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0-12-25
這次新冠肺炎的疫情防控,對各國的綜合實力和治理體系都是一場大考,雖然考試還未結束,但多數人都會同意中國做得比較好。中國將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西方國家卻把經濟利益和商業利益放在首位,結果錯失防控良機,更給經濟帶來更大的傷害。
治病兼救人 當代中國抗疫新標杆
中國通過抗疫實踐樹立的新標杆,確實和西方的做法差別很大,我們可以做一個簡單的比較。首先是指導思想,習近平主席明確指出:「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而西方國家幾乎都是把經濟利益和商業利益放在第一位,結果錯失一個又一個的防控良機,更反過來給經濟帶來更大的傷害。
中國抗疫行動的核心是四個要求「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我們講求「堅定信心」,但多數西方國家的應對方法可以說是沒有信心,有的放棄抵抗者,有的是「群體免疫論」,有的會推卸責任。有人說歐洲再一次到了至暗時刻,但早已沒有了邱吉爾。
「同舟共濟」:是中國人骨子裏的精神,也是中國人的偉大實踐「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西方所謂的民主社會,今天幾乎全是分裂的社會,除了黨爭不斷之外,民眾不相信政府、不相信政客,個人權利至上,固執而不肯聽取別人意見。當然整個社會正在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
3、4月時,令很多美國人揪心的是在美股暴跌前夕,美國一些高官通過媒體向民眾說:「疫情不嚴重,大家不必擔心。」但一轉身就把自己持有的股票都變賣了。這樣的國家要人民一起同舟共濟,怎可能做得到呢?
外放輸入內防擴散 當代中國講求科學精神
「科學防治」:2個月內中國的科學治療方案已更新至第7版,但西方口無遮攔的政客太多,不負責任的專家也太多,「無非是大一號的流感」、「口罩毫無用處」、「年輕人不用害怕」、「這是黃種人的病」等等,科學精神蕩然無存,結果害人無數。坦白說,理性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喪失,也就是中國人說的實事求是精神的喪失,正是西方今天最大的政治危機。
「精準施策」:戰「疫」有章法「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有高風險區、中風險區、低風險區,各自採用不同的應對方案。」世衞組織專家在4月中國之行後,感觸最深的是「在中國,每個人都知道自己該怎樣做」。而今天美國總統特朗普仍不知道該怎樣應對疫情,都是信口開河,亂說一通,他的衞健專家、傳染病專家福奇都感到十分尷尬。
中國抗疫模式的相對成功,在國際社會創造了一個巨大的存在感,坦白說,過去沒有中國抗疫模式,美國2009年應對H1N1無力,造成美國五分之一人口受感染,1萬多人死亡,全世界近30萬人死亡,它就不了了之,反正美國資本控制的媒體幾乎不報道這些事情,那就不會掀起很大的波瀾。
但這次不一樣了,社交媒體興起,首先中國模式在西方社交媒體上,得到許多網民的讚揚,某種意義上,西方不得不開始積極應對,這背後有中國模式產生的巨大壓力。
許多西方網民都在問,中國人能夠10天建一間醫院,我們為甚麼不能也建一間?如果10天不行,20天、30天也可以呀!美國的護士舉行抗議遊行,說他們沒有防護用品:「你們看看中國護士穿的防護服,我們也需要呀!」
同樣地,當英國首相約翰遜宣布應對辦法是「群體免疫計劃」,其實就是放任不管的社會達爾文主義,該死的就死了,例如年齡大的、有長期病的,立即有很多英國人說:「你們看看中國人是怎麼做的?」
《紐約時報》在3月13日刊登了一篇帶點自我反省的文章,題為《中國為西方爭取了時間,西方自己把它白白浪費了》現在很多西方國家開始借鑒中國的許多做法,但可能有點遲了。我們讚賞西方媒體的理性反思,但這種反思能否持續?我還是不太樂觀。
只看意識形態不改革 西方制度不及當代中國
無疑地,這次世界範圍內的疫情防控,對各國的綜合實力和治理體系都是一場大考,雖然考試還沒有結束,但多數人都會同意中國做得比較好。當然我們不能驕傲自滿,防控局勢依然嚴峻,不過過去被國內公知(公共知識分子,The Public Intellectual)吹噓得天花亂墜的西方世界,甚麼免費醫療、高福利、百姓自律、幸福指數、「空氣都是甜的」,結果一仗打回原形。
其實各個國家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本可以互相借鑒,中國也一直是這樣做,但國內外那些意識形態偏執狂,老喜歡扯中國的制度問題。這次抗疫再一次證明,西方的制度問題太大、太多,若不改革將一路走向衰落。
(轉載自《這就是中國》 文章和標題經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