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2-08-25
「國際社會應不斷凝聚促進發展的強大共識,努力營造有利於發展的國際環境,積極培育全球發展新動能,攜手構建全球發展夥伴關係。」8月12日,習近平主席向國際民間社會共同落實全球發展倡議交流大會致賀信。
中國願同國際合作 推動共同發展
習近平主席的賀信,站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高度,洞察世界發展大勢、直面當前全球發展困難挑戰,深刻闡述發展的重要意義,向國際社會發出強有力的號召,再次表明中國願同各方攜手努力謀發展的誠意和決心,必將推動國際發展合作取得新成效,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注入新動力。
發展是人類社會的永恆主題。只有不斷發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才能變成現實。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探索出符合自身國情的發展道路,取得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贏得國際社會廣泛認同。

大道之行,天下為公。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僅希望中國人民過上好日子,也希望世界各國人民都能過上好日子。去年9月,習主席提出全球發展倡議,為破解發展難題、如期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貢獻了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得到國際社會的熱烈共鳴和回應。今年6月,習主席主持全球發展高層對話會,鄭重宣佈了中國落實倡議的重要舉措,全球發展倡議落地生根。
目前,倡議已經得到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回應,60個國家加入了聯合國「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事實充分說明,全球發展倡議順應歷史潮流,契合人類發展潮流和各國人民需求,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
當前,全球經濟發展受到多重因素影響,世紀疫情吞噬多年發展成果,百年變局帶來更多不確定性,糧食、能源安全出現危機,南北鴻溝繼續拉大。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更加凸顯。正如習主席在賀信中所強調的:「我們只有堅定信心、和衷共濟,堅定不移抗擊疫情,齊心協力促進發展,切實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各國人民才能過上好日子,人類社會才能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
延伸閱讀:中國電能動車組如何打入埃及市場?
中國用務實態度發展 多方面和國際接軌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民間社會組織是各國民眾參與公共事務、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要胸懷天下、積極作為,為推動全球發展倡議走深走實,構築更加堅實的民意基礎,提供更加有力的民心支撑。

一方面要凝聚發展共識,順應各國人民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的強烈願望,加強溝通協調,推動各方將發展置於全球宏觀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推動多邊發展合作進程協同增效,形成人人重視發展、各國共謀合作的勢頭。
另一方面要推動落地見效,促進各方加強在倡議框架下的合作,廣泛對接發展需求、深入開展項目合作,加大發展資源投入,重點推進減貧、糧食安全、抗疫和疫苗、發展籌資、氣候變化和綠色發展、工業化、數字經濟、互聯互通等領域合作,讓發展成果切切實實惠及全體人民。
心合意同,謀無不成。國際社會要心往一處想、擰成一股繩,牢牢握住發展這個解決問題的關鍵,攜手行走在團結合作的道路上,重塑發展信心、重振發展事業,共創繁榮發展新時代。
延伸閱讀:中國首批高鐵列車正式運往海外
(原文轉載自12/08/2022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