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9座到19座 香港小巴半世紀

撰文︰華思齊

  近年共享交通出現,衝擊傳統公共交通。回溯香港歷史,半世紀前,公共小巴最初也是以非法白牌車的姿態問世,至今卻成為香港最便捷的交通工具之一。

  1960年代,香港人口膨脹,巴士、火車等專利交通發展追不上社會需求,非法白牌車應運而生。當時的白牌車,有的是私家車,較多是以客貨車改裝的九座小巴,因此有「九座位」或「九人車」的別稱。1967年「六七暴動」期間,巴士司機響應工人罷工,全港交通癱瘓,白牌車成為當其時主要交通,數量不斷增加。

早期的小巴只有九座位,是非法白牌車,最初只能於新界行走,後來小巴合法化,政府允許小巴駛進市區。多年來政府發出的小巴牌數量維持在4,350個。(網上圖片)
早期的小巴只有九座位,是非法白牌車,最初只能於新界行走,後來小巴合法化,政府允許小巴駛進市區。多年來政府發出的小巴牌數量維持在4,350個。(網上圖片)

  暴動後,警方一度嘗試嚴打白牌車,但違例載客個案實在太多,遏示交通運輸工具嚴重不足的問題。

  後來,政府委託交通處交通諮詢委員會就非法小巴經營進行調查,事後建議小巴合法化,並於1969车7月獲得立法會三讀通過,由政府發牌規管,每架小巴限載14人。「九座位」從此變成「十四座」。

1977年在跑馬地看完賽馬的觀眾離開,馬路交通繁忙。1969年政府把小巴合法化,初時並沒規管車輛型號,市面上的小巴車款形形色色,有日本車,也有歐洲車。(圖片來源:Getty)
1977年在跑馬地看完賽馬的觀眾離開,馬路交通繁忙。1969年政府把小巴合法化,初時並沒規管車輛型號,市面上的小巴車款形形色色,有日本車,也有歐洲車。(圖片來源:Getty)
1977年接載乘客往返銅鑼灣大丸百貨及西環的十四座小巴。(圖片來源:Getty)
1977年接載乘客往返銅鑼灣大丸百貨及西環的十四座小巴。(圖片來源:Getty)

  最初政府並無就小巴的路綫和收費設限,車資自由決定,乘客於不同時段乘坐小巴到同一地方,收費亦可能有異。

  不過,法例明確列出小巴禁區範圍,限制司機在有關路段行駛或載客。歌手尹光的名曲《十四座》一句「受盡多條嚴禁例,兜客難兜多籮籮」,就唱出當時司機心聲。

圖片攝於70年代,中環的巴士站大排長龍,市民對公共交通需求殷切。(圖片來源:Getty)
圖片攝於70年代,中環的巴士站大排長龍,市民對公共交通需求殷切。(圖片來源:Getty)

  早期的小巴全屬「紅Van」,綠色的專線小巴在1974年才出現。十多年後、1988年今日(2月23日),行政局因應需求批准小巴加設座位,由14座增至16座,惹來兩間專營巴士公司九巴及中巴不滿,直指此舉嚴重損害他們收益,聲言向港府追討損失,但後來不了了之。

  由「九座位」到今天的「十九座」,由紅Van到綠Van,甚至近年推出接載輪椅人士的低地台小巴,半世紀以來,公共小巴在香港交通發展不可或缺的一環。儘管近年隨着鐵路網發展,小巴載客量漸減,但目前全港每日約1,200萬的公共交通乘客,仍有14%、即約170萬人次由小巴接載。

  小巴的地位依然無法取代。 

90年代,小巴車身的紅帶移師到車頂,變成紅頂,騰出車身賣廣告。(圖片來源:Getty)
90年代,小巴車身的紅帶移師到車頂,變成紅頂,騰出車身賣廣告。(圖片來源:Getty)
相關標籤
香港達德學院是共產黨在港建立的一間大專院校。校舍原是瀧江別墅,芳園是別墅的別稱。

丁新豹回顧達德學院 匯聚共產黨專才的香港大專院校

2:17

大欖涌水塘 肩負香港歷史水務重任

3:15

被歲月剪斷的香港文化?認識上海理髮廳的「飛髮」人情味

「雙妹嚜」花露水 屹立逾110年的香港文化

圍村新年必吃盆菜 感受400年歷史的香港文化

我要回應

(可輸入500字)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

「建築女王」扎哈‧哈迪德香港情緣 設計山頂俱樂部 奪生涯首個國際獎

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

香港海防博物館原是鯉魚門炮台 改名「抗戰及海防博物館」是回歸初心?

2:36

香港回憶鬼節篇|調景嶺因誰自殺變「吊頸嶺」?陰澳改名多得迪士尼?

3:06

香港回憶鬼節篇|赤柱美利樓是猛鬼辦公室?政府公帑驅鬼 法師超渡

3:23
(左上)《十二傳說》UFO事件的劇照、(左下)昔日的華富邨、(右)2014年華富邨

香港都市傳說|華富邨曾是亂葬崗?瀑布灣意外多?邨民目擊UFO?

(左)1926年從拔萃男書院遠眺九龍塘「花園城市」。(右)2023年的九龍塘「花園城市」。

九龍塘為何能保持低密度發展?這片天價洋房區 昔日曾淪「爛尾樓」?

1960年代太古針對不同受眾在報章刊登了各式各樣的廣告,構圖精美,訊息簡潔,吸引眼球。

香港街道故事|太古糖廠街 銅鑼灣糖街 兩大洋行之爭?北角差點有糖廠?

WeChat