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影壇傳奇:北京「野孩子」變荷里活導演

編輯︰紀小婷
撰文︰鹿雨

  漫威新片《永恆族》(Eternals)預計於2021年11月上畫,很多人可能想不到,這部大片其中一位導演,是來自中國北京的80後女生趙婷。在2020年第77屆威尼斯影展上,趙婷執導的電影《浪跡天地 (Nomadland)》奪得最高榮譽金獅獎,她也因此成為首個獲得此獎的華人女導演。北京野孩子隻身闖入荷里活,書寫了當代中國的電影傳奇。 

 

當代中國影壇傳奇:用小眾題材敲開荷里活大門

  趙婷在北京出生長大,內地家喻戶曉的演員宋丹丹是她的繼母,父親趙玉吉是首都鋼鐵公司的前總經理。優渥的家庭背景給了她良好的教育機會,父母的開放式教育也造就了她野孩子一般敢於嘗試、衝闖的性格。她15歲去英國讀書後,又赴美國攻讀政治學學位,隨後在紐約大學學習電影。 

當代中國-荷里活導演趙婷01
趙婷是土生土長的北京姑娘,父母的開放式教育,養成她敢於嘗試、不怕辛苦的個性,趙婷也因此自稱野孩子。(網上圖片)

  與其他在荷里活闖蕩的移民電影人不同,趙婷撬開這扇大門的作品,並不是與自己文化背景息息相關的內容,而是連美國本地人都不太關注的邊緣人群。 

  她的第一部電影《哥哥教我的歌》於2014年上映,講述在南達科他州印第安人保留區,一個女孩與哥哥的故事。電影關注了印第安群體生活的窘迫和當地年輕人對現狀與未來的迷茫。 2017年第二部作品《騎士》再次回到這片保留區,講述一名頭部受重創年輕牛仔的追夢故事。 《騎士》將她送上美國獨立精神獎傑出女導演的寶座,也正是在這里,她得到了影後法蘭西絲麥杜文(Frances McDormand)隔空「表白」,確認了兩人《浪跡天地》的合作。 

當代中國-荷里活導演趙婷02
剛從電影學院畢業的趙婷,拍攝電影時總是想盡辦法節省開支。(網上圖片)

  《浪跡天地》改編自報道文學《遊牧人生》(Nomadland: Surviving America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講述一個在經濟大蕭條中失去一切的60多歲女人,住在貨車,穿越美國西部的故事。最終,這部電影在第77屆威尼斯影展上,奪得最高榮譽金獅獎。 

  3部講述美國小眾題材的電影,讓38歲的趙婷成為國際電影節的寵兒,手捧大大小小26個獎項、36項提名。目前,她正忙於拍攝漫威新片《永恆族》(Eternals)。 

當代中國-荷里活導演趙婷03
趙婷憑着《浪跡天地》在威尼斯影展上拿到金獅獎。(網上圖片)

當代中國影壇傳奇:作品沒有文化界限 

  趙婷的作品不帶任何文化界限,既感受不到東方文化的色彩,也沒有為了刻意融入西方世界而加入的西式風格。她的作品始於對不同人群的好奇、對人生前行的思考。而她相信,這都與自己作為中國人在海外的背景有一定的關聯。 

當代中國-荷里活導演趙婷05
趙婷雖然在北京長大,卻能輕鬆駕馭美國社會小眾題材。圖為趙婷執導的電影《哥哥教我的歌》。(網上圖片)

  她曾經說:每拍一部電影,我都會想到遠在中國、不講英文的家人,他們可能不了解美國的社會問題,但我從「人」出發,發掘不受文化限制的故事,不管你來自哪裏,都能產生共鳴。 

  眼看荷里活的大門正式向自己打開,趙婷卻一臉風輕雲淡:「這些成功只是意味着,我的下一步作品將有更為寬裕的啟動資金。」就如她一貫樸素的裝扮一樣,她所在乎的從來不是形式上的東西,而是通過一個故事傳達有意義的價值。 

當代中國-荷里活導演趙婷04
趙婷目前正在拍攝漫威新片《永恆族》。圖為她與一眾荷里活影星合照。(網上圖片)
相關標籤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相關每周主題
2:39
當代中國-新興行業-女子電競

新興行業|女子戰隊打入電競圈 拒做花瓶投身新興行業

2021-01-19
1:39
當代中國-中國文化-中國第一位女指揮家

中國首位女指揮家 91歲堅持工作傳揚中國文化

2021-01-12
2:01
當代中國-荷里活導演趙婷

當代中國影壇傳奇:北京「野孩子」變荷里活導演

2020-12-22

堅韌長城 中國女排國家隊

2020-11-12
2:13
當代中國-中國文化-敦煌-樊錦詩

中華文化守護者「敦煌女兒」樊錦詩

2020-12-23
當代中國-中國科學-徐穎

史上最年輕博士生導師 徐穎成科普網紅

2021-02-02
當代中國-嫦娥五號太空女將

當代中國「太空女將」 讓「嫦娥」成功奔月

2020-12-08
2:39
當代中國-新興行業-女子電競

新興行業|女子戰隊打入電競圈 拒做花瓶投身新興行業

2021-01-19
1:39
當代中國-中國文化-中國第一位女指揮家

中國首位女指揮家 91歲堅持工作傳揚中國文化

2021-01-12
2:01
當代中國-荷里活導演趙婷

當代中國影壇傳奇:北京「野孩子」變荷里活導演

2020-12-22

堅韌長城 中國女排國家隊

2020-11-12
2:13
當代中國-中國文化-敦煌-樊錦詩

中華文化守護者「敦煌女兒」樊錦詩

2020-12-23
當代中國-中國科學-徐穎

史上最年輕博士生導師 徐穎成科普網紅

2021-02-02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2025-04-08

運動健兒

桌球世界冠軍趙心童

桌球|世界冠軍趙心童創歷史 年少成名曾迷失毀前途

2025-05-07

影視巨星

謝霆鋒

謝霆鋒啟德開騷 香港歌手第1人 影視商界齊頭並進

2025-05-01

時代英雄

王承書 鮮為人知的原子彈女功臣

2025-02-10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2025-03-20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2025-03-17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2025-04-08

運動健兒

桌球世界冠軍趙心童

桌球|世界冠軍趙心童創歷史 年少成名曾迷失毀前途

2025-05-07

影視巨星

謝霆鋒

謝霆鋒啟德開騷 香港歌手第1人 影視商界齊頭並進

2025-05-01

時代英雄

王承書 鮮為人知的原子彈女功臣

2025-02-10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2025-03-20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2025-03-17
編輯推薦

金像獎2025|劉青雲四奪影帝 《九龍城寨》橫掃9獎成最大贏家

2025-04-28

高鐵話你知之五|坐高鐵不想被噪音騷擾?有靜音車廂

2024-03-11

高鐵話你知之六|高鐵為何很少「通宵車」?

2025-01-24

高鐵話你知之七|每天第一班高鐵為何不載客?

2025-02-05

高鐵話你知之一|列車座位為甚麼沒有E?

2023-12-04

高鐵話你知之二|買了無座票=全程站?「三色燈密碼」幫你找空位

2023-12-26

高鐵話你知之三|高鐵月台「彩色地標」要怎樣看?

2024-01-03

高鐵話你知之四|高鐵為何沒有安全帶?

2024-01-22

高鐵話你知之五|坐高鐵不想被噪音騷擾?有靜音車廂

2024-03-11

高鐵話你知之六|高鐵為何很少「通宵車」?

2025-01-24

高鐵話你知之七|每天第一班高鐵為何不載客?

2025-02-05

高鐵話你知之一|列車座位為甚麼沒有E?

2023-12-04

高鐵話你知之二|買了無座票=全程站?「三色燈密碼」幫你找空位

2023-12-26

高鐵話你知之三|高鐵月台「彩色地標」要怎樣看?

2024-01-03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老鐵匠的古董紫砂壺

2025-05-07
1958年5月12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東風轎車

第一輛「東風」牌國產小轎車出廠

打牙祭

  「打牙祭」乃四川方言,原本是四川人祭祀財神(或稱土地神)的習俗,後來泛指吃肉或豐盛的菜餚。「打牙祭」有甚麼故事呢?

  《犍為縣誌·風俗》記載:「工商業家月以初二、十六兩日肉食二次,名為打牙祭,已成為各家普遍之習慣。」四川商人傳統每逢月初及月中都以雞、豬、魚等肉類祭拜土地神,祈求保佑自己生意興隆,客似雲來。拜祭過後,上上下下自然要大吃一頓,「祭」自己的牙齒,於是便有了生動貼切的「打牙祭」之說。

   以前肉價十分昂...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