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擊手》主角原型 「冷槍之王」張桃芳32天殲214敵

編輯︰許可

  張藝謀父女執導的《狙擊手》2022年春節在內地上映,電影說的朝鮮戰爭(韓戰)中志願軍狙擊手的故事,而片中主角大永的原型,就是用一把沒有瞄準鏡的老槍,打出32天殲敵214人奇迹的「冷槍之王」張桃芳。

張桃芳響應號召參軍 抗美援朝 

  張桃芳1931年出生在江蘇興化農家,成長在戰火紛飛年代,早年沒讀過甚麼書。1951年3月,20歲的張桃芳響應號召參軍,成為一名志願軍戰士;他接受新兵訓練後便隨隊部北上,第二年開赴朝鮮戰場。

   在張桃芳入伍前的大半年,亦即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戰火還燒向中朝邊境。為了保家衛國,中國10月派遣志願軍跨過鴨綠江,支援朝鮮,對抗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

  相比於聯合國軍,志願軍裝備、物資都落後許多,中國軍人打的是戰術,更是意志。

《狙擊手》2022春節在內地上映,張桃芳家鄉興化的有關方面組織張桃芳的親屬、同鄉戰友的代表,一同觀看電影。(網上圖片)

  志願軍入朝後8個月,雙方部隊經過了5次大規模戰役,曾被拍成電影的「長津湖戰役」,便是第2次戰役中的一場大戰。接下來戰事轉入了第二階段──長期對峙陣地戰。

  陣地戰對炮兵火力密度和射程處下風的志願軍來說,是極為不利的。敵方恃着制空權和火力優勢,甚至囂張地把警戒陣地修到志願軍前面,士兵還經常走出碉堡曬太陽、到兩軍陣地間的河溝洗澡,極盡挑釁之能事。

  為了化被動為主動,志願軍決定推廣有戰略色彩的「冷槍冷炮運動」,培養和集中一批射擊能手,在對峙狀態中向幾百米外的敵方小群目標,例如前沿步兵等展開狙殺。

  延伸閱讀:《長津湖》吳京角色原型 李昌言帶兵直搗美軍指揮部

「冷槍冷炮運動」造就張桃芳傳奇 

  「冷戰冷炮運動」後來證明是非常成功的,從1952年5月至1953年7月朝鮮戰爭停戰,聯合國軍有多達5.2萬人斃傷在志願軍的狙擊下,這也是史上最大規模的狙擊作戰。

  張桃芳所在24軍72師214團,是1953年1月初到達上甘嶺換防的。當時慘烈的「上甘嶺戰役」已結束,但志願軍和美軍仍在陣地對峙,「冷槍冷炮運動」也進行得如火如荼,214團當然也要按照整體戰術安排,挑選執行「冷槍」任務的狙擊手。

在張桃芳隨部隊跨過鴨綠江之前,朝鮮戰爭已經歷5次戰役,並開始轉入對峙的陣地戰階段。(網上圖片)

  對狙擊手崗位,張桃芳躍躍欲試;少年時曾跟隨爺爺打過獵、摸過槍的他,更對自己信心滿滿。沒想到的是,在第一次射擊考核中,他的3槍連靶邊都沒擦中,全部零分;因為成績太差,張桃芳一度被調到炊事班去。

  踏上戰場便如此窩囊,張桃芳很沮喪,但卻不服輸。為了能成為狙擊手,他要自己有金睛火眼,還要有紋絲不動的定力。

  為此,張桃芳開始槍不離手地苦練,白天他擎槍瞄準山上石頭或樹木,晚上就用油燈飄忽不定的火光來做瞄準目標;他還掛上沙袋訓練臂力,又在地上一趴幾個小時。同袍形容,張桃芳就像着了魔一樣。

總結經驗 張桃芳找到狙擊竅門

   不到一個月,張桃芳就算在臂上吊着兩個沙袋,仍能一步到位地舉槍並瞄準目標,他的射擊成績也突飛猛進。

  張桃芳的努力很快換來再上考場機會,而這考場就是真正戰場。

  第一天,張桃芳看到陣地前百多米有兩名美軍走動,但他太緊張,也沒有狙擊移動目標的經驗,致連開了12槍都沒有擊中,只能眼看他們逃之夭夭。

  第二天,張桃芳調整了瞄準方去,再狙擊出現在陣地前方的3名美軍,結果第二名美軍應聲倒下,但完成任務的他,其實瞄準的卻是第一名美軍.......。

張桃芳使用的7.62毫米口徑步槍,現收藏於軍事博物館內。(網上圖片)

  張桃芳苦苦思考問題出在哪裏,又向狙擊手前輩請教,終於他領悟了山地狙擊尚要考慮到坡度、目標高度、行進速度等眾多因素;他還總結出一條經驗:打上山的目標要瞄準頭部,因為敵人向前跑,即使打不到頭部,也能打到胸部;打下山的目標則要瞄準腳部,這樣正好能打中敵人的頭或胸。

  有了這經驗,張桃芳終於找到了「感覺」。他如願當上上甘嶺597.9高地的一名狙擊手,並打出驚人的戰績。一個打靶零分的新兵,在短短一個月間變成了神槍手,成為部隊裏爆炸性新聞。

  張桃芳到底有多「神」?根據《解放軍畫報》2002年的一篇報道,他從1953年1月29日開始當狙擊手,到5月25日為止,扣除集訓和開會,在實際射擊的32天裏,單槍用442發子彈斃敵214人,且自己毫髮無傷。這個狙擊紀錄,在中國至今無人能破,張桃芳也有了「冷槍之王」、「槍神」等稱號。

張桃芳用無瞄準鏡老步槍打出奇迹 

  而軍迷更會看到,張桃芳當時使的是一把俗稱為「水連珠」的蘇聯製老式普通步槍;它槍管短、後坐力大,也沒有光學瞄準鏡,根本不適合狙擊,但張桃芳卻硬是用這麼一把老槍打出世界級狙擊成績。

  因為張桃芳一槍一個準,上甘嶺對面陣地的美軍聞風喪膽,一聽到狙擊槍聲就慌張得馬上呼喚火力支援;他們再不敢輕易「冒頭」,連大小便都躲在工事內解決。後來一位被俘虜的美軍向志願軍說:「你們的狙擊手真厲害,他想打人的頭,絕不會打到頸。」

張桃芳離開朝鮮戰場後入讀軍校,並成為「米格-15」戰機飛行員。再後來他因身體不適應高空缺氧而離開空軍,轉為防空兵,退役後在山東濰坊生活。(網上圖片)

  當然,張桃芳的傳奇不止於狙殺數字,還有他與美國頂級狙擊手一場堪稱軍事史上最精彩的狙擊對決;該場對決也是《狙擊手》等很多電影的故事藍本,惟這是後話。

  張桃芳因為神級的戰功,未幾便被選派到軍官學校進修,還改行成為戰機飛行員,此後又長期防空部隊工作。他再沒上戰場,也沒再拿起狙擊槍,但他在朝鮮戰場的傳奇已永載史冊。

  後來西方有傳媒評選世界十大狙擊手,張桃芳名列第八。

  2007年10月,一代「槍神」張桃芳在山東濰坊病逝,享年77歲。

  延伸閱讀:張藝謀《狙擊手》以戰術勝戰力 口碑不輸長津湖

電影《狙擊手》故事藍本 槍神張桃芳與「幽靈」的生死對決

2022-06-16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長津湖戰役失四肢左眼 老兵朱彥夫如何感動中國?

2022-03-10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扎根世界屋脊 吳天一為高原醫學奉獻一生

2022-03-04

幻想移民火星不科學 「天問」總設計師張榮橋:不如打理好地球

2022-01-27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2025-04-08

運動健兒

桌球世界冠軍趙心童

桌球|世界冠軍趙心童創歷史 年少成名曾迷失毀前途

8小時前

影視巨星

謝霆鋒

謝霆鋒啟德開騷 香港歌手第1人 影視商界齊頭並進

2025-05-01

時代英雄

王承書 鮮為人知的原子彈女功臣

2025-02-10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2025-03-20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2025-03-17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2025-04-08

運動健兒

桌球世界冠軍趙心童

桌球|世界冠軍趙心童創歷史 年少成名曾迷失毀前途

8小時前

影視巨星

謝霆鋒

謝霆鋒啟德開騷 香港歌手第1人 影視商界齊頭並進

2025-05-01

時代英雄

王承書 鮮為人知的原子彈女功臣

2025-02-10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2025-03-20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2025-03-17
編輯推薦

金像獎2025|劉青雲四奪影帝 《九龍城寨》橫掃9獎成最大贏家

2025-04-28
大阪世博中國館

大阪世博|四川率先辦活動周 重點展陳三星堆及大熊貓|走進中國館

2025-04-23

高鐵話你知之五|坐高鐵不想被噪音騷擾?有靜音車廂

2024-03-11

高鐵話你知之六|高鐵為何很少「通宵車」?

2025-01-24

高鐵話你知之七|每天第一班高鐵為何不載客?

2025-02-05

高鐵話你知之一|列車座位為甚麼沒有E?

2023-12-04

高鐵話你知之二|買了無座票=全程站?「三色燈密碼」幫你找空位

2023-12-26

高鐵話你知之三|高鐵月台「彩色地標」要怎樣看?

2024-01-03

高鐵話你知之四|高鐵為何沒有安全帶?

2024-01-22

高鐵話你知之五|坐高鐵不想被噪音騷擾?有靜音車廂

2024-03-11

高鐵話你知之六|高鐵為何很少「通宵車」?

2025-01-24

高鐵話你知之七|每天第一班高鐵為何不載客?

2025-02-05

高鐵話你知之一|列車座位為甚麼沒有E?

2023-12-04

高鐵話你知之二|買了無座票=全程站?「三色燈密碼」幫你找空位

2023-12-26

高鐵話你知之三|高鐵月台「彩色地標」要怎樣看?

2024-01-03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一條問題分高下

2025-05-02
1997年5月7日
當代中國-當年今日-中國光明工程

「中國光明工程」進入實施階段

工夫茶 vs 功夫茶  

  潮州人吃飯喝茶,都用「食」字,「食飯」叫「蓆伴」,喝茶叫「食茶」(音:蓆嗲),當中又最愛喝「工夫茶」。

  「工夫茶」的「工夫」,跟「打功夫」的「功夫」並不一樣。「工夫茶」一詞最早出現在清康熙年間,據說是福建武夷山上最上品的茶種,慢慢演變成一種品茶的程式,即泡茶的動作及過程。 

  「工夫茶」(音:近扶爹)的「工夫」,在潮州話的意思是仔細、講究的意思,而不是耍功夫的「功夫」。

  泡工夫茶需要用一個細小的...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