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奔潰中成長 00後KOL變身「樓長」助社區抗疫

撰文︰蘇言

  00後KOL「拉宏桑」最近在內地成為了家喻戶曉的人物,甚至登上央視新聞。一夜爆火的原因,是她在上海疫情期間,成為了一名義工「樓長」,負責「管理」所住大廈的168戶人家。

  雖然年紀小,「拉宏桑」把抗疫工作打理得井井有條。作為一名影片KOL,她更將自己當「樓長」的有趣故事用vlog記錄下來,為深受疫情困擾的上海市民帶來寬慰與鼓勵。  

搞笑KOL意外成「樓長」 管理百戶人家

  出生在深圳的「拉宏桑」,目前正在香港城市大學讀大學。因為疫情,學校轉為網上授課,機緣巧合下,她暫住在上海,遇上「特別疫境」。

KOL拉宏桑-上海疫情樓長01
拉宏桑一邊讀大學一邊做KOL,以拍攝生活類、搞笑類影片為主,在bilibili上小有名氣。(圖片來源:拉宏桑微博)

  今年3月,上海疫情突然爆發,負責在網絡上團購食品、生活用品的「團長」,以及管理居民樓的樓組長(簡稱「樓長」),成為很多人討論的焦點話題。所謂「樓長」,類似香港的社區幹事,只不過服務對象範圍較小,服務內容則是協助社區居民參加核酸檢測、分發抗疫物資等。

KOL拉宏桑-上海疫情樓長02
KOL拉宏桑在bilibili影片平台上累積了超過200萬追蹤者,影片播放量經常超過百萬。(圖片來源:拉宏桑bilibili視頻截圖)

  有一次,「拉宏桑」偶然看到居民在微信群組征集「樓長」,便好奇地問了一句「什麼是樓長」。沒想到這個00後少女在熱心居民推舉下意外「當選」,成為了社區裏年紀最小的「樓長」。

  在影片平台bilibili,「拉宏桑」是小有名氣的搞笑KOL;但在生活中,當上「樓長」的「拉宏桑」遇到了千奇百怪的問題——面對一百多個需求各異的居民,「拉宏桑」要跟不同人打交道,還需要負責分發測試盒、領取發放抗疫物資、協調安排居民做核酸測試。

  層出不窮的問題讓還在念大學、缺乏社會經驗的「拉宏桑」一度瀕臨崩潰,也讓她深深體驗到了基層工作人員的不容易。

KOL拉宏桑-上海疫情樓長03
拉宏桑成為了年紀最小的樓長,每日在社區中奔波,協助居民做檢測、分發物資、組織網絡團購。(圖片來源:拉宏桑bilibili影片截圖)

  延伸閱讀:KOL時代|幫年輕人免費改造居所「五金少女」打造安樂窩 

KOL拍「樓長日記」 鄰舍溫暖成抗疫動力

  「拉宏桑」用影片記錄下自己的「樓長日記」後,被居民偶然發現並在社交網絡中傳播開來,大家看到她的艱辛與不容易,慢慢開始理解和配合她的工作,更有長輩主動教她溝通技巧,令她與居民的關係拉近了不少。

  「疫情圍封前,樓上樓下誰也不認識誰,自從有了樓組微信群,鄰里之間關係一下就親密了。」提起久違的鄰舍溫暖,「拉宏桑」說。

KOL拉宏桑-上海疫情樓長04
拉宏桑將自己的抗疫生活拍攝成影片,居民看到之後理解義工的不易,主動配合抗疫工作。(圖片來源:拉宏桑bilibili影片截圖)

  「樓長日記」系列在bilibili播放破千萬後,「拉宏桑」的故事被央視新聞報道,獲得了更多的關注。這也讓「拉宏桑」受寵若驚,拍攝影片記錄自己成為被全國人民認識的過程,播放量接近700萬。

  對於「拉宏桑」來說,「樓長」、「團長」的生活可能還要持續一段時間,這個經歷讓她成長了不少,也豐富了她的創作。「我們這些普通人,雖然不能像醫生、義工一樣站在一線抗疫,但我們也能用自己的方式去幫助大家。」「拉宏桑」說。

  中學就成為bilibili KOL的「拉宏桑」,疫情之下進入主流媒體視野,講述內地年輕人的生活點滴,讓更多人看到了年輕一代熱心友愛的真實一面。

  延伸閱讀:非遺傳承|傳統技藝創新表達 面塑手藝人致敬抗疫醫護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時代英雄

李振聲——比肩袁隆平的農業科學家 要讓中國人家中裝滿糧

傑出名人

敦煌保育80年|「敦煌守護神」常書鴻 千年莫高一生守候

創新先鋒

「無創產前檢查之父」盧煜明

盧煜明獲任香港中大校長 帶你認識這位「無創產前檢查之父」

小城大事

李子柒最新影片截圖

李子柒回歸|新影片花大半年製作非遺「漆藝」 停更近3年還做了甚麼?

運動健兒

2:22
巴黎殘奧WH2級單打亞軍陳浩源

「輪羽二哥」陳浩源再闖殘奧 勇奪銀牌突破個人成績

影視巨星

瓊瑤、《還珠格格》劇照

瓊瑤逝世|首部小說捧紅林青霞 《還珠格格》助亞視打低無綫

編輯推薦

中國鐵路冷知識之三|鐵路車次有講究 為何同一趟列車有兩個編號?

盤點|中央三次贈港國寶大熊貓 重溫可愛瞬間

2:15

「熊臉識別」野生大熊貓 高科技守護中國國寶

四川大熊貓基地

四川「追貓」攻略!盤點3大熊貓基地 邂逅「花花」和它的小夥伴們

1:47

1800隻大熊貓

十大中國瀕危動物:「最可愛國寶」大熊貓

邊「玩」熊貓邊讀書?全國首個大熊貓學院正式招生

新興行業-大熊貓飼養員

新興行業|大熊貓飼養員是「最有趣筍工」?

成都大熊貓博物館開幕 主打高科技互動保育體驗

0:31
海南艦

有片|解放軍海軍艦艇編隊訪港5天 即睇新型兩棲攻擊艦「海南艦」風釆

1:30
香港展覽盛事

《香港機遇新里程》 認識變革掌握新機遇

1:37
原來在山西省運城市有一個被譽為「中國死海」的鹽湖,運城鹽湖的湖水會隨着氣溫等及礦物變化,呈現五顏六色的變幻美景,令人歎為觀止。

山西旅遊|「中國死海」運城鹽湖 沉醉迷人七彩幻境

2:18

香港古迹|堅尼地城魯班先師廟本月設免費導賞 細訴建築歷史

3:07

非凡75年·科技篇|從跟跑到超越 中國前沿科技不斷突破

3:07
中國5G、AI、大數據創新科技融入大眾生活

非凡75年·科技篇|從5G、AI到大數據 中國創新科技融入大眾生活

3:45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國航天「從無到強」 躋身世界前列

黃子華棟篤笑、電影《破·地獄》

《破·地獄》|黃子華「票房靈藥」怎樣練成? 首個棟篤笑原是娛圈告別作?

行山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腳比路長的道理

上海
葛兆光
葛兆光

葛兆光對「天下」的想像:一個烏托邦想像背後的政治、思想與學術

2007年12月22日
南海一號

南宋沉船「南海一號」出水

冬至不端餃子碗 凍掉耳朵沒人管

  冬至是中國古代曆法二十四氣節中的重要日子,習俗之一是家家戶戶都在這天趕回家「做冬」,北方人更有吃餃子的習慣,於是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諺語,原來背後有一個觸動人心的故事。

  相傳冬至吃餃子的習俗,與東漢末年的醫聖張仲景有關。張仲景是一個醫術高明的人,某年在辭官返鄉時,正逢嚴寒的冬季,見到許多百姓沒有足夠的衣服及食物,有些人的耳朵甚至被凍壞了。

  於是,張仲景叫徒弟們用羊肉、辣椒和驅寒藥材剁碎放在鍋子裏煮,然後將這些餡料用麵皮包着,分給受寒冷天氣侵襲的百姓,治癒了很多...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