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彈元勳郭永懷遇空難 生命最後一刻用身體保護機密數據

編輯︰許可

  郭永懷是「兩彈一星」23名元勳科學家中唯一的烈士,在中國熱核導彈試驗前夕,他從青海基地趕往北京途中遇空難犧牲。在生命最後一刻,郭永懷用身體緊緊地保護着裝滿絕密核武數據的公文包,當救援人員趕到時,他的身體已燒成焦炭,但核武數據美好無損。

蘇聯撤走專家 郭永懷臨危受命 

  在空氣動力學領域已有世界級成就的郭永懷,1956年放棄在美國的名與利,回到故土參加新中國的建設。他抵北京後受到領導人毛澤東和周恩來接見,當時周恩來問他有甚麼要求,郭永懷只說了一句話:「我想盡快投入工作。」

  延伸閱讀:燒毀留美十年研究心血 兩彈元勳郭永懷只為回國

  隨後郭永懷到了錢學森擔任所長的力學研究所工作,任常務副所長。至1958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創建力學學系,他出任首任系主任。

郭永懷回國後加入力學研究所工作,是現代力學事業的奠基人之一。圖為他和爆炸力學專家鄭哲敏在1956年的合照。郭永懷是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的師弟,鄭哲敏則是錢學森的學生。(網上圖片)

  與教學研究相比,郭永懷此後參與的工作更​​艱鉅,也更重要。

  1959年,中蘇關係破裂,蘇聯撤走了所有支援中國的專家,中國的「兩彈」(核彈和導彈)工程陷入困境,此際郭永臨危受命,投入原子彈理論探索和研製工作,他負責的是力學部分。 

涉足兩彈一星三大領域 僅郭永懷一人

   1963年,國家要加快研發進度,決定把原子彈研發隊伍遷往在青海新建的核武器研製基地。郭永懷去到該海拔3,800多米的高原地區,面對低至零下40度的天氣、缺氧造成的高原反應,還有住帳篷、睡鐵床的研究環境,他沒有一句怨言。

  為了盡快完成設計方案,郭永懷經常是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有時更徹夜不眠。他睡覺時不讓警衛員鋪床墊,因為「睡在鐵床上,一翻身就會硌着疼醒了,這樣就不至於讓自己睡過去,就能繼續工作了」。

郭永懷是中國研究核器初期的支柱之一,負責力學保障工作。圖為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試驗成功。(圖片來源:AP)

  在郭永懷和其他科學家努力下,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在1964年10月16日試驗成功,中國成為全球第5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奠定了大國地位。

  據報道稱,當原子彈的蘑菇雲升起時,工作人員一片沸騰,而郭永懷更激動得淚流滿面,之後他癱坐在試驗場上,身邊工作人員趕緊把他扶到臨時帳篷里的鐵皮床上,因為他實在太累了。

  在研發原子彈的同時,郭永懷因為力學背景,所以也參與了導彈和衛星的部分研發,成為唯一同時涉足該三個領域的「兩彈一星」元勳科學家。

聞郭永懷犧牲 周恩來痛哭

  1968年年底,郭永懷在青海試驗基地為中國第一顆導彈熱核武器發射作準備。他在試驗中發現一個重要線索,要趕回北京,所以決定乘搭夜航的小飛機趕路。

  當時內地的飛行條件落後,安全系統不完善,時任總理周恩來曾叮囑掌握國家科技命脈的科學家們,盡量不要坐飛機,但郭永懷已顧不得麼多,12月4日晚,他乘車趕到甘肅蘭州,搭上飛往北京的小飛機。

周恩來知知郭永懷犧牲傷心不已,當即下令徹查事故原因。(圖片來源:getty)

  第二天凌晨,飛機霧中降落首都機場時失控墜毀,爆炸起火,全機14人有13當場慘死。

  當救援人員趕至,在飛機殘骸中尋找到郭永懷已燒焦的遺體,卻見他和警衛員還緊緊抱在一起;當大家吃力地把兩具遺體分開,竟發現中間掉出一個公文包,裏面的中國核武數據,在郭永懷和警衛員的保護下完好無損。

  意外發生後,在北京中南海,時任總理周恩來聽到消息,忍不住雙手捂臉,痛哭失聲。

  同月25日,郭永懷被授予烈士稱號;在他犧牲的第22天也就是27日,中國第一顆熱核導彈試驗成功。

  延伸閱讀:聽老家人講郭永懷的故事

郭永懷在空難中犧牲,骨灰後來遷葬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他的雕像下。圖為郭永懷的妻子李佩晚年與雕像的合照。(網上圖片)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相關每周主題

原子彈爆炸成功60周年|金庸與原子彈有甚麼交集?

2024-10-23

燒毀留美十年研究心血 兩彈元勳郭永懷只為回國

2021-04-20

研發核武 鄧稼先只拿20元獎金

2020-12-15

「娃娃博士」設計原子彈 鄧稼先壯大中國軍事力量

2020-12-01

原子彈爆炸成功60周年|中國為何必須研製原子彈?

2024-10-18

兩彈元勳郭永懷遇空難 生命最後一刻用身體保護機密數據

2021-05-11

原子彈爆炸成功60周年|中國首顆原子彈為甚麼叫「邱小姐」?

2024-10-21

原子彈爆炸成功60周年|金庸與原子彈有甚麼交集?

2024-10-23

燒毀留美十年研究心血 兩彈元勳郭永懷只為回國

2021-04-20

研發核武 鄧稼先只拿20元獎金

2020-12-15

「娃娃博士」設計原子彈 鄧稼先壯大中國軍事力量

2020-12-01

原子彈爆炸成功60周年|中國為何必須研製原子彈?

2024-10-18

兩彈元勳郭永懷遇空難 生命最後一刻用身體保護機密數據

2021-05-11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2025-04-08

運動健兒

桌球世界冠軍趙心童

桌球|世界冠軍趙心童創歷史 年少成名曾迷失毀前途

2025-05-07

影視巨星

謝霆鋒

謝霆鋒啟德開騷 香港歌手第1人 影視商界齊頭並進

2025-05-01

時代英雄

王承書 鮮為人知的原子彈女功臣

2025-02-10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2025-03-20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2025-03-17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2025-04-08

運動健兒

桌球世界冠軍趙心童

桌球|世界冠軍趙心童創歷史 年少成名曾迷失毀前途

2025-05-07

影視巨星

謝霆鋒

謝霆鋒啟德開騷 香港歌手第1人 影視商界齊頭並進

2025-05-01

時代英雄

王承書 鮮為人知的原子彈女功臣

2025-02-10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2025-03-20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2025-03-17
編輯推薦

金像獎2025|劉青雲四奪影帝 《九龍城寨》橫掃9獎成最大贏家

2025-04-28

高鐵話你知之五|坐高鐵不想被噪音騷擾?有靜音車廂

2024-03-11

高鐵話你知之六|高鐵為何很少「通宵車」?

2025-01-24

高鐵話你知之七|每天第一班高鐵為何不載客?

2025-02-05

高鐵話你知之一|列車座位為甚麼沒有E?

2023-12-04

高鐵話你知之二|買了無座票=全程站?「三色燈密碼」幫你找空位

2023-12-26

高鐵話你知之三|高鐵月台「彩色地標」要怎樣看?

2024-01-03

高鐵話你知之四|高鐵為何沒有安全帶?

2024-01-22

高鐵話你知之五|坐高鐵不想被噪音騷擾?有靜音車廂

2024-03-11

高鐵話你知之六|高鐵為何很少「通宵車」?

2025-01-24

高鐵話你知之七|每天第一班高鐵為何不載客?

2025-02-05

高鐵話你知之一|列車座位為甚麼沒有E?

2023-12-04

高鐵話你知之二|買了無座票=全程站?「三色燈密碼」幫你找空位

2023-12-26

高鐵話你知之三|高鐵月台「彩色地標」要怎樣看?

2024-01-03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老鐵匠的古董紫砂壺

2025-05-07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一條問題分高下

2025-05-02
1978年5月11日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獲刊發

踅踅唸

  踅踅唸(se̍h-se̍h-liām,音類近:蛇蛇lam)是閩南語,意思是喋喋不休。近年不少人借用此詞彙,音譯而成「碎碎念」,並嵌入自己網誌的名稱內,例如有「朱媽媽的碎碎念」。

  閩南語的「踅踅唸」,一直重複嘮叼不停,說來說去都是說一樣的話。 如「你莫一直踅踅唸」,就是指「你不要一直嘮叨」。用廣東話的說法,就是「吟吟沉沉」或「咿咿哦哦」。

  近年網絡上多人用了「碎碎念」這詞,「碎」就是碎片、支離破碎的意思,加上「念」,就像在人耳邊嘀咕,如「朱媽媽的碎碎念」,就是朱媽媽在咿...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