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中國核武隱姓埋名17年 王淦昌錯過諾貝爾獎

編輯︰許可

  王淦昌是「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之一,他在理論物理領域的成就也是世界頂尖的。但在最接近諾貝爾獎的時刻,他毅然隱姓埋名為中國研發核武,結果錯過了獲獎機會;大家都以為中國科學家不會獲得諾貝爾獎項,但其實王淦昌曾經3次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

浙大任教 王淦昌慧眼識李政道 

  王淦昌1907年出生在文風鼎盛的江蘇,曾入讀私塾,又在上海上過中學,期間雖然經歷父親離世的打擊,但他仍堅持學業,在1925年考入清華大學物理系,並完成了中國第一篇關於大氣放射性的實驗研究論文。在北平(現在的北京)期間,他目睹積貧積弱的中國受盡外侮,暗下決心要用科學救國。

  5年後,王淦昌考取公費到德國柏林大學威廉皇家化學研究所讀研究生,師從邁特納(Meitner)——被愛因斯坦稱為比居里夫人更有才華的女科學家。

王淦昌出生於江蘇常熟,1930年他考取江蘇省的官費留學,前往德國深造。(網上圖片)

  可是在名師手下,王淦昌卻遇到挫折。1931年,他提出可能發現中子的實驗設想,但被導師否定,認為他不應重複別人的實驗。兩年後,一位英國科學家用王淦昌的方法找到中子,並獲得當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邁特納後來主動向王淦昌道歉,王淦昌說:「這不能怪您,是因為我沒有堅持自己的想法。」

  1934年在德國取得博士學位,王淦昌馬上回到中國,輾轉到了浙江大學物理系任教授。這時期中國正受日本侵略,浙大被迫西遷,但王淦昌在艱苦的條件下還是培養了不少優秀人材,其中一位是後來奪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李政道。

  延伸閱讀:李政道痛悼恩師王淦昌

 王淦昌臨危受命 回國參與核武研發 

  這階段王淦昌也沒停下自己的研究,他提出了發現中微子的方法和建議,論文1942年發表在美國《物理評論》雜誌上;他更預言,誰能發現中微子就能獲得諾貝爾獎。遺憾的是,這時王淦昌的生活顛沛流離,沒法進一步做實驗。1995年,諾貝爾物理獎頒發給了發現中微子的美國科學家,大家很快發現,這位科學家正是用王淦昌的方法測出中微子。

  新中國成立,王淦昌調入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又作為中國的代表,到蘇聯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從事基本粒子研究。1960年,他領導的小組首次發現反西格馬負超子。

1952年,作為物理學家的王淦昌曾被派往朝鮮戰場,探測美國是否曾使用原子武器。圖為王淦昌(右)在朝鮮的留影。(網上圖片)

  這發現把人類對物質微觀世界的認識向前推進了一大步,在國際學術界引起轟動,各地百多間實驗室發來賀電。當時國際學術界預言,王淦昌肯定會收穫諾貝爾物理學獎。

  的確,相比於前次找到發現中子和中微子方法,但沒做出結果,這次確確實實發現了反西格馬負超子,王淦昌距離諾貝爾獎已近在咫尺,但他卻在此際「失蹤」了。

  原來這時中蘇關係破裂,蘇聯撤走援華專家,中國研發核武器計劃幾乎癱瘓;沒有核武器,中國只能在充滿外國核威脅、核訛詐的環境中生存。因此,國家把王淦昌召回來,讓他立即加入中國核武的研究工作。

以身許國做核研發 王淦昌隱姓埋名17年 

  王淦昌當然明白參加研發核武,意味他要離開原來的研究方向,也意味着要從此隱姓埋名,更意味着他肯會失去已觸手可及的諾貝爾獎,因為獎項不會頒發給已「消失」的人。但他義無反顧,當即表示「我願以身許國」,接受這份任重道遠的任務。從此王淦昌「人間蒸發」,他的名字變成「王京」,這一年是1961年。

  之後,王淦昌奔赴高原上的核武器研製基地,在艱苦條件中為國造盾,與他一同工作的,還有鄧稼先等科學家。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1966年12月28日,第一顆氫彈也成功爆炸,中國終於擁有自己的核力量。

王淦昌是「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中年紀最大的一位,他奔赴高原核試基地時已年過50。圖為1967年12月,時任副總理的聶榮臻(中)與王淦昌(左)在核試驗基地。(網上圖片)

  多年後,王淦昌說起「轉行」的決定:「我認為國家的強盛才是我真正的追求,那正是我報效國家的時候。」對王淦昌來說,相比於國家,諾貝爾獎又算得了甚麼。

  王淦昌的名字直到1978年才「解密」;他離開核武一線後,曾出任第二機械工業部副部長等職。另外,王淦昌還是中國激光武器的先導者,他1964年提出的構想曾領先世界。到80年代,王淦昌重投相關研究,使中國激光武器研發躋身世界先進行列。

  1998年12月10日,王淦昌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1999年國慶節前夕,國務院、中央軍委追授他「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相關標籤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1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2025-04-08

運動健兒

挑戰人無類極限 何靜「無氧」登頂14座8000米高峰

2025-04-02

影視巨星

林子祥

樂壇傳奇林子祥 深情款款又豪邁激昂 用音樂感動觀眾

2025-04-24

時代英雄

王承書 鮮為人知的原子彈女功臣

2025-02-10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2025-03-20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2025-03-17

小城大事

IShowSpeed

IShowSpeed|直播遊歷內地香港掀熱潮 「甲亢哥」到底是誰?

2025-04-08

運動健兒

挑戰人無類極限 何靜「無氧」登頂14座8000米高峰

2025-04-02

影視巨星

林子祥

樂壇傳奇林子祥 深情款款又豪邁激昂 用音樂感動觀眾

2025-04-24

時代英雄

王承書 鮮為人知的原子彈女功臣

2025-02-10

傑出名人

李兆基

李兆基逝世 享年97歲 發展地產成亞洲首富 捐數十億做善事

2025-03-20

創新先鋒

90後王興興 「英語學渣」是機械人天才

2025-03-17
編輯推薦
大阪世博中國館

大阪世博|四川率先辦活動周 重點展陳三星堆及大熊貓|走進中國館

2025-04-23
1:40

世界名毯之一 加牙藏毯怎樣「活」在現代?

2022-06-29
1:40

讓燃料變身貢品?神奇「非遺」麥稈剪貼

2022-09-11
1:40

從工具到藝術品 油紙傘「撑起」中國風景

2022-08-10
1:40

驚艷世界的非遺「獨竹漂」絕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備?

2022-05-25
1:40

果核變身萬元藝術品 核雕的秘密是「千刀萬剮」?

2022-08-26
1:40

中國風象徵 千年瓷都景德鎮怎樣「復活」?

2022-08-31
1:40

烤鴨變「肯德鴨」?百年北京烤鴨怎樣創新傳承?

2022-08-19
1:40

世界名毯之一 加牙藏毯怎樣「活」在現代?

2022-06-29
1:40

讓燃料變身貢品?神奇「非遺」麥稈剪貼

2022-09-11
1:40

從工具到藝術品 油紙傘「撑起」中國風景

2022-08-10
1:40

驚艷世界的非遺「獨竹漂」絕技 是古人日常出行必備?

2022-05-25
1:40

果核變身萬元藝術品 核雕的秘密是「千刀萬剮」?

2022-08-26
1:40

中國風象徵 千年瓷都景德鎮怎樣「復活」?

2022-08-31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3:15
啟德體育園

10個數字|一文看清啟德體育園亮點

2025-02-18
2:09
港產大熊貓小姐弟

港產大熊貓|半歲生日將與公眾見面 兩招分辨家姐細佬

2025-02-07
1:57
當代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樂活灣區-深圳速度-南澳蛋家漁民舞火龍cover

春節|年初二的非遺 探秘深圳南澳蜑民「一天龍」

2025-01-30
2:34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告別53年的粵劇殿堂掀集體回憶

2025-01-16
2:30

國安通通識|國家安全知多少?3條影片帶你了解

2025-04-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2:32

港產大熊貓|家姐細佬登場 一文看清追訪全攻略

2025-02-18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李焯芬
李焯芬

李焯芬人生導航 菩薩與女鬼之間

2025-04-25
小紅書中美對帳
當代中國-名家專欄-張維為
張維為

張維為:中美民間大對帳 加速中國文化復興

2025-04-23
中國經濟
羅思義
羅思義

羅思義看中國經濟問題根源

2025-04-19
一鑊粥  

    「一鑊粥」是廣東方言,比喻一團糟、一個爛攤子。這個詞由來是怎樣的呢?

  「一鑊粥」源自歇後語「煲燶粥——大煲夾渴」。

  粥的特性是粘稠,有如漿糊。粥煲燶了,便更為黏稠,又不能吃。粥的這個形態,反映做事並未完成,半途而廢,一塌糊塗。

  如果有人把「一鑊粥」來個胡搞,把粥搞成「泡沫」,就等同「搞到一鑊泡」,事態便更嚴重了。

 

9種潮型

     浙江錢塘江潮,有「天下第一潮」之譽,古人所謂「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而且形態多變,共9種花款,大家都見過嗎?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