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2-08-17
要一窺神秘的三星堆文化不容易,絕大多數出土文物都在四川展出或保存。
不過,深圳的朋友就有福了,「理解三星堆:祭祀場景中的銅器、玉器與象牙、虎牙」展覽,8月2日起至8月31日在深圳博物館古代藝術館免費參觀,當中包括有14件一級文物,例如有三星堆銅人面具、金沙商周肩扛象牙人形紋玉璋等。

三星堆|三大單元重現古蜀國祭祀場景
「理解三星堆」展覽定位是「小而精」,由深圳博物館、南方科技大學主辦,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協辦,大受歡迎,開展後首個周末就吸引大量市民前往參觀。
展覽共分為施祭者、建木通天、受祭者三個單元,展出來自三星堆和金沙的文物。除了金沙出土的象牙尚未定級,其餘都是一級文物,相當完整地重現3,000多年前古蜀國祭祀的場景。市民透過展覽的場景模擬和珍貴的出土文物,可以親身領略到古蜀國祭祀文化的精華,感受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青銅文明的交流與融合。

三星堆|展品包括14件一級文物
在第一單元「施祭者」,可以見到青銅大立人立於高台,他身穿龍紋衣,頭戴「天目冠」,表情莊重、雙手持物,當為主祭之人。
另有青銅跪姿頂尊人像、青銅跪姿執璋人像、青銅獸冠人像、青銅跪坐人像等,雖然體量較小,但同樣穿戴整齊,虔誠莊重,當為從祭之人。
在第二單元「建木通天」,展覽以三星堆二號祭祀坑出土的二號青銅樹複製品作為展示核心,表現古蜀國人透過神樹將心中所念傳達給上天。還有人面鳥在受祭者與青銅樹之間飛翔,表現受祭者與神樹之間的關聯,是「建木通天」的重要佐證。

至於第三單元「受祭者」,則是以縱目面具、鼓目面具等代表受祭者,最大特點是高處懸掛或高處矗立,且不表現肢體動作。
來自三星堆的一級文物共有8件,都是1986年從1、2號祭祀坑出土,有銅人面具、銅人頭像、銅跪坐人像、銅尊、虎牙和玉璋等。此外,展覽還有以以3D打印的方式展出青銅戴尖帽立人像、青銅扭頭跪坐人像。而金沙送展的文物之中,既有商周時期的肩扛象牙人形紋玉璋、玉貝,也有石虎、石蛇、石跪坐人像、小石磬和象牙,與三星堆出土的文物相得益彰。

三星堆|迄今唯一羽翼鏤空青銅鳥出土
回到四川,三星堆考古再有新發現。首先在8號坑中間位置,考古人員找到一件四翼四足神獸文物,暫定名為「鏤空立獸器蓋」,四翼四足神獸文物的頭部造型圓潤,類似老虎,還有一口鋒利的牙齒。
專家推測,四翼四足神獸或許是古蜀人對真實動物的抽象再造,也是多種動物的混合體。

此外,8號坑還有出土一隻羽翼鏤空青銅鳥,其與此前青銅神樹上的青銅鳥造型完全不同,是三星堆迄今發現唯一一隻羽翼鏤空的青銅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