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嬤=阿媽?阿嫲?

   不同地方對女性的稱謂可謂五花八門,除了北方人稱「婆婆」相等於南方的「奶奶」/「家婆」外,「阿嬤」現代多被指為祖母/外婆,但舊社會實際是指母親或乳娘。

  「嬤」(音:mo)這個詞在舊社會專指乳娘/乳母,也是母親的俗稱。末代皇帝溥儀年幼時被帶入宮中當皇帝時,其乳娘同行,他跟乳娘的感情很深,稱之為「二嬤」。

  「二嬤」既是乳母,又是第二個媽。

  然而,現代人則將「阿嬤」視作祖母或外祖母。在閩南語、客家話、潮州話、粵語等方言中,「阿嬤」表示祖母或外祖母的意思。福州話、閩東話、閩北語只用表示祖母。台灣也是以「阿嬤」代表祖母。

  日本作家島田洋山於2001年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佐賀的超級阿嬤》,就是寫主角到九州佐賀縣投靠「阿嬤」(外婆)的生活。小說在日本銷量超過700萬冊,後來拍成電影及出版漫畫。可以看到,「阿嬤」這個稱謂廣泛普及。

相關標籤

你不知道的「520」

  昨天5月20日,不少年輕男女都像過情人節一樣慶祝,引起了筆者的好奇:甚麼是「520」呢?   

  普通話「520」就是「我愛你」,中國各地方言又怎麼說「我愛你」呢?

  上海話:吾老歡喜儂額;寧波話:阿拉臘月子福啊儂;南京話:吾對你蠻有意思滴;重慶話:我只有愣個喜歡你了;開封話:俺就是相中你了;河南話:俺楞中你了;山東話:俺喜憨嫩;山西話:額待見你;合肥話:吾好算你;江蘇話:我古西你;天津話:...

可吃又不可吃的:甑

  我們談論過西貢近浪茄灣的郊遊勝地罾棚角咀,原來在罾棚角咀一遠處,有個一個外形似飯團的三角小島,那個區域叫做飯甑洲。飯甑洲的「甑」,也是一個比較冷僻的字,不過,就與「飯」很有關係。

  「甑」在古代是一種煮食器材。

  「甑」(音:曾或贈)是古代蒸飯的一種瓦器。底部有許多透蒸氣的孔,置於鬲上蒸煮,如同現代的蒸鍋。

  有一個成語為「甑塵釜魚」。甑、釜,皆為煮食炊具。這個成語指漢朝書生范冉,因為家境清貧,很久沒有燒飯,以致蒸飯的炊具積滿塵埃,鍋子生蠹魚, 比喻生活極為清寒困苦的意思。...

罾:魚網也  

  疫情嚴重,遠足已成為香港人疫情期間的主要戶外活動之一。在西貢近浪茄灣的罾棚角咀,因長期受風浪侵蝕而形成了壯觀的海岸景色,有「千柱海岸」之稱,疫情期間吸引了很多人到來郊遊。 

  朋友把在罾棚角咀的風景照放上個人網絡平台,不少人都好奇罾棚角咀的「罾」字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字。

  「罾」是一個生僻字,音「曾」,解作魚網。

  「罾」字乃形聲字,從四(網),從曾,其本義是一種用木棍或竹杆做支架的魚網。《說文》:「罾,魚網也。」《莊子·胠篋》:「釣餌網罟罾笱之知多,則魚亂於水矣。」

 ...

自小跟婆婆同住=「童養媳」?

  中國幅員廣大,北方跟南方方言在意義上時有很大出入,會導致笑話或尷尬的情況出現。

  一位在香港土生土長的中年女同事說:「我自小便跟婆婆一起生活。」從北方來港工作數年的同事感到驚訝:「香港仍有童養媳!」。

  原來在舊時代,領養別人家的小女孩做兒媳婦,待兒子長大讓他們結婚,叫做「童養媳」。 

  「婆婆」一詞泛指年長的女性。廣州方言中,稱呼自己母親的母親為「婆婆」或「外婆」,但在普通...

宅男宅女

  疫情肆虐,為了減少社交距離,大家都被迫留在家裡,成為「宅男」或「宅女」。這個詞彙源自台灣的網絡文化,「宅男」、「宅女」就是指長期足不出戶的人。

  1970年,日本流行文化愛好者,被稱為「御宅族」。「御宅族」是指一些對某種事物有高度了解及喜愛的一群人,例如對古董收藏家、書法愛好者、影音發燒友等,而這群人當中有一部分以喜愛電玩為主。

  在2000年,台灣的網絡文化興盛,借着日本「御宅族」而重新定義一個漢語詞彙:「宅男」。相對於「宅男」,有相似...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回歸紀念柱

  香港回歸紀念建築物之一,便有回歸紀念柱,它其實是甚麼呢?   不同於其他紀念回歸的建築,回歸紀念柱並非由政府負責興建,而是由八鄉鄉事委員會會員自行斥資建造而成,是香港唯一由民間籌建以紀念香港回歸祖國的建築物。

  回歸紀念柱座落於元朗八鄉上村公園,柱上有時任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周南的題字,上面書有「擎天一柱回歸紀念」的金漆字。

  回歸柱序文「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乃香港回歸祖國懷抱之歷史時刻,舉國上下,歡欣鼓舞;海外赤子,揚眉吐氣;五洲之內,友好仁人,無不關注此世紀盛事。近者悅,遠者來,盼一睹交接之盛典,視躬...

香港回歸紀念塔

   大埔海濱公園,有一座高32.4米的香港回歸紀念塔,回歸塔牌匾由前新華社分社社長周南題詞。   紀念塔以木材為建築材料,分上下兩層,設計為螺旋形建築。遊人登上紀念塔,可將吐露港迷人景致盡收眼底,更可以遠眺八仙嶺及馬鞍山的景色。而這座建築物建於大埔海濱公園裏,當中還有一個特別的意義。

  香港回歸紀念塔所在地,正是當年英國接管新界時英軍登陸之處。

  1898年,英國強迫滿清政府簽署《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將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土地及島嶼「租借」給英國,為期99年。在1899年4月16日,港英政府在大埔舉行接管新界的儀式,而當時這批英軍登岸的地方正是現時香港回歸紀念塔所在之處。

 ...

香港回歸:1997年

  1997年,中國開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

  至於為何是1997年呢?這就與一個歷史遺留的問題有關。

  在19世紀末,滿清政府積弱,外國通過不平等條約強佔中國土地。1898年,當時英國政府趁列強在中國劃分勢力範圍之機,逼迫清政府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以「租借」名義強佔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土地及島嶼,為期99年,而這個所謂「租借期」結...

香港回歸

  今天是香港回歸27周年,讓我們說一下「回歸」這個詞語。   回歸有重回、回到的意思。1997年7月1日,祖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對香港而言,就是正式回歸祖國的大日子。

  回歸一詞是出現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當時中英兩國就香港前途問題不斷交鋒,英國希望延續對香港的管治,但中國表明要「收回香港」。

  已故國家領導人鄧小平曾於1982年明確表示:「關於主權問題,中國在這個問題上沒有回旋餘地。坦率地講,主權問題不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現在時機已經成熟了,應該明確肯定:一九...

小龍女:我想要過過過兒過過的日子

  愛看金庸小說的話,想必看過《神雕俠侶》,當中小龍女和過兒(楊過)的愛情故事真是可歌可泣。「我想過過過兒過過的日子」,就是小說延伸出的一句網絡潮語。

  這句話表達甚麼意思?

  答案:第一、二個「過」字是動詞,第三個是名詞,第四、五個都是動詞。

  全句意思是:小龍女想要過過(體驗)過兒(楊過)過過(經歷過)的生活。

  同一個「過」字,卻有這樣多不同的用法和意義,難怪網友紛紛表示:這句話體現「中文博大精深」「(令)老外學漢語大崩潰」。

  延伸閱讀:...

「爛衫爛褲莫亂丟」是何解?

  歇後語之所以歷久常新,是因為它反映了一個地區的風土人情,以及社會變遷,聽懂的話常會令人會心微笑。   廣東話歇後語如是,客家話的歇後語也是一樣,其中有一句「爛衫爛褲莫亂丟」,大家知道是甚麼意思嗎?

  客家話中「爛衫爛褲莫亂丟」背後是甚麼意思呢?

  昔日社會生活艱難,爛衫爛褲雖然破舊,修補過後還是可以穿着的,又不至於囊中羞澀的時候沒有衣服可穿。

  所以,客家人就有「爛衫爛褲莫亂丟——留來日後好遮羞」的說法了。

  延伸閱讀:泥菩薩過江 自身難保   

歇後語「閻羅王」與鬼有關嗎?

  中國人最忌諱談死,與閻羅王有關的歇後語,是不是也大都與「死」有關?不是呢。   倒是由「死亡」帶出來的幽默話語,聽到會令人會心微笑的,這裏介紹兩個「閻羅王」有關的歇後語。

  「閻羅王探病」,你會聯想到甚麼?

  常聽到有人臨終前,會看到「牛鬼蛇神」帶他們走,也聽說過「閻羅王報到」。

  所以,當病人聽到閻羅王來了,便覺得自己已無藥可救很就便會死去。

  於是,就有「閻羅王探病——問你死未」這個歇後語了,這個用法引申到生仔,意思是當到了一個非常惡劣的環境,看你還可以怎應對?...

「成吉思汗打仔」結果怎樣?

  成吉思汗是歷史上大蒙古國的可汗(最高領袖),那麼「成吉思汗打仔」有甚麼特別意思呢?

  這句俗語與成吉思汗父子的故事其實沒有關係,與「可汗」這個稱呼有關。

  可汗又稱「大汗」,有人就把可汗的兒子叫作「小可汗」。

  成吉思汗打仔,就是大汗打小汗,粵語就是「大汗耷細汗」了。

  「大汗耷細汗」就是形象化地形容天氣太熱,整個人都被汗水沾滿了。

  漸漸地,當形容天氣炎熱汗流浹背的情景時,就會...

猜歇後語:細佬哥剃頭

  現代的年輕人都喜歡到理髮店,因為專業理髮師必定有水準,必能「剪個靚髮」。   不過,舊社會的孩子一聽到去髮廊,就會聞之色變,甚至「扯大嗓門」哭,那是為甚麼呢?

  舊社會的家庭,大都是三餐不計、窮苦不堪,當然沒有餘錢去「剪個靚髮」了,去理髮店唯一要做的,就是被老師傅「剃光頭」。

  頭髮刮個光,就不會生頭蝨,也不用經常洗頭和剪髮,又衛生又省錢。

  還有,那時代的理髮老師傅只有一把大頭刀,刀片用舊了不甚靈光,剃頭其實就是用力「推光」、「磨光」,絕對不是享受的。...

「無牙婆穿針」是怎樣的情景?

  以前社會比較窮困,一般家庭,母親負責縫縫補補是家常事。以往做縫紉穿針後,不像現代人用剪刀去剪線頭,而是習慣用牙咬斷線頭,成為上一代的集體回憶。

  不過想像一下:若沒有牙的老婆婆,如何咬斷針線?

  答案當然是咬不斷了。咬不斷,就是「唔咬線」了。

  「唔咬線」也是粵劇界的用語,特別指那些粵劇的演唱者「走音跑調」、「唔食線」、音準不對等。

  所以,當指別人唱歌「走音」時,就會說「無牙婆穿針——唔咬線」了。

  延伸閱讀:「三姑六婆」指甚麼人? 

「阿崩養貓」結果是?

  常聽媽媽對不聽話的孩子說:「阿崩叫狗,愈叫愈走」,指的就是叫孩子這樣做,孩子偏要往相反的意思去做,讓媽媽不得要領。

  「阿崩叫狗,愈叫愈走」這句歇後語我們之前已說過了,想了解更多的話,可以回顧一下阿崩叫狗 愈叫愈走這個歇後語 。

  阿崩叫狗,狗愈走的話,那麼,若果阿崩轉養貓,會變成怎樣?

  阿崩是指缺門牙或兔唇的人,當他叫「狗」時,因發音不正,讀成「走」,狗兒聽了就遠走了。

  愛狗如命的阿崩無計可施,轉改養貓,...

「賣布唔帶尺」下一句是甚麼?

  賣布商販開鋪做生意,當客人前來買布時,都會用硬尺、軟尺來量度,按匹數定價而售。   但如果賣布商販根本沒有量度工具,如何做生意呢?

  我們在市場買東西時都怕被人「呃秤」(指商人做生意的時候不老實,以欺騙的手段交易),如果布販根本沒有備尺,只憑口說多少匹而定價格,就有存心欺騙客人的嫌疑了。

  沒有備尺而「不量」度布匹,諧音就是「不良」了。因此,「賣布唔帶尺」的後半句就是「存心不良」了。

  延伸閱讀:「半夜食黃瓜」是甚麼味道?

「茅坑裏扔石頭」會有甚麼後果?

  廣東話歇後語,不但很幽默,而且常常能形象化地展示場景,令人一聽就會心微笑。

  「茅坑裏扔石頭」就很形象地展示了場景,只要稍加想像,就能會意到當中的意思。

  把石頭用力投入一桶水中時,石頭就會激起水花,還會濺出來沾濕身。如果那不是一桶水而是茅坑的話,激出來的就不是水了,而是「激起公糞」。

  套用在生活中,就有「茅坑裏扔石頭——激起公憤」的意思了。

  延伸閱讀:周瑜打黃蓋:一...

夏至是「去衰運」最佳時機?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這天有不少禁忌,一些命理師更會大造文章,說哪個生肖將去掉衰運迎來好運等等。為甚麼「夏至」會與運氣拉上關係?

  《漢學堂經解》所集崔靈恩《三禮義宗》:「夏至為中者,至有三義:一以明陽氣之至極,二以明陰氣之始至,三以明日行之北至。故謂之至。」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陽氣最旺盛的時刻,陽氣一向被譽為正氣,陽氣旺盛就是正氣集聚最多,若這天多吸陽氣的話,便能驅走霉氣,迎接好運來臨。

  為了得到好運,有些地方會有「夏...

「啞子」有多少歇後語?

  啞子,就是啞巴,即不能說話的人。不能說話的話,所有感覺都不能說出來,只有自己承受,當中的酸甜苦辣的確不好受。

  不知是否因為這樣,有關「啞子」的歇後語有不少。

  首先,大家最熟悉的,當然是「啞子吃黃蓮——有苦自己知」,意思就是吃了超苦的黃蓮,想大喊出來卻做不到,當中的苦味只有自己才知道。

  「啞子彈琴」的歇後語又是甚麼呢?啞子彈琴,彈得好與不好他自己聽不到,比喻人光會批評別人、卻看不到自己錯處的人。

  「...

「半夜雞啼」有甚麼特別?

  半夜三更,又未到天曉時分,卻有公雞在啼叫,為甚麼呢?

  成語有一句「半夜雞叫」,源自《史記·孟嘗君列傳》,指戰國時期,齊國孟嘗君逃亡至函谷關的典故。當時規定雞鳴時關門才會開啟,可那時未到雞鳴時分,孟嘗君因為出關心切,命人扮雞鳴叫,結果騙到守衛開門、成功出關。後人便以「半夜雞叫」形容突然發生,且不太好的事情。

  「半夜雞啼」還有一句歇後語。這個歇後語的...

「北角過啲」是甚麼地方?

  住在北角的話,應該會聽過老一輩或街坊說過這句話:「北角過啲」,聽得懂的人準能會心微笑。

  為甚麼?要讀懂句話的含意,首先要理解北角的地形:若以北角站為北角的中心點,過一點會是哪一處?

  北角下一個站就是鰂魚涌站了。

  昔日在鰂魚涌英皇道921-927號(今麗池大廈所在地),即曾經的七姊妹泳灘,有一處極為繁華的地方,即是當時富豪雲集的「麗池夜總會」。

  那年代,大家都慣說麗池夜總會為「...

「陳年中草藥」是怎麼模樣的?

  廣東人經常用中藥或草藥來調理身體,也從中衍生出不同的生活用語。

  例如廣東人常說「山草藥」,下一句大家便知道是「噏得就噏」,意思指有人大嘴巴,不經思考故亂說話,很容易惹禍。

  那麼,「陳年中草藥」大家又想到甚麼呢?

  草藥經高溫煎煮就會熬爛,成為草藥渣。如果放置日久,陳年的中草藥渣更會更發霉發爛,因此衍生出「陳年中草藥——發爛渣」的說法。

  發爛渣是甚麼意思?...

「一個酸梅兩個核」會變成怎樣?

  一個酸梅只有一個核,如果有兩個核,這個酸梅會是怎樣的?

  酸梅是大眾都會吃到的食物。一個酸梅原本只有一顆大大的核,若果遇到兩個核,就表示這顆酸梅已經變得不一樣,比喻事物已變了質,與以往的變得不一樣了。

  所以,「一個酸梅兩個核」的歇後語就是「今時唔同往日」了。

    老一輩的娛樂記者與明星的交往,就是「今時唔同往日」的寫照。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香港電...

「太陽底下喝老酒」與小動物有關?

  由於受到太平洋附近的強颱風影響,香港開始進入酷熱天氣。如果想降溫,相信大家都會喝一杯冰涼的飲品;但如果愛酒人士,想在太陽底下喝老酒,又會是甚麼感覺?這句話背後,竟然也與一種小動物有關係?

  天時暑熱,大家一定都會避開戶外活動;如果要在室外長時間逗留,難免會被太陽曬得發熱。

  如果在此刻,有人再遞上一杯老酒,讓你品嘗一下,這肯定就有如歇後語「太陽底下喝老酒」一樣。

  「太陽底下喝老酒」的感覺是怎樣的?身體外面已經曬得火熱;再喝上一杯老酒,就連身體內都非常滾燙,所以這句話就是要表達——...

歇後語「平洲奶媽」原來為搵食?

   要知道這個歇後語的後半句是甚麼,先要知道哪裏是平洲。

  平洲位於佛山市南海區東部,毗鄰港澳,地處廣州、佛山交匯地帶,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水陸交通十分方便,有直航香港客貨港口,以今天的角度來說是一個發展潛力雄厚的地方。

  可數十年前的平洲,是一個比較窮困的地方,當地婦女沒工作做,多到鄰近的廣州的有錢人家當保姆(奶媽)賺錢養家。

  不過,當年平洲的婦女到廣...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