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歸紀念塔為誰而興建?

撰文︰黃皓頤

  你認得相中的建築物嗎?只要你乘車路經吐露港公路往大埔,一定可以眺望到這座香港回歸紀念塔。位於大埔海濱公園的回歸紀念塔,跟公園於1997年同步開放,以紀念香港回歸祖國。

香港回歸|《新界專條》中國租借土地予英國99年 新界村鄉群起反抗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香港回歸25周年|香港回歸紀念塔為了誰來興建?
1899年4月16日,港英政府在大埔舉行接管新界的儀式。其後,時任港督卜力於大埔墟與新界鄉紳會面,解釋管治新界的原則。圖攝於1899年8月2日。 (圖片來源:政府圖片)

  香港回歸以來,很多人尤其大埔居民都到訪過香港回歸紀念塔,但可會知道它背後的故事?

  一切要回到1898年6月,當時的滿清政府和英國簽署《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將界限街以北、沙頭角海至深圳灣以南的土地和島嶼租借給英國99年,於7月1日實行。這些原屬中國的領土和領海變為港英政府管治下新增的界域,被稱為「新界」。

  消息傳到新界居民耳中,他們都不願意接受英國人統治,大班新界鄉紳號召各村鄉居民反抗英軍。1899年4月3日,數名警察進入大埔新墟(即現在的太和)時,遭大埔鄉民圍困,英方人員撤離。翌日,布政司、駐港英軍司令率領百多名英兵乘船抵達大埔,平息事件。當時這批英軍上岸的地點,正是現在香港回歸紀念塔的位置。

  4月16日,港英政府在大埔舉行升起英國國旗儀式,宣布正式接管新界。新界村鄉居民跟英軍在大埔林村谷一帶發生多次戰鬥,惟都被英軍擊退。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香港回歸25周年|香港回歸紀念塔為了誰來興建?
在香港回歸紀念塔下,有碑文記載了興建紀念塔的背後意義。(網上圖片)

  延伸閱讀:回顧香港歷史「1997」的來由

香港回歸|新界鄉民保家園齊奮戰 建香港回歸紀念塔留印記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香港回歸25周年|香港回歸紀念塔為了誰來興建?
錦田鄉民反抗英軍,英軍炸毀錦田吉慶圍及泰德圍的圍牆,並奪去吉慶圍的連環鐵門作戰利品,運回英國。圖為吉慶圍圍牆以及英國於1925年歸還的連環鐵門,攝於1977年。(圖片來源:政府圖片)

  兩日後,約1,200名新界村鄉居民在八鄉石頭圍村附近與英軍戰鬥,但被擊敗。英軍更炸毀了錦田吉慶圍和泰德圍的圍牆,並將吉慶圍的連環鐵門作為戰利品,運回英國。之後,英軍援兵陸續抵達,會合主力軍,於是錦田、屏山等新界村鄉居民遂紛紛向英軍投降,並被要求遞交請求歸順的「請願書」。至此,新界村鄉居民的抗英行動告終,當中超過500人死亡。

  九七回歸,在大埔建成的香港回歸紀念塔,正是紀念當年一班奮戰抗英、保衛香港的鄉民。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香港回歸25周年|香港回歸紀念塔為了誰來興建?
1997年啟用的香港回歸紀念塔,高32.4米,分上下兩層,呈為螺旋形設計,以木材為建築材料。它的建成不單為了紀念香港回歸祖國,也是紀念1899年一班奮戰抗英、保衛香港的鄉民。香港回歸紀念塔在晚上會亮起五光十色的燈光,在中秋節期間,大埔海濱公園內更會舉行綵燈展,在回歸紀念塔的燈光映照下賞月,份外有氣氛。(圖片來源:康文署)

  回歸紀念塔塔高32.4米,遠看像一座火炬,分為上下兩層,呈螺旋形設計。很多人愛從塔下水池旁邊、或海濱長廊仰望這座外觀突出的回歸紀念塔,更多人會登上紀念塔,遠眺八仙嶺、馬鞍山和吐露港的景色,感覺心曠神怡,忘記煩憂。

  延伸閱讀:香港回歸25周年|五大地標今昔對比

  作為大埔地標的香港回歸紀念塔,不僅記錄了香港回歸以來的變遷,也是大埔居民的聚集地,尤其每年的中秋節,大埔海濱公園都會舉行綵燈展,當晚上回歸紀念塔亮起五光十色的燈光,在映照下份外有中秋氣氛,正是賞月的好去處。

  還有個多月便是中秋節,今年揀選賞月地點時,不妨考慮到大埔海濱公園,順道探訪這座極具歷史意義的香港回歸紀念塔。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香港回歸25周年|香港回歸紀念塔為誰來興建?
香港回歸25周年時,全港各區都舉行了慶祝活動,其中7月3日在大埔海濱公園舉行的無人機表演中,在公園上空形成了香港回歸紀念塔的圖案,很多人紛紛拍照留念。(圖片來源:Getty)

回歸紀念柱

  香港回歸紀念建築物之一,便有回歸紀念柱,它其實是甚麼呢?   不同於其他紀念回歸的建築,回歸紀念柱並非由政府負責興建,而是由八鄉鄉事委員會會員自行斥資建造而成,是香港唯一由民間籌建以紀念香港回歸祖國的建築物。

  回歸紀念柱座落於元朗八鄉上村公園,柱上有時任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周南的題字,上面書有「擎天一柱回歸紀念」的金漆字。

  回歸柱序文「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乃香港回歸祖國懷抱之歷史時刻,舉國上下,歡欣鼓舞;海外赤子,揚眉吐氣;五洲之內,友好仁人,無不關注此世紀盛事。近者悅,遠者來,盼一睹交接之盛典,視躬...

1870-1880年香港

丁新豹看南京條約影響深遠 香港為何變成中西匯流窗口?

2024-01-10
2:37

香港身份證70年演變 曾因打指模惹個人尊嚴爭議?

2022-08-05
2:37

由萬金油大王到報業大亨 胡文虎香港星洲建虎豹別墅

2022-07-29
2:11

荔園競爭對手 香港首個引入過山車的主題樂園是?

2022-07-22
1:33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香港回歸25周年|2003年開放自由行本港經濟低谷反彈

香港回歸25周年|2003年開放自由行 本港經濟低谷反彈

2022-07-13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砵甸乍街

香港街道故事|中環砵甸乍街鋪石板路有玄機 舊香港風情吸引電影取景

2025-04-26

香港茶餐廳|早期卡位是相睇勝地?水上人結婚在茶餐廳擺酒?

2025-04-20
都爹利街、《夢伴》MV

香港街道故事|中環都爹利街全港僅存4支煤氣燈 掘頭巷變法定古迹

2025-04-19

香港茶餐廳|瑞士雞翼源於美麗誤會?咕嚕肉的「咕嚕」有何含意?

2025-04-13

香港茶餐廳|這些港式麵包名不副實?雞尾包由剩食「二次創作」?

2025-03-30
舞獅,啟德體育園開幕

舞獅|中國傳統表演藝術 由宮廷娛樂到民間演出 走向傳承之路

2025-03-22
港鐵《牛仔》展

童年回憶|港鐵香港站《牛仔》展覽 40年來首次展出珍藏手稿

2025-03-21
香港茶餐廳飲品

香港茶餐廳飲品篇|「和尚跳海」是甚麼?唂咕和朱古力有何分別?

2025-03-16
香港賽馬會、香港體育學院、香港演藝學院

一文看清香港賽馬會行善百年 「體院」演藝學院是誰出資興建?|馬會故事

2025-03-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啟德體育園

啟德體育園3月1日開幕 「跨世代」明星 運動員演出 4台電視聯播

2025-02-11
林村許願樹

春節|由兩棵大榕樹到林村許願節 獨有拋寶牒許願的港式文化

2025-02-04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