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3-05-21
2021年,國家制定「十四五」規劃,為中國未來五年(2021-2025年)定明了前進方向,描繪出發展藍圖。
當中,堅持創新、加快建設科技強國成為重點之一。國家對創新科技發展如何布局?「十四五」系列主題文章創科篇,透過數據和實例從各個層面進行解讀。
本文為創科篇的第五篇文章,主要聚焦「重大科技創新平台」,解讀未來5年的發展規劃。
十四五創科篇| 甚麼是「3+4」創新格局?
科技創新已經成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撑,「建設重大科技創新平台」被寫入「十四五」規劃中,包括創新空間布局、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布局、高端科研儀器設備研發製造等。
規劃提出「3+4」的區域創新布局,即建設3個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以及4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北京懷柔、上海張江、安徽合肥、大灣區)。
三大國際科創中心各有不同定位,如粵港澳大灣區就是打造全球最大的中試驗證(投產前的中間性試驗)和科技成果應用推廣基地。
至於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這個概念源於2016年發布的「十三五」規劃,是經國家法定程序批准建設,圍繞國家戰略需求,「成為原始創新和重大產業關鍵技術突破的源頭,成為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創新基礎平台。」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以多學科交叉融合、自由開放、機制靈活等為特徵,匯聚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研發機構等,希望吸引世界一流科學家,合力突破重大基礎科學難題和前沿科技瓶頸。
十四五創科篇|科學中心為何選擇合肥?
安徽合肥,GDP表現並不算亮眼,在2022年內地城市GDP排名中僅排第21名,那麼在2017年,中央為甚麼會批准在這個城市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呢?
其實,合肥近年科研投入一直較大,依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重要科研機構,聚焦能源、信息、生命、環境四大領域,已經建成同步輻射、全超導托卡馬克(EAST,俗稱「人造太陽」)等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未來還將建設量子信息國家實驗室等裝置,科研實力不俗。
在《科技日報》總結的2021年中國科技十項重大突破中,合肥就有4項,其中3項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團隊,分別是研製出升級版量子計算機原型機「祖沖之號」、「九章」;將光儲存時間提升至1小時、打破世界紀錄;以及在偏微分方程和復幾何領域的里程碑式突破,證明「凱勒幾何核心猜想」,揭開國際數學界60多年「懸案」。
另外1項,是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的「人造太陽」裝置刷新世界紀錄,實現可重複1.2億℃燃燒101秒。
在「3+4」科創布局中,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建設,是不可或缺的關鍵力量。
十四五創科篇|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有哪些?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也被稱為「大科學裝置」,是指為了探索未知世界、發現自然規律、實現技術變革提供研究手段的大型複雜科學研究系統,對於技術創新、產業發展、國際科技競爭合作都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規劃提出,「十四五」期間將建設四大類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分別為:戰略導向型、應用支撑型、前瞻引領型以及民生改善型,並提出要「適度超前布局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提高共享水平和使用效率」。
多個省市已經明確了發展方向。如廣東以大灣區為中心,聚焦信息、生命、材料、海洋、能源等重點學科領域。上海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上海光源、硬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裝置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形成全球規模最大、種類最全、綜合能力最強的光子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
截至2022年10月,中國已布局建設77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當中32個已經建成,包括中國「天眼」、全超導托卡馬克(俗稱「人造太陽」)、散裂中子源等佔據全球領先地位的設施。
「十四五」期間,「3+4」科創中心怎樣引領區域創新,哪些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將會投入使用,都非常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