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最新趨勢 盡在《江山多智慧》

  科技發展一日千里,從航天深潛到人工智能,從無人駕駛到大數據,中國讓創新科技普及發展,讓智慧科技融入大眾生活。團結香港基金呈獻40集系列短片《江山多智慧》,帶領觀眾了解中國科技的最新發展。

第40集:雄安高鐵站 配備「智慧大腦」 還能光伏發電

  大家是否知道全亞洲最大高鐵站在哪裏?原來就是位於河北雄安高鐵站,佔地面積約47萬平方米,相當於66個足球場那麼大。雄安站的亮點不僅在於面積夠大,還有各種「高科技」。在建設過程中,建設團隊應用了BIM(建築資訊模型)、GIS(地理資訊系統)大數據、人工智能和物聯網等多種先進技術。高鐵是中國交通發展的里程碑,而雄安站則是中國交通樞紐,將創新科技融入節能減排的新指標。

第39集:科技顛覆生活 智能家居漸普及

  智能開門、聲控開燈、自動感應調節溫度,這些功能出現在你的家中,都不再是遙不可及。據一個內地房地產大數據資料顯示,去年中國新售出的物業當中,智能家居配套率已經超過80%,證明越來越多中國人樂意將居所打造的更智能化。

第38集:5G智慧公路 安全方便又舒適

  西安去年開設了首條綠色智慧公路,路上裝有多支5G智慧燈桿,通過互聯網技術,做到智能控制照明、故障自動報警及監測環境和空氣質量等,類似的設施已經在全國多地的公路建設。5G技術使用在交通建設上,不但可以減低意外發生,同時更為民眾提供一個更舒適的駕駛環境。

第37集:中國智能汽車市場 2035年或冠全球

  有沒有想過未來開車的時候,司機都可以在途中可以喝咖啡、看新聞?內地科技公司百度積極研發阿波羅無人駕駛汽車;除私家車外,不同城市都開始推出無人駕駛公共汽車。統計顯示,至2035年,自動駕駛的汽車將廣泛運行於全國,屆時中國智能汽車的市場,有望成為世界第一。

第36集:AI和大數據 令中國「製造」變「智造」

  工業「4.0」是熱門趨勢,在人工智能、大數據和雲計算的幫助下,有什麼發展特點?由內地科技企業百度運用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的品質檢測機,一對對「科技眼」代替了人眼,檢測量是同等時間內普通工人的10倍。類似例子還很多,中國製造業已經持續邁向智能化和環保化的發展趨勢。

第35集:無人機械車 引領物流新時代

  雙11即將到來,大家有沒有想過,日後為大家送快遞的可能會是一個無人機械車?內地有不少科技公司已經推出無人送貨服務。例如阿里巴巴旗下的菜鳥物流就推出無人送貨車,速度是一般人步行速度的3倍,行駛100公里只耗電量4度,高效又環保。

第34集:中國特製航天服 助太空人飛天

  太空環境有多惡劣?有太陽照射時溫度可高於100度,沒陽光時可以低於零下200度,還存在各種對人體有害輻射,但無礙中國太空人出艙完成任務,關鍵就在於中國自主研發的「飛天」艙外航天服。

第33集:無人酒店到底多智能?

  1分鐘check in、人臉識別開門、智能房間控制、機械人送餐,全都是無人酒店的特色。無人酒店和商店在內地已推出幾年,到底有多智能?

第32集:智能圖書館 方便快捷又節省人手

  圖書館一直被認為是知識寶庫,當創新科技結合圖書館,又會產生怎樣的威力?近年內地積極推動圖書館智能化服務,無論北上廣深這樣的大城市,還是蘭州成都這些稍小的城市,智慧圖書館都已經慢慢開始普及。在創新技術和發明的支援下,圖書館已經不再是沉默的閱讀平台,而是更方便大眾的學習空間。

第31集:大數據養老 應對人口老化

  無論在內地還是香港,人口老化已成為一大挑戰,而運用大數據的智慧養老,或會成為最佳解決方法。内地不少城市已推動智能化的養老服務,例如針對長者的智能送貨和智能醫療服務等等。

第30集:中國首位AI虛擬學生 作詩唱歌樣樣精通

  有沒有想過日後大學的同學會是一個有名有姓的虛擬學生?來自清華大學華智冰,是中國首個人工智能虛擬學生,擁有自己的形象和聲音,還會作畫、寫詩和唱歌。華智冰其實是一個人工智能學習系統,類似的人工智能不但可以用於科學研究和分析,在提升教與學的質素上同樣有重大貢獻。

第29集:中國深潛器 屢破紀錄征服深海

  「上天攬九月,下五洋捉鱉」是一句中國俗語,中國在航天科技越走越前,其實在深海潛航技術同樣取得非凡成就。從1971年第一艘載人潛水器,到中國第一艘自主設計及研製的「蛟龍號」潛水器,再到打破紀錄的「奮鬥者號」,中國在深潛技術上正不斷取得突破。

第28集:空中的士 助廣州建空中智慧城市

  返工塞車一向都打工仔的噩夢,如果能乘坐空中的士返工,又會否減低交通堵塞的問題?由億航研發的空中的士,就在去年正式在廣州載人試飛成功。這部空中的士已經在美國、韓國和日本等超過10個國家試飛成功,證明由一個中國科技成果走出國門。

第27集:橋樑 汽車 巴士站 都用3D打印?

  被譽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3D打印技術,現時在香港仍較少見,但原來在內地已經非常普遍。橋樑、汽車、書屋、洗手間、巴士站、鞋,甚至石窟複製品,都可以用3D技術來建造。3D打印將會是未來工業新趨勢,中國善用3D打印可望提升建造效率,同時達到減排願景。

第26集:數碼科技如何保育歷史文化?

  歷史文化給人厚重而沉悶的感覺,當遇上數碼科技,又會擦出怎樣的火花?近些年,敦煌莫高窟、北京故宮都應用各種數碼科技,推出「數字敦煌」、「文物時空漫遊」等項目,更好地傳承數千年的歷史文化。

第25集:科技推動體育 運動也智能

  中國在2009年將「全民健身」並將其列為國家戰略,而科技更成為推動體育運動的重要支柱。現時在北京、天津、吉林、福建、江蘇等多個省市,都設有智能體育公園;不少科技企業更推出智能運動產品,或者運用虛擬實境技術,讓用家可以不受場地限制參與滑雪、足球和賽艇等活動。科技創新令做運動不再枯燥,也讓中國人在提升身體質素上永不停步。

第24集:餐廳智能化 好滋味又高科技

  疫情期間要到餐廳食飯都比較困難,有沒有想過如果餐廳都可智能化,就更方便?內地近年積極推出智慧餐廳,當中不少就結合了機械人和人工智能。例如阿里巴巴開設的無人餐廳以及海底撈智能廚房管理系統等。科技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源動力,即使是最貼身的飲食,中國人都可以運用科技,提升生活質素。

第23集:香港理大團隊 研發「祝融號」火星相機

  在距離地球數億公里之外的火星上,中國第一輛火星車「祝融號」已經工作了超過100天。這部劃時代的火星車,原來亦搭載屬於香港的航天夢。 因為載於火星探測系統上的儀器「火星相機」,正是由香港理工大學教授容啟亮和他的團隊牽頭研發。

第22集:仿生機械人 惟肖惟妙成人類幫手

  在上個月舉辦的2021世界機械人大會上,一位神秘嘉賓現身成為大會主持,你沒看錯,是愛恩斯坦。這位愛恩斯坦是來自EX未來科技館裏的一個仿生機械人,無論遠看近看都惟肖惟妙,這個愛恩斯坦只是近年中國推動使用仿生機械人的一個縮影。

第21集:太陽能發電 推動中國環境保護

  有沒有想過有朝一日,太陽能發電會成為大家供電的主要來源?中國已經連續8年成為太陽能新裝機組之冠,太陽能甚至已成為內地第三大供電來源,配合智能系統,太陽能發電有望為中國推動環保能源出更大的一分力。

第20集:人工智能 幫助人類垃圾分類

  見到綠、緋、黃同藍四種顏色,你會想起什麼?在香港,見到四色垃圾桶,大家都知道要做垃圾分類,原來內地更出動人工智能幫助解決垃圾問題。中國在垃圾分類推行上較其他國家遲起步,但在應用人工智能垃圾分類上就急起直追,希望運用科技更好做到源頭減廢。

第19集:「火眼」測病毒 高效應對新冠疫情

  去年新冠疫情爆發初期,各地對病毒檢測資源不足,醫院不勝負荷。但流動實驗室的出現,就拯救了更多寶貴的生命。「火眼」和「獵鷹號」是當中最有代表性的兩款,小小流動實驗室,看似毫不起眼,但在對抗疫情上,她卻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第18集:智慧農業 令14億人「吃得好」

  中國擁有14億人口,如何令國民吃得好,一直是整個國家的頭等大事。運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提升農業產量,已經在中國不少地方成為新的常態。科技帶來的不止是生活便利,更重要是讓中國在農業和養殖發展上,走上自強富足的道路。

第17集:電車無軌道?「智軌」駛入中國城市

  電車大家在香港經常坐到,但無軌道的電車大家有沒有見過?全稱智慧軌道快運系統的智軌列車,又叫虛擬軌道交通,是中國自主研發的一款於公路路面行駛,結合地鐵、軌道電車和公共巴士的特點的運輸系統。智軌列車已在湖南株洲、四川宜賓等地建設13條線路,日後有望在國內更多城市開設線路;成為中國減輕城市交通堵塞,以及推動環保節能的重要交通工具。

第16集:人工外骨骼 助病患行動自如

  2019年國產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中,救援隊員們身穿外骨骼機甲在惡劣的環境中運送物資,在不久將來,這種外骨骼可能會非常普遍。外骨骼為中風、脊椎癱瘓、關節炎等病患者和行動不便的長者帶來新希望,亦應用在工業製造甚至外賣行業。

第15集:新興產業大數據 如何改善日常生活?

  大數據是近年非常熱門的產業,但大數據如何改善大眾生活,你又知不知?內地近年積極開拓大數據發展,打車App、「健康雲」服務,以及推行大數據試驗區等。善用大數據,不但可以提升商業和經濟動力,更重要的是改善了大眾生活,這才是運用科技創新最佳初心。

第14集:世博會中國館 訴說中國創新之路

  11年前的上海世博,一幅數碼清明上河圖震撼遊客心靈,今年在迪拜舉行的世博,中國館又帶給大家什麼驚喜?從外形設計到館內展品,一個個屬於中國的科技發明,在迪拜世博向遊客訴說屬於中國的創新之路。

第13集:城市大腦 高效管理大都市

  人的大腦非常複雜,但原來城市的大腦也絕不簡單?還可以將一個1000萬人口的杭州市梳理得井井有條。城市大腦是要將城市內不同的資源聯繫互通,共享數據,從中找出最節省資源和最合理的方案讓城市繼續運作。全國500個城市已經開展城市大腦計劃,不但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更可以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質。

第12集:國產機械臂 托舉太空人出艙工作

  中國首批太空人早前已順利完成太空工作,當大家讚歎太空人出艙工作的時候,有無留意到太空站上面的一個獨特的機械臂?安裝在天和核心艙上的機械臂是中國首個可長期在太空軌道運行的機械臂,它其中一個最重要的任務,是協助太空人在艙外工作。托舉太空人、艙外貨物搬運、艙外大型維修等,都會用到機械臂。

第11集:無人貨倉 令物流實現全自動

  無人貨倉在中國越來越盛行,實行全自動化工作,效率大大提升。但無人貨倉就真的是無人?莫非物流工人都要失業?其實自動化工作,可以協助工人轉型,令工作增值。

第10集:氫能源汽車 保護環境有利「碳中和」

  氫氣球見得多,氫能源車大家見過未?當電動車近年成為主流,另一種更環保的新能源汽車—氫能車亦成為市場焦點。目前內地已經成為推動氫能源車應用的先行者,包括京津冀、上海和廣東已經成為氫能源車的試點城市。

第9集:AR技術 打造購物試衫新體驗

  講起AR,即是擴增實景,你會想到甚麼?電子遊戲?虛擬電視?原來AR的用途還有好多。AR在購物、試衫、防疫等方方面面都有應用,這些人性化用途讓AR成為中國民眾提升生活質素的新科技。

第8集:5G遙距手術 高效利用醫療資源

  5G應用講了好幾年,大家好似覺得除了手機上網速度更快了,到底還有甚麼用途? 其實5G的應用會大大改變人類生活,除了提高上網速度、改善交通網絡聯繫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範疇:就是利用5G實現遙距診症和遙距手術。

第7集:自動泊車 北上廣深多地應用

  找位子泊車有多難,相信各位駕車人士一定最有體會。如果將車停在車庫外面,就有機械人自動幫你泊車,是不是好過請司機?目前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已經逐步引入自動泊車技術,為大眾生活帶來轉變。

第6集:機械動物 從科幻電影走向現實

  你以為機械動物只會出現在科幻電影當中?現實中,原來機械動物已經應用在不同範疇。

第5集:智能「復興號」 舒適感媲美飛機

  有無想過坐高鐵都可以享受到同坐飛機一樣的舒適感?今年6月正式推出的新款高鐵——「智能復興號」就成為交通系統人性化創新設計的例子。新中國成立72年,復興號高鐵不斷進步,代表的不但是中國人對交通便利的嚮往,也寄託了中華民族復興的願景。

第4集:起居飲食 將來全靠機械人?

  有無想過有朝一日,負責照顧大家起居飲食的,會是一個機械人?AI機械人一直是各國的創新科技研究的重點,而一款由深圳科技企業研發、叫做WalkerX的服務型機械人,能夠輕鬆上落樓梯,還能跟人捉棋、幫人按摩,當未來技術成熟之後,有機會成為用於家庭工作,以及照顧長者小孩的好幫手。

第3集:無人機成人類幫手 救災現場必不可少

  人人都玩無人機,難道無人機除了拍照和炫耀之外,就無其他價值?其實無人機又何止那麼簡單,尤其應用在各種救災場景中,更是非常重要的工具。在疫情、火災、水災的救助現場,甚至在動物保育方面,無人機已經成為人類好幫手。

第2集:三星堆高科技考古 用「太空艙」挖文物?

  大約30年前的一套《侏羅紀公園》令人人都見識到原來考古可以咁高科技,30年後的今日,考古又可以先進到咩程度?當大家以為考古仍停留係露天工作和用鐵鏟挖土的時候,在中國的三星堆考古場地,已經首次應用「太空艙」技術——恆溫恆濕考古工作艙。3D打印技術、GPS技術、超景深顯微鏡、3D掃描系統、自動載人平台亦應用其中。

第1集:跳水不止講天分 還與科技有關?

  講起伏明霞、郭晶晶、吳敏霞,你會想起甚麼?當然是中國跳水夢之隊。跳水除了講天分,原來還同科技有關?從舉國體制的體育訓練,到今日運用自主發展的科學技術、將高科技用在運動場上,中國體育帶來的已不僅僅是一面面獎牌,還有背後高新科技帶來的機遇。

相關標籤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90秒看中國

1:30
香港展覽盛事

《香港機遇新里程》 認識變革掌握新機遇

非凡75年

3:07

非凡75年·科技篇|從跟跑到超越 中國前沿科技不斷突破

國策通識

深圳作為經濟特區,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

國策通識|甚麼是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

中國維和部隊

改革開放|從5名觀察員到逾5萬人次部隊 細說中國「藍盔部隊」的故事

十四五規劃

2:28

十四五民生篇|中國怎樣應對老齡化?

一帶一路

2:05
一帶一路-健康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科普篇|讓中國醫療「走出去」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

編輯推薦

中國鐵路冷知識之三|鐵路車次有講究 為何同一趟列車有兩個編號?

盤點|中央三次贈港國寶大熊貓 重溫可愛瞬間

2:15

「熊臉識別」野生大熊貓 高科技守護中國國寶

四川大熊貓基地

四川「追貓」攻略!盤點3大熊貓基地 邂逅「花花」和它的小夥伴們

1:47

1800隻大熊貓

十大中國瀕危動物:「最可愛國寶」大熊貓

邊「玩」熊貓邊讀書?全國首個大熊貓學院正式招生

新興行業-大熊貓飼養員

新興行業|大熊貓飼養員是「最有趣筍工」?

成都大熊貓博物館開幕 主打高科技互動保育體驗

0:31
海南艦

有片|解放軍海軍艦艇編隊訪港5天 即睇新型兩棲攻擊艦「海南艦」風釆

1:37
原來在山西省運城市有一個被譽為「中國死海」的鹽湖,運城鹽湖的湖水會隨着氣溫等及礦物變化,呈現五顏六色的變幻美景,令人歎為觀止。

山西旅遊|「中國死海」運城鹽湖 沉醉迷人七彩幻境

2:18

香港古迹|堅尼地城魯班先師廟本月設免費導賞 細訴建築歷史

3:07
中國5G、AI、大數據創新科技融入大眾生活

非凡75年·科技篇|從5G、AI到大數據 中國創新科技融入大眾生活

3:45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國航天「從無到強」 躋身世界前列

2:48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國交通75年 從「基本靠走」到復興號和C919

3:15

非凡75年·科技篇|中國如何成為「基建狂魔」?

黃子華棟篤笑、電影《破·地獄》

《破·地獄》|黃子華「票房靈藥」怎樣練成? 首個棟篤笑原是娛圈告別作?

行山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腳比路長的道理

上海
葛兆光
葛兆光

葛兆光對「天下」的想像:一個烏托邦想像背後的政治、思想與學術

2010年12月21日

《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發布

冬至 是冬天開始還是結束?

  冬至,很多人以為是冬天到來,實際卻是「冬天到此為止」的意思。

  冬至又叫「冬節」,是中國人重要的節日之一,一家大小會提早下班回家吃豐盛的晚飯,團團圓圓,甚至有「冬至大過年」,為甚麼呢?

  冬至是中國古代曆法中二十四節氣之一,通常是每年的12月21日或22日。這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上,北半球受光最少,日照最短、黑夜最長。過了這天,日照時間開始逐漸增長,古人認為...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