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2-02-12
一位年青人大學畢業了,他到100公里以外的城市工作,每個月他都會回家看望年邁的母親。
每次回家後,母親都對他說:「孩子,把您用過的車票留給我吧,蠻好看的!」他笑一笑就把車票送給母親。晚上他和母親閒話家常,母親看來真的開心透了。
後來,他戀愛、生子,就把原來一個月回家一次,改成了兩個月才回去一次。
後來,他升職了,每天都有忙不完的工作,於是他半年才回一次家。
後來,他買了小轎車,再也不坐公共汽車,於是回家再也沒有車票留給母親了。
延伸閱讀:李焯芬人生導航 永遠響兩次的電話鈴

十年過去了,他成了那個城市的市長。
有一天,晚上家裏電話響起,是老家的弟弟打來的長途電話,說母親突患腦溢血,生命垂危。
一個多小時以後,他趕到來,探望母親。這時,他才發現,母親已白髮蒼蒼,衰老憔悴。
這次相見一面,是最後一面。天亮時,母親去世了。
他帶領兄弟姐妹們,辦完了喪事,安葬了母親。
延伸閱讀:李焯芬人生導航 最後一份晚報
當整理母親的遺物時,他從那個祖傳的樟木箱子裏,翻出了一本中學課本。
翻開來一看,啊,書內竟整齊地夾着一疊車票——那是他當年每次返鄉看望母親時留下的車票。
他的眼淚一下子奪眶而出。
他後悔,為什麼母親健在的時候,不多回幾次家?他還突然想起,這麼多年來,母親還從未到過他的四房兩廳的豪宅裏住過一個晚上。
要回到城市去了。他隨身帶着那一疊花花碌碌的車票,作為對母親的永恆紀念。
延伸閱讀:李焯芬人生導航 謊話

停一停,想一想
孩子是母親一生的牽掛。
為人子女的,儘管在外邊如何忙碌,宜多點回家看望老人家,哪怕只是停留短暫的片刻。
(經作者授權,轉載自李焯芬《活在當下》,標題經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