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荔園集體回憶 你坐過叮叮船嗎?

撰文︰黃皓頤

 對很多50、60和70後的香港人來說,荔園是童年玩樂的遊戲場,滿載美好的童年回憶。雖然荔園已消失20多年,但每次回想那些年的開心歲月,腦海中都湧現荔園集體回憶。叮叮船、旋轉木馬、咖啡杯,還有愛吃蕉又會向遊人噴水的大象天奴,你還記得嗎?

荔園集體回憶 難忘鎮園之寶大象天奴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重溫荔園集體回憶你坐過叮叮船嗎?
荔園集體回憶中,當然少不了被稱為鎮園之寶的大象天奴。當遊人買香蕉餵天奴,牠會點頭示好。可惜天奴於1989年染上急性肺炎而被人道毀滅。(網上圖片)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重溫荔園集體回憶你坐過叮叮船嗎?
荔園集體回憶滿載了50、60和70後香港人的歡笑聲。(網上圖片)

  位於九龍荔枝角的荔園,全名「荔枝園遊樂場」,於1949年4月16日正式開業,是當時香港最大型的遊樂場,其後改名「荔園」。1961年,由上海來港發展的邱德根,除了開戲院外,同時接辦荔園;他留意到當時社會缺乏娛樂場所,不少由內地來港人士都只有工作,沒有娛樂,因此看好搞遊樂場的生意。

  邱德根先着手改善園內環境,再加入不少新元素。當時的荔園有動物園,更有被稱為鎮園之寶的大象「天奴」,也有很多機動遊戲,例如小朋友最愛坐的叮叮船、旋轉木馬,還有碰碰車、咖啡杯、海盜船、摩天輪等,全部都是港人難忘的集體回憶。

  延伸閱讀:香港海洋公園轉型 回顧44年發展史

荔園集體回憶 4歲梅艷芳「七小福」登場表演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重溫荔園集體回憶你坐過叮叮船嗎?
梅艷芳也是荔園集體回憶之一,她4歲多歲已在荔園劇場演出,一舉手一投足早滲出樂壇天后風範。(網上圖片)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重溫荔園集體回憶你坐過叮叮船嗎?
荔園結業最後一天,吸引超過30,000人次入場道別。雖然這個50年來為港人帶來歡樂的遊樂場消失了,但荔園集體回憶永遠牢記在我們的腦海中。(圖片來源:Getty)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重溫荔園集體回憶你坐過叮叮船嗎?
1997年3月31日荔園最後一天,不少人都在旋轉木馬前拍照留念,成為他們的荔園集體回憶。(圖片來源:Getty)

  此外,園內又設有水上舞廳、露天電影場、室內劇場等設施。1958年,成龍、洪金寶及元彪等組成的「七小福」曾在荔園首次表演,其後他們都進入電影業各有好發展。荔園亦孕育過不少著名歌星,像1967年只有4歲半的梅艷芳和8歲的姐姐梅愛芳曾在劇場演出。

  1972年,荔園建成全港第一座真雪溜冰場,翌年更有全港首個人工降雪遊樂設施,使荔園成為一個多元化的遊樂場。每個周末假期,荔園都擠滿人潮,不少50、60後回憶孩童時考取到好成績,就會央求父母去荔園作為獎勵,令荔園成為滿載孩子歡聲笑語的集體回憶。

  延伸閱讀:環球影城2021年5月登陸北京

  荔園在50年代至70年代初,一直不乏捧場客,更為邱德根賺來不少金錢。荔園一直未有遇上太多競爭者,即使1965年位於新蒲崗的啟德遊樂場開幕,對荔園亦未有造成太大威脅。直至1977年,黃竹坑的海洋動物為主題的海洋公園出現,成為荔園的強大勁敵。

  海洋公園有設施新穎的海洋館,還有架空纜車和各種新式機動遊戲,還有1979年引入殺人鯨「海威」,比荔園更有新鮮感,吸引大量市民入場。即使荔園同年建成以中國朝代為主題的公園「宋城」,仍難以力挽狂瀾,生意明顯下滑。

2015年暑假復辦 重現荔園集體回憶

  隨着社會娛樂逐漸多元化,戲院、商場愈來愈多,加上強敵出現,但荔園卻苦無再創新的招數,難再滿足追求生活質素的香港人的娛樂需求。之後遇上政府要求收回土地作發展,終於荔園在1997年3月31日結業,結束50年來為港人提供歡樂的任務。

  2015年暑假,接捧成為荔園主席的邱德根兒子邱達根,舉辦「荔園Super Summer 2015」,把昔日荔園集體回憶重現中環海濱活動空間,短短70天吸引超過120萬人次入場。2019年初,荔園換個新形式回歸荔枝角,開設「荔園‧流金歲月」中菜館,延續荔園和香港人的一份情。

當代中國-飛凡香港-重溫荔園集體回憶你坐過叮叮船嗎?
2015年暑假舉辦「荔園Super Summer 2015」,重現昔日荔園集體回憶,吸引逾120萬人次入場。(圖片來源:荔園有限公司官網)

 

2:33

美孚新邨|香港第一個油庫改建私人屋苑 規模冠全球 太古城仿效設計

2023-06-11
2:08
粵港澳大灣區​-香港文化-香港地下鐵舉行通車儀式

香港地鐵1979年通車 營運40載由本地衝出國際

2021-03-24
2:09

亞洲第一購物商場|尖沙咀海運大廈 血拼發源地 擁香港首間玩具反斗城

2021-03-22

香港考試制度 重篩選不重人才培養?

2021-03-16

回顧2003年爆發沙士 香港史無前例發出隔離令

2021-03-15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砵甸乍街

香港街道故事|中環砵甸乍街鋪石板路有玄機 舊香港風情吸引電影取景

14小時前

香港茶餐廳|早期卡位是相睇勝地?水上人結婚在茶餐廳擺酒?

2025-04-20
都爹利街、《夢伴》MV

香港街道故事|中環都爹利街全港僅存4支煤氣燈 掘頭巷變法定古迹

2025-04-19

香港茶餐廳|瑞士雞翼源於美麗誤會?咕嚕肉的「咕嚕」有何含意?

2025-04-13

香港茶餐廳|這些港式麵包名不副實?雞尾包由剩食「二次創作」?

2025-03-30
舞獅,啟德體育園開幕

舞獅|中國傳統表演藝術 由宮廷娛樂到民間演出 走向傳承之路

2025-03-22
港鐵《牛仔》展

童年回憶|港鐵香港站《牛仔》展覽 40年來首次展出珍藏手稿

2025-03-21
香港茶餐廳飲品

香港茶餐廳飲品篇|「和尚跳海」是甚麼?唂咕和朱古力有何分別?

2025-03-16
香港賽馬會、香港體育學院、香港演藝學院

一文看清香港賽馬會行善百年 「體院」演藝學院是誰出資興建?|馬會故事

2025-03-11
1:59
海洋公園港產大熊貓

港產大熊貓|即睇命名比賽懶人包 可唔可以沿用「家姐」「細佬」?

2025-02-26
啟德體育園

啟德體育園3月1日開幕 「跨世代」明星 運動員演出 4台電視聯播

2025-02-11
林村許願樹

春節|由兩棵大榕樹到林村許願節 獨有拋寶牒許願的港式文化

2025-02-04
WeChat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 請確定您同意及接受我們的私隱政策才繼續瀏覽。
同意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