種種事物的活動。老子觀察有三大重點:

  一是物常在對待(相對)關係中產生,我們必須對於事物兩端都加以觀察。

  二是我們必須正面去透視負面的意義,對於負面意義的把握,更能顯現出正面的內涵。

  三是所謂正面與負面,並不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東西,它們經常...

你不知道的「520」

  昨天5月20日,不少年輕男女都像過情人節一樣慶祝,引起了筆者的好奇:甚麼是「520」呢?   

  普通話「520」就是「我愛你」,中國各地方言又怎麼說「我愛你」呢?

  上海話:吾老歡喜儂額;寧波話:阿拉臘月子福啊儂;南京話:吾對你蠻有意思滴;重慶話:我只有愣個喜歡你了;開封話:俺就是相中你了;河南話:俺楞中你了;山東話:俺喜憨嫩;山西話:額待見你;合肥話:吾好算你;江蘇話:我古西你;天津話:...

凡出言 信為先;訴與妄 奚可焉

  這句名言出自李毓秀《弟子規》。《弟子規》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內容採用《論語》學而篇,加以演說而成。

  孔子曾說過:「假使一個人沒有守住信用,就不知道他還有甚麼可以取法的了。」也就是說,即使具備了許多才能學問,若沒有了「信」,在社會上就行不通!

  就像一部性能優越的汽車,具備了頂尖功能,若不加油,也不能在路上飛馳。

  孔子晚年時,有一個小邾國的大夫,進獻句繹這塊土地投奔魯國,為了求得安全,一般人都...

香九齡 能溫席;教於親 所當執

  《三字經》是國學經典,教導我們做人做事的態度。其中,教導孝順的就有「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

  是誰那麼有孝心?他並不是叫做「香九齡」,他全名是「黄香」,當年九歲,所以在故事中是「香九齡」。

  這是一個東漢時的故事:這個只有九歲的孩子黃香,非常孝順父親,小小年紀已幫忙做家務減輕父母的負擔。夏天時,他會用扇子把蓆子給扇涼了,才請父親上床睡覺。天氣變冷了,他會在父親睡覺前,先鑽進被窩裏躺暖後,...

博學而不窮 篤行而不倦

  這句話出自孔子的《禮記 · 儒行》,意思是「廣泛地去學習而不讓自己知識貧泛,切實地實踏所學到的知識而不讓自己鬆懈下來。」。

  孔子對儒者的行為有嚴謹的規範。《禮記 · 儒行》全句為「博學而不窮  篤行而不倦,幽居而不淫,上通而不困;禮之以和為貴,忠信之美,優游之法,舉賢而容眾,毀方而瓦合。其寬裕有如此者。」

  全句意思是:儒者的風範就是要學問淵博仍好學不倦,切實實踐而不倦怠;閒居在家時,不做放逸、邪僻之事,出仕為官時,...

以銅為鏡;以古為鏡;以人為鏡

  這名句想必大家都有印象,出自劉昫《舊唐書 · 魏徵列傳》「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意思是用銅作鏡子,可以端正身上的衣衫帽子;用歷史作鏡子,可以知道歷代的興衰更替;用人作鏡子,可以發現自己的得失對錯。

  這是以直言敢諫著稱的唐朝名臣魏徵去世之後,唐太宗李世民對眾臣所說的感慨之言。

  李世民在位時廣開言路、虛心納諫,魏徵曾上疏數十,直陳其過,因此深得深得李世民重用。

  唐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魏徵病逝,唐太宗很難過,流着眼淚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

責人之心責己 愛己之心愛人

  我們經常說「將心比己」,古文有一句意思相近的句子,就是「責人之心責己,愛己之心愛人」。

  這句話出自周希陶《增廣賢文》 ,在《四書集注·中庸章句第十三章》有注引:「張子所謂以愛己之心愛人則盡仁,以責人之心責己則盡道」。「責」就是「責備」,「愛」就「愛惜」,兩句話就是:要以責備別人的態度來責備自己,以要求別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也要像愛護、珍惜自己一樣,去關心愛護別人。

  延伸閱讀:星爺...

佛系

  佛家理念一切講求緣分,順其自然,不催逼、不強求,隨心而行、平凡過活,「佛系」的理念也同出一轍。

  「佛系」此詞源於2014年日本一本雜誌提出的「佛系男子」概念,指的是男子專注於自己的興趣或工作,而不花心神和時間去追求異性、談戀愛。這個詞於2018年左右在網絡上竄紅,成為近年新一代人的生活態度。

  此後,衍生出「佛系女子」、「佛系青年」、「佛系生活」等一系列詞語,也是一種好像看破紅塵,一切等緣...

佛旗有多少種顏色?

  今天是佛誕,讓我們認識一下佛教的旗幟。大家知不知道佛教旗幟有多少種顏色?

  根據廣州市民族宗教事務局的官網所示,世界佛教友誼會於1950年在錫蘭科倫坡(即今斯里蘭卡首都)舉行會議時,除了討論到佛曆外,還對佛教旗幟進行了劃一規定。

  佛曆的計算,統一以佛陀釋迦牟尼涅槃之年計起。到今年,佛曆就是2566年 。

  另一個重要的劃一規定,就是佛教旗幟的樣式,是根據佛陀釋迦牟尼成...

佛誕與佛曆

  佛誕快到,大家知不知道佛教有自己的曆法?又知不知道「佛曆」是怎樣計算的?

  根據廣州市民族宗教事務局的官網所示,世界佛教友誼會於公元1950年在錫蘭科倫坡(即今斯里蘭卡首都)舉行會議時,討論到關於佛陀釋迦牟尼降生、成道、涅槃年代,及出家、成道、涅槃年歲史實。

  因為南傳與北傳佛教所記載的各有不同,於是在會議上正式作了共同劃一的規定:

  佛陀降生於公元前623年的五月月圓...

海不辭水 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 故能成其高

  形容某人有胸襟,常用「有容乃大」來形容,但原來古語中還有一些類似詩句可用。

  「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故能成其高」這句話出自《管子 · 形勢》。

  它的意思就是海不拒絕點滴的水,所以能夠成為汪洋大海;山不排斥土石,因此能夠成為巍峨高山。

  無論對人或學習,要有這樣的心態,面對困難就能夠突破自己了。

  延伸閱讀:范仲淹燒蚊帳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