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2-08-16
貴州,是中國唯一沒有大平原的省份,地勢崎嶇,萬橋飛架,被稱為「橋樑博物館」。這個博物館的新成員,德余高速烏江特大橋,是世界最大跨徑上承式鋼管混凝土拱橋,近日迎來工程建設的里程碑。
世界級橋樑 烏江特大橋難度大風險高

貴州德余高速烏江特大橋,是目前世界最大跨徑的上承式鋼管混凝土拱橋,全長1,834米,主橋為504米的上承式鋼管混凝土拱橋。
大橋拱肋採用「纜索吊裝+斜拉扣掛」的無支架安裝工藝,斜拉扣掛的最大懸臂長度為237米,全橋共60個節段,最大節段吊重157.8噸,結構新、精度高、難度大、風險高,施工難度位居世界同類型橋樑前列。

烏江特大橋位於貴州省的思南、石阡、鳳岡三縣交界處,是德余高速(德江至余慶)的重要控制性工程。德余高速公路跨兩市(銅仁市、遵義市)五縣(德江、思南、鳳岡、石阡、余慶),全長約104.2千米,雙向四車道,設計速度每小時80千米,預計在今年底全線路基貫通。
自2020年10月開始施工,烏江特大橋由中交一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承建。今次烏江特大橋主拱順利合龍,為之後的一系列工作奠定基礎,大橋亦進入按期建成通車的衝刺階段。
建成通車後,烏江特大橋將有助於改善貴州的交通,促進沿線的產業結構升級、資源開發利用、旅遊產業發展,同時亦將助力長江經濟帶的發展。
烏江特大橋創新技術 刷新橋樑建造記錄

烏江特大橋的建設,不斷刷新貴州橋樑、以至世界橋樑建造技術的新紀錄。其中,在鋼管拱上首創全栓接預製裝配設計理念,是大橋最為突出的技術創新之一。
在烏江特大橋建設期間,項目團隊實行「工廠化製造、標準化生產、模塊化安裝」的裝配式建造理念,使用3D激光掃描、全自動測量機器人、自動化棱鏡監測等先進工藝設備,將拱肋合龍段的誤差控制在2毫米以內。
另外,烏江特大橋的建設還採用鋼格構UHPC組合梁的創新設計,減少結構自重5,000噸,避免橋面板後期開裂,顯著提升橋樑的耐久性。
同時,施工方首次利用烏江航道,以水路運送大型構件,亦降低現場施工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實現綠色高質素施工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