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蘭節不是農曆七月十四?

撰文︰黃皓頤

  近日經常看到有人在燒街衣,走過足球場又見到搭建戲棚,準備上演神功戲,便知道盂蘭節臨近。明天是農曆七月十四日盂蘭節,又稱鬼節,不過原來盂蘭節正日應在農曆七月十五日,而不是七月十四日。

盂蘭節源自目連救母 超渡亡魂化解孽障

昔日水坑口盂蘭勝會醮棚
由威廉.佛洛伊德 (William Floyd) 拍攝的昔日水坑口盂蘭勝會醮棚。醮棚大門前有大量吊燈、彩門、彩綢神仙人偶和戲曲人物場景故事箱,那年代的外籍居民曾以「華人展覽會」來稱呼這類盂蘭勝會活動。(圖片來源: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FB/夢周文教基金會藏品)

  盂蘭節是由農曆七月十五日子時開始,亦即七月十四晚上11時至七月十五凌晨1時,所以很多人就將七月十四視作為盂蘭節。

  為何會有盂蘭節?眾說紛紜,其中一種說法是佛祖釋迦牟尼的弟子目連,知道去世的母親在地府變為餓鬼,便用法力將飯菜送給母親,但送到口邊即化為火焰。後來目連便集合眾高僧舉行大型拜祭儀式,超渡一眾亡魂,也化解母親的孽障。

盂蘭勝會
二戰後,香港百廢待興,市民的娛樂節目不多。每年農曆七月的盂蘭勝會,他們可以免費看神功戲,成為最佳娛樂之一。(圖片來源:香港潮州商會官方網站)

盂蘭節開鬼門關 點止得七月十四

  這個傳說流傳後世,漸漸演變成為民間習俗。傳說在農曆七月初一,鬼門關便打開,地府的鬼魂便到人間遊蕩,於是人們會供奉雞鴨、焚香燒衣,拜祭鬼魂,化解其怨氣,直至農曆七月三十日鬼門關關閉才結束。

盂蘭勝會
農曆七月盂蘭節,地區組織會舉辦盂蘭勝會,在足球場搭建臨時棚架,舉行法會、上演神功戲等,區內市民也可以前往觀賞。農曆七月盂蘭節,地區組織會舉辦盂蘭勝會,在足球場搭建臨時棚架,舉行法會、上演神功戲等,區內市民也可以前往觀賞。(圖片來源: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FB)

  而農曆七月,坊間的團體或組織會舉辦盂蘭勝會或打盂蘭醮,於本港多個地方都會搭建臨時棚架,舉行法會、上演神功戲等,吸引不少市民觀賞。香港早期的盂蘭勝會是由潮州人引入,在二次大戰後,很多潮州人來港謀生,主要是在碼頭和貨倉做勞力工作,我們常稱為咕喱。他們多屬同鄉,聚居在同一社區,而在死後無人祭祀,成為孤魂野鬼,於是在世同鄉便會行好事,超渡一班「好兄弟」,同時拜祭神靈,及向祖先表達孝道。久而久之,每年盂蘭節,他們就在社區發起舉辦盂蘭勝會了。

  延伸閱讀:香港戲棚文化 式微傳統如何追上新世代的節奏?

盂蘭勝會上演神功戲 前排留座畀邊個?

神功戲
一直流傳神功戲是給遊魂野看的,所以最前兩排座位會留空着。不過,這或屬誤解。有說,這些位置是留給為盂蘭勝會出錢出神的人士,惟他們往往事忙未能出席欣賞演出而已。(圖片來源: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FB)

  盂蘭勝會一般分為三個部分:請神、神功戲和派米。簡單來說,請神儀式會由古廟或會址請出神像,運到會場安放到神棚,沿途有人提燈籠、打鑼鼓,祈求平安,又會灑水撒米驅穢氣。

  然後,農曆七月十五日至十七日會上演3天神功戲;神功是做功德的意思。一直流傳神功戲是給遊魂野看的,所以最前兩排座位都會留空着,不准任何人坐。不過,這或是誤解。有說,這些位置是留給一班為盂蘭勝會出錢出力的人士,惟他們往往因事忙未能赴會欣賞演出而已。神功戲通常會請來戲班演出粵劇或潮州戲,目的讓先人接受功德,又得到娛樂,同時街坊也可以欣賞同樂。

盂蘭勝會傳承中國傳統思想 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派平安米
不少地區組織會在盂蘭節舉行盂蘭勝會,在會後經常會向市民派發平安米。據知派米習俗原本在潮州流行,用意是救濟貧民,為先人積福。現在派發平安米,已變成給長者祈求健康和吉利的習俗。(圖片來源: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FB)

  盂蘭勝會後,都會有派發平安米的活動,意旨救濟貧民,為先人積福。現在派平安米,已變成給長者祈求健康和平安的習俗。2011年,香港潮人盂蘭勝會更與大坑舞火龍長洲太平清醮,以及大澳端午龍舟遊涌,齊齊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盂蘭節看似平常不過的傳統節日,其背後卻蘊藏中國人的傳統思想。祭祀祖先亡魂,毋忘盡孝道;祭祀無助遊魂,發自愛心與同情心,也是積德行善的行為。

  當你看到街上飄盪着燒街衣的灰燼時,毋須心存恐怖想象,做好事、存好心,何懼之有?

盂蘭節燒街衣
農曆七月臨近盂蘭節,經常會看到市民燒街衣,惟宜自備金屬容器作燃燒冥鏹衣紙用途,並要在拜祭後清理地方,才可離去,並緊記不要留下火種。(圖片來源:Getty)

1月1日「元旦」的由來

    1月1日到了,先祝讀者們新年快樂!1月1日稱為「元旦」,也是新一年的開始,不過,古時元旦並不是指1月1日的,究竟中國何時以1月1日為「元旦」?

   「元」有開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意思,組合起來就是天明的開始。在中國古代,「元旦」一詞源自於三皇五帝時代的顓帝,最早出現於《晉書》:「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 」而元旦又稱「三元」,即歲之元(一年之始)、月之元(一月之初)、時之元(一日之初)的意思。然而,古代中國是使用農曆,因此...

3:06

香港回憶鬼節篇|赤柱美利樓是猛鬼辦公室?政府公帑驅鬼 法師超渡

2:31
蓮香樓、得如酒樓、龍門大酒樓

香港老店|盤點已消失的香港茶樓 你最懷念哪一間?

2:09

香港老店|露天茶座變豪宅 雍雅山房的前世今生

2:37

香港身份證70年演變 曾因打指模惹個人尊嚴爭議?

2:37

由萬金油大王到報業大亨 胡文虎香港星洲建虎豹別墅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香港歷史博物館增3展覽「香港多面體」 看油尖旺發展 讀華僑葡人故事

《破·地獄》劇照

《破·地獄》|破地獄為超渡亡者還是慰藉生者?「跳油鑊」為何已很少見?

「建築女王」扎哈‧哈迪德香港情緣 設計山頂俱樂部 奪生涯首個國際獎

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

香港海防博物館原是鯉魚門炮台 改名「抗戰及海防博物館」是回歸初心?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