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 : 2020-11-24撰文︰潘少權 文革時期,不管男男女女,穿的都是藍綠灰,一個沒有個體的年代。 80年代改革開放,這三個年青人,穿的都是藍綠灰,戴上去,卻十分時髦。雖脫不掉土氣,但墨鏡折射出的,已是另一個世界,這驚鴻一瞥,等了30個年頭。
「十三點」與「十二點六十分」 「十三點」這上海方言,詞義大抵是怪裏怪氣、傻頭傻腦的,大多用作取笑或不傷感情的罵人話。 由於使用頻率極高,由「十三點」這方言衍生出不少與「十三點」完全同義的隱詞或暗喻,看得令人會心微笑。 例如「B拆開」便是「十三點」的同義詞,只不過這詞語已化身成一道謎題,要人動動腦筋猜一猜:把英文字母「B」字拆開,就成一豎一彎的阿拉伯數字「13」。 另一個表示「十三點」的隱詞是「十二點六十分」...
植樹造林 莫過清明 你知道嗎?自古以來,中國有清明節植樹的習慣,所以也有人把清明節稱為植樹節。 「植樹造林,莫過清明」是一個農諺,因為清明節前後,氣候條件很適合樹木生長,樹木種植以後,成活率高,生長快。 這句農諺沒有文獻出處,但《歲時百問》記載:「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即是此時種植樹木成活率高,適宜植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