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漁民歌堂船到海上食府 回顧珍寶海鮮舫的前世今生

撰文︰黃皓頤

  46年歷史的珍寶海鮮舫,被譽為「世上最大海上食府」,2020年3月停業後,2022年5月底宣布因海事牌照到期,海鮮舫需要駛離香港。2022年6月14日,珍寶海鮮舫由領航船拖走,在周圍船隻的鳴笛聲和岸邊市民揮手下,慢慢地駛離避風塘,前往東南亞船塢。從此,正式告別香港。遺憾是,在6月18日,它在移離香港途中,在南海西沙群島附近水域傾覆。

珍寶海鮮舫源自漁民經營飲食喜宴「歌堂船」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回看珍寶海鮮舫的前世今生
2022年6月14日中午,作為香港地標之一的香港仔珍寶海鮮舫駛離避風塘。當日,不少市民特意前往送別這艘46年歷史的「世上最大海上食府」。(圖片來源:AP)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回看珍寶海鮮舫的前世今生
珍寶海鮮舫前身,是源自上世紀20、30年代香港仔的漁民經營的歌堂船,為當地的漁民提供飲食、聚餐喜宴等船上宴會服務。(圖片來源:AP)

  回顧珍寶海鮮舫的故事,年輕一輩會記得電影《食神》的食神大賽,周星馳炮製的「黯然銷魂飯」;年紀較長的會講出海鮮舫開業前失火,後來得到何鴻燊和鄭裕彤等富商集資三千萬,得以重建。可是,珍寶海鮮舫的前世今生故事,就較少人提及。

  香港地方志中心高級編輯蔡兆浚曾考究香港的海鮮舫由來,他相信其前身是源自廣州、珠江一帶的「歌堂船」,又稱歌堂躉,屬於躉船的一種。為何叫「歌堂船」?是跟船上搭建稱為「歌堂」的表演舞台,人們在宴會上唱歌、跳舞助興,因而得名。

  蔡兆浚又表示,上世紀20、30年代,香港仔的漁民開始經營歌堂船,為當地的漁民提供飲食、聚餐喜宴等船上宴會服務。最初歌堂船只提供預約的喜宴服務,後來擴展至同時接待非漁民的的普羅市民,並且兼營海鮮船宴。

  二次大戰後1950年代,歌堂船的發展相當蓬勃。隨着戰後香港經濟發展,歌堂船這類即烹即食的特色海鮮船宴,吸引很多商人、有經濟能力的人前往幫襯,逐漸變成海鮮舫,是吃新鮮海魚、海產的上佳選擇。

  延伸閱讀:珍寶海鮮舫開業前失火 富商出手救亡 踏上飲食影視傳奇路

珍寶海鮮舫具保育價值 建議變身飲食文化歷史展覽館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回看珍寶海鮮舫的前世今生
珍寶海鮮舫的客人曾經一度座無虛席。圖攝於1991年。(圖片來源:Getty)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回看珍寶海鮮舫的前世今生
珍寶海鮮舫這幅壁畫,是不少食客的打卡勝地。(網上圖片)

  1950年開業的太白海鮮舫、1958年開業的海角皇宮海鮮舫,以及1976年的珍寶海鮮舫,後來形成三雄鼎足之勢。有香港仔的老街坊形容,晚上三艘海鮮舫的燈光照遍海面,場面十分壯觀。當時,不少中外遊客會特意到香港仔岸邊,乘坐小船到海鮮舫,邊歎着新鮮海魚、海產,邊望着船外的漁港風情,別有一番滋味。

  因此,難怪不少港人大歎不捨珍寶海鮮舫,認為它很有保育價值。蔡兆浚認同在保育香港歷史角度上,可由保育船體本身、或部分文物、相關口述歷史收藏到歷史博物館、文化博物館等,又或者覓地重建、興建博物館或進行活化等,將珍寶海鮮舫的歷史故事、文化和經濟價值,承傳下去。

  香港地方志中心執行總編輯蔡思行博士亦建議,從保育活化的角度,可以保留和翻新珍寶海鮮舫二樓的金鑾殿,其他樓層改為介紹香港飲食文化歷史的展覽館等。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回看珍寶海鮮舫的前世今生
1988年明信片上所見的珍寶海鮮舫二樓金鑾殿,內部裝潢仿照中國宮廷設計,金碧輝煌,氣派不凡。(圖片來源:蔡思行博士珍藏明信片)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回看珍寶海鮮舫的前世今生
夜色下的珍寶海鮮舫,燈光照遍海面,十分迷人。(圖片來源:Getty)

  延伸閱讀:黃鴨遊香港 紙熊貓排排坐 驅走鬱悶帶來正能量

  有傳有商家接手經營太白海鮮舫,海事處亦承認它已申請並獲批閒置船隻允許書,即毋須像珍寶海鮮舫般要駛離香港。這不禁令人憧憬,會否再有「白武士」出手,協助珍寶海鮮舫重返香港,延續它跟香港的情誼。

北京「鳥巢」變奏 瑞士建材魔術師重塑大館建M+|名建築師在香港

2024-12-15
2:54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內地支持本港人才培育香港體育運動飛躍發展

香港回歸25周年|內地支持本港人才培育 香港體育運動飛躍發展

2022-06-21
2:05

香港回歸紀念 中央送國寶 大熊貓萌襲香港

2022-06-17
2:06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香港回歸25周年2004年CEPA實施零關稅助香港重振經濟

香港回歸|2004年CEPA實施 零關稅助香港重振經濟

2022-06-09
1:35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黃鴨遊香港驅走鬱悶負能量

黃鴨遊香港 紙熊貓排排坐 驅走鬱悶帶來正能量

2022-06-07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 tpcheng
    發表於 2022-06-20 12:23 PM
  • #1
  • 如果政府有錢去蓋和營運M+和故宮博物館香港別館,卻連有豐富香港文化紀錄和"世上最大海上食府"的旅遊資源都保存不了。這是個甚麼問題?

  • 1 0
1
舞獅,啟德體育園開幕

舞獅|中國傳統表演藝術 由宮廷娛樂到民間演出 走向傳承之路

2025-03-22
港鐵《牛仔》展

童年回憶|港鐵香港站《牛仔》展覽 40年來首次展出珍藏手稿

2025-03-21
香港茶餐廳飲品

香港茶餐廳飲品篇|「和尚跳海」是甚麼?唂咕和朱古力有何分別?

2025-03-16
香港賽馬會、香港體育學院、香港演藝學院

一文看清香港賽馬會行善百年 「體院」演藝學院是誰出資興建?|馬會故事

2025-03-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啟德體育園

啟德體育園3月1日開幕 「跨世代」明星 運動員演出 4台電視聯播

2025-02-11
林村許願樹

春節|由兩棵大榕樹到林村許願節 獨有拋寶牒許願的港式文化

2025-02-04

解構港珠澳大橋香港旅檢大樓 節能設計在細節|名建築師在香港

2025-01-12
舊油麻地警署

港味打卡熱點舊油麻地警署 港片港劇取景地 曾陷入拆卸危機?

2025-01-01
2:39

香港麥當勞50歲!元旦免費請市民搭天星小輪 回顧半世紀發展

2024-12-31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