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兵馬俑出土 見證中國文化崛起

撰文︰華思齊

  西安兵馬俑是中國旅遊熱點,這個驚世的中國文化古蹟,早於改革開放之前發現。兵馬俑問世近半世紀,總共接待逾200位國家元首。由首位到訪的新加坡國父李光耀、80年代的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等,到近年的印度總理莫迪及法國總統馬克龍,每每有外國政要訪華,兵馬俑必定在他們到訪之列。

傳統中國文化精華 兵馬俑偶然間被發現

  兵馬俑的發現,乃出於偶然。

  1974年3月,國家還未改革開放,那年正值大旱,西安市臨潼西楊村的農民因為缺水灌溉發愁。楊志發與幾位村民帶着鐵鍬、鋤頭等簡陋工具到附近打井。打到4、5米深時,他感覺鋤頭碰到甚麼硬物,決定翻出來看,結果給他挖出8個真人大小的殘破陶俑,以及一些銅箭頭。

  當時,根本沒人意識到這些兵馬俑的重要,一些農民甚至覺得在土裏挖到俑頭是不祥之兆。

陶製兵馬俑在坑道中排列陣勢,每個臉容都不盡相同。
陶製兵馬俑在坑道中排列陣勢,每個臉容都不盡相同。(圖片來源:Getty)

  一個月後,消息傳到文物考古專家趙康民耳裏。他馬上趕到西楊村,經過一輪觀察,很快就意會到,眼前的陶俑大有可能是國寶。

  隔天,他帶上卡車把殘俑拿去修復。幾日後,兩個身高1.78米、身穿戰袍的威武戰士活現眼前。村民無意發掘出來的,正是20世紀最震撼的文物──秦始皇陵的兵馬俑。

中國文化保育意識未到位 中央高度重視兵馬俑

  當時中國尚未步入改革開放,更加未有完善的中國文化文物保育知識。由清末開始,不少外國人借機四處搜尋中國古代文物,其後發生抗日戰爭及內戰,更多文物又在戰爭亂中流失海外;加上60年代中,中國剛經歷了一場破舊運動,趙康民一度擔心兵馬俑會被毀掉,打算保守秘密,「等待適當的時機再報告此事」。然而,消息還是被一名新華社記者洩露了。

  幸好,他的憂慮最終沒有發生。中央政府對發現非常重視,決定進行有規模的開鑿。幾個月後,超過500具陶俑被發掘出來。翌年,國務院宣布在兵馬俑的遺址上興建博物館。

  延伸閱讀:英女王訪華 解決香港前途問題

1986年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訪華時,亦有參觀兵馬俑。
1986年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訪華時,亦有參觀兵馬俑。(圖片來源:Getty)

  1979年10月1日,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正式開幕,沉睡地底2000年的磅礡軍隊重見天日,震驚世界。

  剛出土的兵馬俑其實是彩色的,但當彩繪接觸空氣,顏色在數分鐘內迅速剝落消失,氧化成灰土色。考古團隊知悉有關問題,立即停止挖掘, 邀請德國科學家聯手,希望保留陶俑上的色彩,所以今天大家才得以看到部分彩繪兵馬俑,不過顏色已經黯淡許多。

  很多人以為,兵馬俑等同秦始皇的皇陵。不過考古學家相信,具有守護意味的陶俑僅屬皇陵的外圍。

秦始皇陵墓 相傳藏濃厚中國文化寶藏

  多年來,專家一直運用不同的技術,探測秦始皇皇陵核心地宮的確實位置。根據史書記載,皇陵深挖至泉水之下,以銅鑄加固,墓中修建了宮殿樓閣,內裏飾有在中國文化象徵天宿星辰的寶石明珠,又模仿百川、五嶽的地勢興建。由於放滿奇珍異寶,所以機關處處,加入水限防盜,其一是水銀含毒性,可保陵墓安全,再者亦具有防腐和鍍金的作用。不過真相仍有皇陵曝光才得以破解。

最初兵馬俑身上有着紅、藍、金、粉色的彩繪,如今這大部分的顏色已經氧化。
最初兵馬俑身上有着紅、藍、金、粉色的彩繪,如今這大部分的顏色已經氧化。(網上圖片)

  改革開放後,國家在1982年實施《文物保護法》,加強對中國文化及文物的保護,引進國際經驗和利用科學修復方法,完善文化遺產的制度保障。2006年更頒布《中國公民國內旅遊文明行為公約》,教育民眾尊重中國文化文物。

  由破壞到修復,維護到建立制度,經濟發展到平衡保育,中國文化文物保護工作仍有很長的路。

2:06

改革開放|最年輕省份也是最大經濟特區 海南省從小漁村變大都會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非凡75年

3:07

非凡75年·科技篇|從跟跑到超越 中國前沿科技不斷突破

國策通識

深圳作為經濟特區,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

國策通識|甚麼是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

上海建設機器廠

改革開放|打破「鐵飯碗」「大鍋飯」 首間全員勞動合同制企業在上海誕生

十四五規劃

2:28

十四五民生篇|中國怎樣應對老齡化?

一帶一路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編輯推薦
李子柒最新影片截圖

李子柒回歸|新影片花大半年製作非遺「漆藝」 停更近3年還做了甚麼?

1:51

「太空艙」裏挖文物?三星堆考古「黑科技」開創先河

2:10

60件文物

陝西考古幾誇張?每日出土60件文物

1:43
水下考古;長江口二號

水下考古幾神奇?「長江口二號」古船打撈 工程規模全球最大

烈士紀念日|科技考古追尋塵封歷史 文少卿:讓無名烈士變有名

北周武帝宇文邕

科技考古|北周武帝宇文邕真實容貌曝光 英年早逝極可能這原因

南海1500米海底考古大發現 兩艘明代沉船 逾10萬件文物

100周年|中國考古大發現(上):從河南小村出發 探尋文明起源

0:31
海南艦

有片|解放軍海軍艦艇編隊訪港5天 即睇新型兩棲攻擊艦「海南艦」風釆

香港運動員

不斷更新|《香港機遇新里程》第4集 體育盛事 香港的主場經濟

1:37
原來在山西省運城市有一個被譽為「中國死海」的鹽湖,運城鹽湖的湖水會隨着氣溫等及礦物變化,呈現五顏六色的變幻美景,令人歎為觀止。

山西旅遊|「中國死海」運城鹽湖 沉醉迷人七彩幻境

3:07
中國5G、AI、大數據創新科技融入大眾生活

非凡75年·科技篇|從5G、AI到大數據 中國創新科技融入大眾生活

3:45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國航天「從無到強」 躋身世界前列

2:48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國交通75年 從「基本靠走」到復興號和C919

3:15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國如何成為「基建狂魔」?

黃子華棟篤笑、電影《破·地獄》

《破·地獄》|黃子華「票房靈藥」怎樣練成? 首個棟篤笑原是娛圈告別作?

李子柒最新影片截圖

李子柒回歸|新影片花大半年製作非遺「漆藝」 停更近3年還做了甚麼?

風箏 女孩 男人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叔叔,你真棒」滋潤人心

中國清朝,上朝
葛兆光
葛兆光

葛兆光憶清帝國皇權太集中 阻礙變革的可能性

2020年11月23日
貧困縣

全國最後一批貧困縣「摘帽」

蜑家雞見水  

  香港有一句歇後語「蜑家雞見水」,原來與嶺南民俗有關?是甚麼意思呢?

  蜑家,是生活在廣東沿海一帶的古老族群。

  在古代,蜑家是被歧視的一群人,更曾為賤戶之一。他們只能在海上生活,以船為家,不能隨便上岸,而且不可以擁有田地。因此,蜑家人在船上養的蜑家雞不能放養四出走動,只能關在籠裏,雞口渴時,看着海水卻無法喝到,就像蜑家人口渴時就只得看着四周的海水一樣。因為海水喝不...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書展專題講座-《香港志.自然》:自然環境保育在香港

第34屆香港書展將於本月17日至23日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今年香港地方志中心再度與中華書局攜手參與香港書展,並舉行專題講座。書展亦設置《香港志》專屬展位,親臨專區並參與遊戲,更有機會獲贈禮品,不容錯過!

  •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會議室S226-227)
  • 日期︰2024年7月22日(星期一)
  • 時間︰下午2時30分至4時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