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係|中美氣候合作不能任由華盛頓定義

編輯︰郭曉陽

  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克里今年以來第二次訪問中國,希望推動中美在氣候問題上的進一步合作。氣候問題是全人類的共同關切,中美共同推動《巴黎協定》的全面落實既有利於雙方,亦有利於世界。

單靠氣候問題合作 中美關係未見曙光

  然而把中美的氣候合作從整個中美關係中挖出來,給它賦予一個特殊的熱度,不管這一合作周圍的中美關係如何洪水滔天,尤其是讓這一合作來彰顯拜登政府的「公正理性」,幫着它在政治上加分,美方的這一期待則顯得頗為荒誕。

  美國的整體對華政策如此惡劣,對中國實施全政府、全領域的打壓,然後又在氣候問題上倏然換一張臉,像什麼都沒發生一樣邀請中國合作,欲讓中國用超出自我承諾的新讓步來配合美國的「領導作用」。這用中國民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他們想什麼呢?

當代中國-環球網評-【中美關係】中美氣候合作不能任由華盛頓定義
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克里早前訪華,但被指未能就相關議題與中國達成共識。中國在氣候問題上一直堅持走負責任大國的路線,美國希望通過政治利益交換,與中國在其後問題上作條件交換,顯然並不符合中美兩國長遠發展的利益。(圖片來源:Getty)

  美國的對華戰略圍堵嚴重分裂了當今世界,同時嚴重威脅到中國的長遠安全。客觀說,美國破壞了全世界共同做好一件大事的基礎。新冠疫情氾濫全球,各國各行其是,就是當今世界政治對立的惡果。

  美國一方面極力加深世界的分裂,一方面又在大國之間的深刻裂縫上搭起吊橋,繩子攥在華盛頓的手裏,它需要的時候就把吊橋放下來,它不需要時就懸起來,這裏表現的是它對世界肆無忌憚的控制欲,中國安有順其意遂其願之理?

  延伸閱讀:中國推動綠色轉型 承諾2030年碳排放下降65%

合作空間比裂痕更大 中美關係應是和而不同

  所以說,中美可以在氣候問題上共事,也可以開展必要的合作,但如果把這種合作搞成美國對華「該競爭時競爭,能合作時合作,必須對抗時對抗」這個蠻橫邏輯的一部分,讓美方任意定義中美氣候合作的政治含義,那顯然是整個中國社會都難以接受的。美方既缺少那樣做的道義,也缺少對中國予取予求的強制力。

  合作必須是互利的,這既是就事論事的原則,也是戰略層面的道義,美國如果延續對中國的全面打壓,不斷推升兩國之間的敵意,就會對兩國合作的空間不斷造成污染,這是世間的常情和常理。美國的很多對華政策具有強烈的零和色彩,帶給世人美國以窒息中國發展而後快的強烈印象。這種情況下,中國社會與美合作的意願不可能不受到對美警惕的衝擊。

當代中國-環球網評-【中美關係】中美氣候合作不能任由華盛頓定義
美國在應對氣候問題上,一直不願意採取主動,多次講責任推卸到第三世界國家,但美國卻始終未能為自身作為碳排放前列國家的責任卸除,尤其重返《巴黎協定》之後,美國更應該表現出大國應有的擔當。(圖片來源:AP)

  華盛頓不要以為在全面圍堵中國時開一點合作的口子是對中國的「仁慈照顧」,如果他們真那樣想,那麼不會有任何中國人領這個「情」。

  延伸閱讀:【中美關係】對話是正解 共贏是正道

對應氣候變化不應涉利益 中美關係要共贏

  回到氣候,正如我們前面所說,我們認為合作有必要,這是就氣候說氣候而言。如果將這一合作引申出任何額外意義,促進華盛頓的政治收益,那麼這種合作必須與整個中美關係掛鈎。中國是有力量的大國,我們在世界很多事務中擁有獨特影響,美國在它想與中國共事的任何領域合作,促進它的收益,都需與整個中美關係掛鈎。

  中國希望與美國改善關係,但我們不會曲意逢迎討好它。中美應是平等的大國關係,相互尊重是基本原則。中國請表現吧,令美國滿意的表現多了,美國就會以鬆動關係來回報,如果美方試圖以這樣的邏輯強勢對待中國,那麼它想錯了,這不是中國人喜歡的處世之道,我們也不稀罕這樣的中美關係「改善」。

(轉載自02/09/2021環球網)

小紅書中美對帳

張維為談中美對帳 最令美國人震驚7件事是?

2025-04-16
中美在台灣問題上仍有大分歧

雷鼎鳴看中美關係|中美在台海終會一戰?

2023-03-02
當代中國-環球網評-中國關係|中美緩和中國更要做好自己的事情

中美關係|中美緩和 中國更要做好自己的事情

2021-11-16

克服當前「電荒」 中國有充裕的主動權

2021-09-29

中美關係|有美英澳帶頭 世界將迎來「核潛艇熱」

2021-09-20

中美關係|「阿富汗效應」會以各種版本在全球上演

2021-08-26

台海局勢|為甚麼說美國最終一定會拋棄台灣?

2021-08-19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小紅書中美對帳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張維為:中美民間大對帳 加速中國文化復興

4小時前
中國經濟
羅思義
羅思義

羅思義看中國經濟問題根源

2025-04-19
新加坡前外長楊榮文談李光耀
楊榮文
楊榮文

楊榮文談李光耀:與人互動 先思考彼此權力關係

2025-04-18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潮遊三國
羅倫斯將軍 潮遊三國

三國旅遊|雒城遺址 細看東漢戰亂與繁榮

2025-04-13
5.16中俄聯合聲明
當代中國-名家-溫鐵軍
溫鐵軍

溫鐵軍拆解中俄農業合作的喜與憂

2025-03-06
狒狒照鏡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狒狒照鏡的啟示

2025-02-05
紫禁城
葛兆光
葛兆光

葛兆光對「天下」的想像:國際秩序總依靠力量和利益

2025-01-12
天安門廣場、白宮
新加坡前資深外交官馬凱碩
馬凱碩

馬凱碩:是時候與非西方開展對話了

2024-09-19
香港達德學院是共產黨在港建立的一間大專院校。校舍原是瀧江別墅,芳園是別墅的別稱。
丁新豹
丁新豹

丁新豹回顧達德學院 匯聚共產黨專才的香港大專院校

2024-08-01
2021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週,機器人表演
當代中國-金燦榮
金燦榮

金燦榮看第四次工業革命 中國地位舉足輕重

2024-07-03
當代中國 時評

人均壽命不斷延長 中國人的「長壽密碼」有哪些?

2024-04-02
共同富裕
Qiyuan Lu
盧麒元

盧麒元看共同富裕:中國擴大經濟共同體成關鍵

2024-02-15
中國在智慧科技養老上仍有很大發揮空間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新華網
新華網 時評

智慧生活|以智慧技術賦能養老服務

2023-06-13
人民幣暫時難以取代美元地位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雷鼎鳴
雷鼎鳴

雷鼎鳴看中國經濟|人民幣取代美元的障礙

2023-06-07
中西交流
王德峰
王德峰

王德峰看東西方人生態度大不同 西方哲學不能變成中國思想

2023-06-01
當代中國-中青時評
中青時評

「鐵路+旅遊」激發旅遊市場新動能

2023-05-30
中美關係尚未到解凍階段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環球網 社評
環球時報 社評集

中美關係|歡迎中美關係「解凍」 但美國必須來真的

2023-05-27
呼倫貝爾草原
陳萬雄

陳萬雄憶成吉思汗統一蒙古高原 三次生死大戰皆在呼倫貝爾草原

2023-01-06
中國願意和世界各國落實多邊主義
當代中國-央視快評
央視快評

中國經濟|攜手共促開放共享的服務經濟

2022-09-17
霞飛宸

霞飛宸解說馬遠《水圖》:取材及手法絕無僅有

2022-08-25
 美元人民幣
翟東升

翟東升從日德匯率政策 預示不干預人民幣升值利多於弊

2022-08-16
當代中國-林奮強-林奮強的香港情:有實效的選舉香港第一次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林奮強
林奮強

林奮強的香港情:有實效的選舉 香港第一次

2021-12-20
當代中國-名家-金一南:新中國給全世界提供精神和物質財富
當代中國-金一南
金一南

金一南:新中國給全世界提供精神和物質財富

2021-12-16
當代中國-名家-樊錦詩:共同守護人類的敦煌莫高窟
樊錦詩

樊錦詩:共同守護人類的敦煌莫高窟

2021-12-07
當代中國-名家-張信剛看中國傳統取代西方習俗?
張信剛

張信剛看中國傳統取代西方習俗?

2021-11-12
當代中國-名家-莫言給文學創作人的貼士:發個好夢刺激靈感
當代中國-莫言
莫言

莫言給文學創作人的貼士:發個好夢刺激靈感

2021-08-02
當代中國-名家-池田大作追思偉人周恩來病中推動中日友誼永不放棄
當代中國-池田大作
池田大作

池田大作追思偉人周恩來 病中推動中日友誼永不放棄

2021-06-17
當代中國-吳家瑋-吳家瑋窮小子美國發憤苦讀成材
當代中國-吳家瑋
吳家瑋

吳家瑋窮小子 美國發憤苦讀成材

2021-03-08
當代中國-李光耀-看中國崛起與中美關係
當代中國-李光耀
李光耀

看中國崛起與中美關係

2020-12-28
當代中國-單霽翔-今年故宮600歲
當代中國-單霽翔
單霽翔

修繕保育 北京故宮迎來600歲生日

2020-12-09
當代中國-改革開放-自從改革開放後,中國人談情說愛亦逐漸由含蓄到奔放。
當代中國-時空筆記
時空筆記

沒有自我到卿卿我我

2020-11-25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